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首次記者會上,李強總理為何重提發源於浙江的“四千精神”
發佈時間 | 2023-03-14 08:29:10    

   3月13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後,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出席記者會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在這場中外矚目的發佈會上,李強在回應關於民營經濟發展問題時表示,當年江浙等地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發展鄉鎮企業時,創造了“四千”精神,即走遍千山萬水、説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

  在這場重要的發佈會上,李強總理為何強調“四千精神”?

  破解不確定發展環境,需要“四千精神”

  過去這個週末,由矽谷銀行(下稱SVB)破産導致引發的恐慌情緒和傳導效應一直在不斷蔓延,而這只是如今國際社會正經歷多重風險挑戰的其中小小一環。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世界經濟復蘇放緩、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大、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升溫、俄烏戰爭導致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明顯增大……

  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更需要一個腳踏實地、勇毅前行的中國,帶去更多的穩定因素。

  過去三年,國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在面對疫情屢次衝擊下,依然保持著高速且穩定的發展態勢,交出了一張了不起的答卷。

  不過在經歷一輪高速發展之後,國內經濟運作中本身目前還存在一些深層次、結構性的矛盾和問題,需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品質發展。

  這是一個民營企業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期。這時候,廣大民營企業家更需要重拾艱苦奮鬥、開拓創新與排除萬難的精神,在新一輪的挑戰下,闖出一片新天地。

  抓住中國經濟新機遇,需要“四千精神”

  回答記者提問時,李強總理表示,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會越來越好,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大。

  從發展空間看,中國具有超大規模的市場需求,還有很多新領域新賽道有待開拓,都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機遇,民營經濟一定是大有可為的。

  當下,人類正處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革命的前夜。新年以來,新技術突破的好消息接踵而至。

  前有Chatgpt橫空出世,讓眾多行業與資本既深感震撼,又看到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後有可以全面而又深刻改變我們社會的“室溫超導”技術,迎來新的突破。

  新的産業革命正在掀開它的面紗,抓緊新機遇,我們也迫切地需要“四千精神”。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許多世代種田的農民,憑著“四千精神”走上了創業發展之路。他們敢闖、敢幹、敢挑擔,守得住性子,也能堅持到底;他們從辦鄉鎮企業,到建要素市場;從企業産權制度改革,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一步一步見證著浙江民營企業的光輝創業史。

  新發展階段的發展主題是實現高品質發展。

  在如今的新形勢下重提“四千精神”,既是提振民營企業家們創辦企業的信心,也是全力推動民營經濟“二次創業”的動能,帶動企業家們緊跟時代步伐,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增強創新意識。

  加速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四千精神”

  為了適應我國發展新階段要求、塑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如今,我國正在構建新發展格局。

  開放的中國,讓中國市場成為家門口的世界市場。新的發展格局,實際上為民營企業提供了更大的平臺機遇。

  不過想要在新格局下打開新的市場,民營企業家們需要繼續發揚“四千精神”。

  曾經民營企業以低價打入世界市場的“戰術”在新時期也會面臨諸多挑戰,想要開發更大的市場,需要新的打法。這一時期重提“四千精神”,也是希望廣大民營企業可以拿出新的“殺手锏”,在世界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面對重重挑戰,如何冒頭拔尖?今年,浙江有一個新動作。

  浙商是空間分佈最廣泛的地域性投資者群體,據統計,有超過600萬的浙商在全國各地投資創業,還有近200萬浙商走出國門,生意做到了全世界。

  今年浙江省委“新春第一會”上,就部署實施創新、改革、開放三大領域三個“一號工程”。其中,在開放領域,實施“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打造更具韌性、活力、競爭力的“地瓜經濟”,讓地瓜的藤蔓伸向四面八方、全球各地。

  浙江 “地瓜經濟”,形象概括了浙商“跳出浙江發展浙江”的身姿。升級版“地瓜經濟”搭配“四千精神”,不僅鼓勵著廣大浙商走遍千山萬水、説盡千言萬語;也讓浙商在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時,有了更明確的佈局方向與路徑。

  就如李強總理在記者會上所説,雖然現在創業的模式、形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當時那樣一種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創業精神,是永遠需要的。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劉剛 葉星辰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