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不躺平,從頭越!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台州)論壇上,浙商如是説
發佈時間 | 2023-03-27 08:27:34    

   想當年,我們什麼都沒有時,就是以“四千”精神一路闖出來、拼出來、幹出來的。

  ——傳化集團董事長 徐冠巨

  我從內心感受到民營企業大發展的春天已經到了。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 李書福

  過去3年,我們在彎道上把輪胎給換好了,現在疫情結束、經濟重啟,大家信心又回來了,應該直道加速了。

  ——每日互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方毅

  3月25日至27日,中國民營經濟發祥地浙江台州,迎來一場特殊的活動——2023年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台州)論壇。數百名政府官員、專家學者、民企掌門雲集,尋路問計中國民營經濟的未來。

  當下,世界之變、歷史之變、時代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發生,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新課題新挑戰,考驗著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應變能力以及應對水準。

  企業家的信心如何?市場預期怎樣?記者在論壇現場感受到,他們已經開啟一場邁向更高目標的艱苦跋涉。

  最困難與最活躍

  中國經濟正從高速增長走向高品質發展的新階段,民企發展的環境和條件已發生巨大變化。

  “現在民營經濟確實到了改革開放以來最困難的時候,到了挑戰風險最多的時期。”論壇上,長期研究民營經濟的全國工商聯原黨組成員、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原會長莊聰生直言不諱,“當下中國經濟的難點在民營經濟,社會關注的熱點在民營經濟,未來新的增長點也在民營經濟。”

  “從長期視角看,逆全球化終將導致中國過剩、歐美通脹。”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分析,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來自全球的挑戰極不尋常。

  但在與會企業家們看來,逆風逆水,從來不是躺平的理由。“白天當老闆,晚上睡地板”的浙商,即使在改革開放之初先天條件不足、資源稟賦短缺的情況下,仍蓬勃成長為中國經濟中最活躍的一支力量。

  目前,浙江民營經濟貢獻了全省 67%的生産總值、71.7%的稅收、82.6%的出口、87.5%的就業和92.5%的企業數量,有107家企業上榜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連續24年居全國第一,擦亮了浙江作為經濟大省、民營經濟強省的“金字招牌”。

  “想當年,我們什麼都沒有時,就是以‘四千’精神一路闖出來、拼出來、幹出來的。”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告訴記者,民營經濟的發展,從來沒有“躺贏”過,碰到的困難和問題也不少,“也會有迷茫、有徘徊,但是我們從沒有屈服過、從沒有低頭過”。

  事實證明,民營經濟“能打”,也能“抗擊打”。哪怕是在新冠疫情衝擊、世界經濟下行壓力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去年浙江全省新設民營企業46萬戶、民間投資比上年增長4.7%,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6.9%。

  另一方面,為民營經濟成長創造“土壤空氣”的政府,也從來不是躺平過來的。

  25日下午,論壇組織與會嘉賓參觀台州民營經濟展示中心,一張1986年黃岩縣委縣政府《關於合股企業的若干政策意見》的文件,令大家駐足。原黃岩縣委農工部副部長楊明回憶説,這個文件,現在看來十分普通,在當時卻冒了極大的風險。時任黃岩縣縣長王德虎甚至説他“已準備好去賣紅薯”。

  將近40年後的今天,浙江提出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要成為“貿易投資最便利、政府服務最高效、幹部作為最擔當、法治保障最有力、經濟生態最健康的營商環境最優省”。六個“最”,向外界傳遞出明確的信號:讓企業有信心。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説出肺腑之言:“我從內心感受到民營企業大發展的春天已經到了。”

  參加“對話青年民營企業家”環節的每日互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方毅更是躊躇滿志:“過去3年,我們在彎道上把輪胎給換好了,現在疫情結束、經濟重啟,大家信心又回來了,應該直道加速了。”

  鋪天蓋地與頂天立地

  中國民營經濟,路在何方?

  與會嘉賓有一個共識:做到鋪天蓋地又頂天立地,不僅體量大、覆蓋廣,而且逐步趨向“高精尖”、走向“高大上”。

  去年底,浙江全省民營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3萬家,佔全省總數的92.3%。民營經濟是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最活躍因子”,讓浙江活力十足、動力澎湃、潛力無限。

  “中國的民營企業如何參與新發展格局建設,如何實現轉型升級、高品質發展,是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要思考的問題。”李書福拋出的問題,代表著中國大多數民營企業家。

  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最活躍因子”,民營經濟在推進技術創新、組織創新、模式創新上有著強大的內在動因。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中,唯一確定的是,只有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才能在市場中站穩腳跟。

  技術創新,要頂天立地。“吉利堅持走科技創新之路。”李書福介紹,近幾年,吉利集團在新能源科技、人機交互、智慧駕駛、車載晶片、低軌衛星等前沿技術領域,做了大量投入和探索,不斷突破“卡脖子”技術。

  上個月,吉利在河南安陽的全球首個十萬噸級綠色低碳甲醇工廠投産,成為我國首套、全球規模最大的二氧化碳與工業廢氫合成綠色甲醇的能源工廠。“假如能夠有效利用全國排放二氧化碳的8.5%,中國就能夠實現能源自給自足。”李書福介紹,這是真正的“新能源”。

  組織創新,要頂天立地。“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要破釜沉舟,要堅定走出去,把人才引進來,把自己研發水準提上來,通過研發前瞻性,做10年、20年後的研發。”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匡説,只有建設頂天立地的企業,才能破除鋪天蓋地企業之間的低價無序競爭,真正走向高品質發展。

  模式創新,更要頂天立地。徐冠巨介紹,企業正與華為開展深度戰略合作,去年派出130余人到華為“訓戰”數字化轉型,“全面學習華為,因為華為是中國製造業中數字化做得最好的”。

  “地板要有光亮,需要不斷地打蠟,桌面油漆要涂得厚,需要一層一層地上。”徐冠巨認為,高品質發展沒有捷徑好走,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走,不能夠急功近利,不能夠只想著今天,更不能只看明天,而是要“站在明天看今天”。

  正如出席本次論壇的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任澤平所説,當前,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需要民營經濟來推動科技創新和整個産業鏈升級,正是民營經濟大有可為的時代。

來源:潮新聞    | 撰稿:方臻子 陳久忍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