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代表委員從浙江視角解讀政府工作報告熱詞
發佈時間 | 2023-03-07 08:43:17    

   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成為舉國關注的焦點。報告中的許多熱詞,對浙江人來説熟悉又親切。在沿著“八八戰略”指引的路子闊步前行的浙江,這些熱詞早已成為生動的實踐,浙江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今年是“八八戰略”實施20週年。站上新起點,立足新方位,浙江如何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牢牢把握深入實施“八八戰略”、以“兩個先行”打造“重要窗口”的大邏輯,更好發揮優勢、補齊短板,為全國大局作更大貢獻?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熱詞:民營經濟

  報告摘要: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産權和企業家權益,鼓勵支援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支援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構建親清政商關係。

  浙江實踐: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數量浙江已連續24年居全國首位。2022年,浙江在冊經營主體達943萬戶,凈新增經營主體74.9萬戶,比上年增長14.7%。2022年,浙江堅持“全面頂格、早出快出、能出盡出、精準高效”,先後出臺五輪“5+4”穩進提質政策;加大減稅降費力度,為經營主體減負4000億元以上。

  全國人大代表、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

  這些年來,浙江民營經濟實力持續壯大,成為發展的主力軍、創新創業的主戰場,充分發揮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顯著優勢。今年,省委、省政府還把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作為“一號改革工程”,讓我們感到特別溫暖。

  如何助力民營經濟實現更高品質發展?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在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法治營商環境的重要性愈發凸顯。目前,浙江、山東等省份已經出臺了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相關促進條例,其他一些地方也起草了類似的條例。中央也出臺了民營經濟發展政策,但尚未進入法律層面。

  我建議,將憲法確立的鼓勵、引導、支援、保護民營經濟發展的原則細化,將黨中央和國務院出臺的關於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保護民營企業産權的政策上升為法律,從法律層面進一步保障民營企業平等使用資源要素,實現民營企業産權刑法平等保護,完善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法治環境。

  熱詞:科技創新

  報告摘要:增強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實施一批科技創新重大項目,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發揮好高校、科研院所作用,支援新型研發機構發展。

  浙江實踐:我省創新發展能力大幅提升。區域創新能力上升到全國第4位,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提高0.58個百分點,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8%。大科學裝置實現零的突破,之江實驗室等納入國家實驗室體系,十大省實驗室和十大省技術創新中心完成佈局,獲得國家科技獎60項,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3.9件。

  全國政協委員、之江實驗室副主任鮑虎軍:

  作為一名科學研究和高等教育工作者,這些年,我深切感受到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重視。當前,浙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科技投入和政策制度打造高水準研究型大學、新型實驗室體系、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高能級科創平臺和人才培養載體,著力建設三大科創高地,形成了創新驅動發展的濃厚氛圍和強大合力。

  加快打造高水準創新型省份,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十分重要。圍繞科技前沿和重大戰略需求,下一步,浙江要持續加強科技創新投入,重點圍繞科技前沿和重大戰略需求,發揮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的創新效能,為高品質創新驅動發展提供動力。同時,要進一步優化科技創新的制度體系,探索建立多模態的協同研發和技術成果轉移轉化機制,形成産學研一體的技術創新組織體系,有效支援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熱詞:數字政府

  報告摘要:不斷優化服務,推進政務服務整合辦理,壓減各類證明事項,加快數字政府建設,90%以上的政務服務實現網上可辦,戶籍證明、社保轉接等200多項群眾經常辦理事項實現跨省通辦。

  浙江實踐:以數字化改革引領系統性變革,全力推進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文化等建設。累計上線運作143個省級重大應用,涌現出“浙醫互認”“浙警智治”“關鍵小事智慧速辦”等一批標誌性應用成果。

  全國政協委員、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朱新力: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政府準確把握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發展趨勢,不斷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浙江是數字政府建設的先行地,這些年,浙江通過推行“四張清單一張網”“最多跑一次”等創新實踐,持續提升數字政府治理效能,加快打造最優營商環境。

