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浙大四名男生以寢室名義設助學金 約定20年資助困難學生
發佈時間 | 2023-03-21 08:49:28    

   每個月的第一天,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都會收到來自313的一筆捐款。

  313,浙大研究生高明合所住的寢室號。去年9月開始,他和室友姜博豐、陳澤文、鄭福軍共同設立了“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313助學金”,每個月向基金會捐贈500元,用於資助來自西部地區有困難的浙大學生。四名男生約定,要將這筆助學金堅持至少20年。

  3月20日,潮新聞記者對話高明合,了解背後的故事。作為“313”代表,他説,他們只是很微小的力量,如果成為星星之火,能鼓舞到更多同學加入到幫助隊伍,形成燎原之勢,“我們認為這算是一點點的小貢獻。”

  高明合、姜博豐、陳澤文、鄭福軍,浙大竺可楨學院2017級混合班學生,大三換校區後,四人成為室友同住在313寢室,如今都在浙大讀研。

  最開始冒出設立助學金的念頭,是源於高明合去年在貴州支教期間看到浙大教育基金會公眾號的一篇文章。文章講述了學校外語學院校友畢業10年後以寢室名義設立助學基金。他受啟發轉到寢室群,也提出效倣校友,設立313寢室助學金的想法,沒想到大家一拍即合。

  高明合覺得這和四人都有志願服務的經歷有關。2021年9月,高明合作為浙大第23屆研究生支教團湄潭分團團長,前往貴州湄潭中學擔任物理老師開展支教。在為期一年的支教中,他看到西部地區教育條件與東部間的差距,也更直觀感受到當地孩子在學業之外面臨的生計壓力。如何在能力範圍內繼續為教育事業出一份力,高明合一直在思考。

  雖然沒有像高明合長達一年的支教時長,但姜博豐、陳澤文、鄭福軍等人也多次參與暑期志願活動,鄭福軍還到過青海等地開展支教。大家都願意盡一份綿薄之力。

  去年9月,在浙大教育基金會老師協助下,“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313助學金”成立。四人商量,研究生畢業前由高明合每月捐助500元,畢業後以寢室名義共同捐助,金額為每月800元。“捐助額度不多,是我們的一份心意。”高明合表示,研究生補貼、獎學金可以覆蓋其捐款額。

  資助的對象和時間也是經過四人專門商議。“我們希望幫助來自西部地區有困難的浙大學生,時間是伴隨其大學生活。”高明合説,讓他們可以不為生計發愁,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運動、人際交往和興趣愛好等,充實自己的人生。

  “這也是浙大精神的傳承。”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基金會此前收到校友以寢室名義設立的助學金項目,已有四五個,“但像高明合等這樣的在校生設立的還是相對較少的。”

  能不能堅持20年?對於大家的疑問,高明合表示,20年只是彈指一揮間,“20年後我們肯定還會繼續下一個20年,800元也不會是上限。”

  【潮新聞+】

  潮新聞記者:一開始是怎麼産生以寢室名義設立助學金的想法的?

  高明合:我是浙江大學第23屆研究生支教團的成員,從2021年的7月份到2022年的8月份,在湄潭(中學)支教了一整年。

  在支教過程中,看到了我們外語學院229寢室(校友)在畢業10年後,以寢室集體的名義,捐贈了一筆用於學校的基金。看到後,我就問了一下室友們,願不願意大家一起來以寢室的名義也去成立一個這樣的基金,去幫助我們浙江大學的這些同學們。室友們就一拍即合也好,我們之間有默契也好,大家就説成立這樣一個(基金的)事情。

  潮新聞記者:捐助對象為什麼確定為來自西部地區有困難的浙大學生?

  高明合:我認為出生於西部地區那樣一種艱苦條件下,還能考上我們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第一TA是非常幸運的,第二TA肯定是非常努力的。既然有這樣幸運和努力的前提,我們希望通過我們寢室一點點小的能力,去改善同學們的一點生活,起碼不讓TA在經濟上有過多的顧慮。在這樣的基礎上,他還能再享受一些大學生應該有的、豐富一點的經歷和生活,那就是最好的了。

  潮新聞記者:捐助金額你們是怎麼考慮的?

  高明合:我們當時其實也沒有想太多,就大概估算了一下,對初高中生來講,他們一年的國家獎學金大概有5000塊錢。我們想大學生應該標準要高一點,後來我們商量是一個月800塊錢的資助。因為室友還在讀研究生,然後經濟又沒有那麼的寬裕,所以我們最後商量,頭兩年還沒有畢業的時候,由我每個月去捐助500塊錢,等到畢業之後以我們寢室名義,大家加起來一共是800塊錢每個月給到基金會。

  潮新聞記者:你自己有這麼多錢嗎?

  高明合:我還是可以的,因為在實驗室的話,國家對研究生會有一些補助,我在湄潭支教的時候,作為支教老師,國家也會有一些補助。這些錢在這兩年裏面,我完全可以覆蓋掉。實際上等到明年9月份,大家也都差不多畢業。作為一個長達20年的計劃來講,頭兩年其實微乎其微了。

  潮新聞:20年是怎麼定的?

  高明合:20年只不過是眾多時間段的一個,當時我們(在設立助學金時)會想是20年、還是50年、還是終身?我們想像一下20年之後,大家的生活條件、包括大家的就業也會發生改變,那麼就沒有必要糾結于固定一個非常長的限度。20年之後,我們肯定還會繼續下一個20年,或者説20年之後,我們把金額從800提升到8000也不是不可能。

來源:潮新聞    | 撰稿:王璐怡 通訊員 柯溢能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