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驚蟄啟春耕 農忙正當時!來看浙江各地科技搶春忙
發佈時間 | 2023-03-08 09:04:49    

   一雷驚蟄始,萬象始更新,人們常常把驚蟄節氣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眼下,浙江各地紛紛投入春耕備耕,田間地頭呈現一派繁忙景象。無人機、智慧農機、物聯網大數據平臺等數字化手段及新技術、新理念的應用,一幅生機勃勃的智慧春耕畫卷徐徐展開——

  天上飛的“新農具”大顯身手

  驚蟄時節,隨著連日晴好氣溫回升,長興縣煤山鎮新源村共富農場內,農戶們操作無人機等設備,開展春播春種、田地施肥等農事活動。

  科技助力高效農業,農業無人機的應用正在越來越廣的推廣開來。

  3月6日,杭州市春耕備耕農業科技下鄉服務活動在臨安區湍口鎮舉行,活動現場,一台四臂伸展、直徑約1.5米的農業無人機,讓農戶對農業科技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

  人工施肥、打藥的效率是10畝/小時,這台機器的綜合噴灑效率達到285畝/小時,是人工的20多倍,大大節約了時間和用人成本。

  “這幾年,鎮裏流轉承包了大量農田,農戶迫切需要現代化科技的幫助,從‘小而散’轉變為‘大而精’的耕作模式。”湍口鎮三聯村黨總支書記方剛告訴記者,科技下鄉下了場“及時雨”。

  地上跑的科技新農機很拉風

  正值春耕旺季,日前在紹興市上虞區謝塘鎮的千尋農機自動駕駛研發測試基地,整合了“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務的千尋農機可實現自動駕駛與釐米級感知作業,為當地農業規模化、集約化、高效化發展插上翅膀。

  只需通過農戶簡單的操作即可讓農機按照設定好的路線自動駕駛,有序進行高精度播種作業,不僅播行、接行十分筆直且不會出現重播、漏播現象,工作效率比人工提升10倍。

  無獨有偶,近日,在余姚市馬渚鎮開元村的一塊稻田邊也出現了無人駕駛拖拉機的身影,忙著備耕。

  按預先設定的程式,無人駕駛拖拉機在北斗導航引領下,沿著“U”字型路線來回在田裏翻耕。只要提前開著它在田裏轉一圈,系統就能自動定位,錄入經緯度,形成農田地圖,之後它就會按照北斗導航系統圈定的路線在田裏奔跑,且絕對不會出“圈”。

  即使是再優秀的農機手,經過長時間勞動,作業精度也會降低,但擁有“智慧大腦”的無人駕駛拖拉機穩定性高,還能把駕駛員從單調重復、高強度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去從事其他農事工作,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科技為農業發展插上了翅膀。

  近日,在景寧大漈鄉“漈上田園”共富工坊,田間地頭處處是村民搶抓農時,忙碌耕作的身影,一台臺翻耕機、割草機在水田間來回穿行,翻地打泥“鬧”春耕。

  據悉,今年大漈鄉投資140余萬元新引進一批適用於丘陵山區的農機具。日前,首批農機具已投入使用,如茭白秸稈旋耕粉碎機,用於茭白根粉碎還田,相較傳統的刀片割草機,耕作效率提高了300%,操作上也更加便捷安全。

  大漈鄉還依託“漈上田園”共富工坊,成立了農機服務中心和農機助耕隊,擁有翻耕機、植保無人機、烘乾機等農機具,培育農機操作手20人,採取託管式、訂單式、租賃式等模式,廣泛開展春耕春播和撂荒地翻耕,為大漈鄉“景寧600”高山果蔬産業發展提供機械化服務保障。

  科技為“水上春耕”插上了翅膀

  眼下,在浙江湖州太湖南岸,數十萬畝的水塘開始了“水上春耕”。

  在湖州市南潯區東遷街道500多畝的稻蛙基地內,村民們正忙著將3000萬尾的黑斑蛙苗下到育苗池裏。目前,正是黑斑蛙結束冬眠後求偶産卵的關鍵時期,為了提高蛙苗和幼蛙的成活率,育苗池裏要保證一定的水溫和含氧量。

  像這樣採取“稻蛙共生”模式的黑斑蛙,每斤的售價在30—40元,按照去年的行情來算,今年這裡光黑斑蛙的産值就能達到1500萬元以上。

  漁業是南潯區農業的支柱産業,2022年當地漁業養殖面積21萬多畝,相關從業人員約4.6萬人。在稻蛙基地附近,南潯區菱湖鎮魚苗培育基地的大口黑鱸苗已孵化完成。魚苗像芝麻大小,密密麻麻,村民們將魚苗捕撈上來後,按照規格進行分揀、打包,然後銷售給養殖戶。像這樣一塑膠袋,大約有5萬尾魚苗。

  南潯區菱湖鎮公共事業服務中心(農業綜合)主任蔣國民表示,放苗前,我們協助指導農戶做好池塘消毒肥水工作,放苗後,我們就要做好馴化、餵養等技術支撐。後期,我們將針對水産品的品質安全工作和養殖的各個環節做好服務,確保水産品品質安全,從而提高養殖戶的收益。

  依託農業産業數字化的廣泛運用,現在養殖戶坐在家裏,通過手機連接物聯網大數據平臺,就能實時查看水溫、pH值、含氧量等數據,科技給水上春耕插上了高産高效的翅膀。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吳佳妮 通訊員 張雲霞 勞超傑 萬佳雪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