  今年,浙江明確提出要實現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大突破。在這個背景下,數字政府建設如何實現更大跨越?我認為,要圍繞系統建設集約化不足、協同性不夠、智慧化不高等問題,打造中國式現代化政府管理服務體系。通過探索覆蓋全國的一體化、智慧化“數字政府平臺”,盡可能打破條塊分割、部門藩籬、上下壁壘,形成“全場景線上”“自動化流轉”“閉環化管理”的數字政務新模式。同時,要堅持科技創新和現代政府治理體系深度融合,探索打造“政府智慧大腦”,深度賦能政府科學決策、有效治理、高效服務,推動“數字政府”向“智慧政府”邁進。

  熱詞:現代化産業體系

  報告摘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加快傳統産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水準。加快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

  浙江實踐:著力推動工業企穩回升、動能轉換。2022年,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3%左右,數字經濟核心産業製造業、高新技術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0.5%、6%和10%。浙江成為全國首個擁有超千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省份。

  全國人大代表、余姚市委書記傅貴榮: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加快傳統産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是我特別關注的內容。我省中小企業數量位居全國前三。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創新能力強、市場佔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品質效益優的排頭兵。這支隊伍,是浙江經濟破難而行的一支可靠力量,也是構建現代産業體系的重要一環。

  余姚作為一個工業強縣,集聚了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我們打算從建強高能級産業集群入手,為浙江大局、全國大局多作貢獻。目前,余姚在關鍵基礎件、新材料、汽車製造、高端裝備、電子資訊等五大産業領域的“專精特新”企業已達163家,成為“35”千百億級産業集群主力軍。接下來,余姚將深入實施省委提出的三個“一號工程”,堅持創新提速、産品提質、數智提效,讓“專精特新”企業繼續提質擴面,加快構建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關鍵支撐的製造體系,對周邊地區也起到積極的輻射帶動作用。

  熱詞:區域發展平衡性

  報告摘要:增強區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支援經濟困難地區發展,促進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鼓勵有條件地區更大發揮帶動作用,推動形成更多新的增長極增長帶。

  浙江實踐:推動山區海島縣高品質發展,實施新一輪“山海協作”,加強新型幫共體建設,提高“産業飛地”“科創飛地”“消薄飛地”建設質效;精準迭代“一縣一策”,推動山區縣做強“一縣一業”主導産業、海島縣完善“一島一功能”佈局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景寧畬族自治縣委副書記、縣長藍景芬:

  區域協調發展既是浙江推動共同富裕的獨特優勢,更是巨大潛力所在。在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征程中,省委、省政府一直把山區縣作為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去年,省裏把景寧作為全省唯一的山區縣樣本,專門出臺實施方案,賦予景寧走山區縣高品質發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重大使命,讓景寧先行探索出協調發展的新路子。

  面對這一歷史性機遇,我們堅定不移地走以縣城為中心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去年全縣居民和農村常住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較上年增長分別達6.9%和8.6%,增速均位列全省山區26縣第2位;城鄉收入倍差縮至1.83,居全省山區26縣前列。

  推進共同富裕,産業振興是關鍵。以民族藥産業為例,作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畬醫藥雖然發展迅速,但在理論研究、療效推廣、産業建設等方面還存在差距。聚焦用足用好這份獨特資源,我們要加快培養高層次人才,加強畬醫藥基礎研究,推進科研攻關與産品研發,健全産業鏈,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知名畬醫藥品牌,進一步推動畬醫藥的産業化發展。

  熱詞:文化惠民

  報告摘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站向社會免費開放。

  浙江實踐:良渚古城遺址成功申遺,24個項目入選第五批國家非遺名錄、實現“五連冠”;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實現五級全覆蓋。高標準高品質推進杭州亞運會籌備工作,56個競賽場館和31個訓練場館全部竣工驗收。

  全國政協委員、杭州歌劇舞劇院院長崔巍:

  浙江有南湖、南宋、良渚、河姆渡、上山等文化資源,豐厚文化底蘊孕育了獨具特色的浙江精神。與此同時,浙江還有較成熟的文化硬體設施,全省已建立覆蓋省市縣鄉村五級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近年來,各地在實施鄉村振興、推動精神富有中,挖掘本土文化內涵,但實際推進中存在缺乏創意和獨特性等問題。

  能夠讓人親近、理解、有鮮明特色的文化,才會被保護、傳播、傳承。浙江擁有西湖、大運河、良渚三大文化遺産。我們要鼓勵讓文化遺産離百姓更近一些,鼓勵每個人運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向世界講好浙江的文化故事。

  共同富裕不僅是物質富裕,更追求精神富有。今年的杭州亞運會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我們應當落實場館“建在群眾腳下”的初心,高效合理持續利用好亞運場館,進一步豐富體育場館的公共資源屬性。

  熱詞: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

  報告摘要:促進教育公平和品質提升。深入實施“強基計劃”和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建設288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接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浙江實踐:推進教育強省、科技強省、人才強省建設,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支援省屬高校“雙一流”建設,支援浙江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支援西湖大學等新型高校打造小而精高水準研究型大學。完善“引育用留”人才工作全鏈條機制,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加快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戰略支點。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海寧國際校區)院長歐陽宏偉:

  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的建設,離不開高層次人才。紮根高等教育事業近20年,我深刻感受到,從省、市到縣,浙江對高等教育、高層次人才的重視與日俱增。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我看來,科技創新的比拼,就是高層次人才的比拼,歸根結底就是高等教育水準的比拼。

  推動浙江乃至全國高等教育辦學水準整體提升,要格外重視擁有國際化視野的“塔尖”人才“引育用留”問題。除了吸引更多的國外留學博士回國,還可以通過“博士層級的中外合作辦學”補充。我建議,從支援培養國際化博士人才的中外合作辦學入手,助力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此外,繼續加大力度扶持本地名校、加強校城協同、加快培育小而精的高水準研究性大學、引進境外優質大學資源,都是推動我國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推動我國高等教育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手段。

  熱詞:綠色低碳

  報告摘要:五年來,我們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關係,不斷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浙江實踐:建成全國首個生態省,省控斷面優良水質比例提高15.2個百分點,設區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提高1.7個百分點,可再生能源裝機佔比提高10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提高4.7個百分點,萬元生産總值能耗、水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續下降。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天任: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點。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和全國首個生態省,浙江用自己的實踐證明了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

  以天能為例,我們一直在打造綠色智造産業鏈和迴圈經濟生態圈。目前,我們已經具備年處理100萬噸廢舊鉛蓄電池的能力。每年可減少鉛礦開採2000多萬噸,再生60萬噸貴重金屬新材料,節約標煤超過12萬噸,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多贏。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迴圈經濟,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希望接下來各級政府能夠進一步明確再生資源行業作為綠色産業的定位,加強産業支援政策協同,優化再生資源行業在增值稅、財政補貼、綠色金融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推動國內再生資源行業快速發展。

  熱詞:長三角一體化

  報告摘要: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

  浙江實踐: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品質發展,全面深化一體化創新行動等六大行動,牽頭推進數字長三角建設,高水準共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加快推進浙滬小洋山區域合作開發項目,加快聯滬蘇皖高速鐵路和城際鐵路建設,打造“軌道上的長三角”。

  全國人大代表、嘉善縣大雲鎮繆家村黨委書記陸榮傑:

  近年來,浙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大踏步融入長三角,和長三角其他地區的合作日趨緊密。長三角一體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每到週末,我們繆家村都會有很多來自上海、江蘇、安徽的遊客。很多政務服務事項,也可以跨省辦理了。

  作為一名來自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的農村代表,我希望長三角各地區能夠在“三農”方面進一步加強村際交流合作。長三角的農村,儘管産業體系齊全、鄉村業態豐富,但也受到土地、環境等資源要素的束縛。因此,大家可以取長補短、“抱團取暖”。

  比如,村莊之間可以跨越地域空間限制,共同把區域範圍內的優質産品資源整合起來,打造地區範圍內的高端農産品品牌,進一步提升産品附加值;也可以把各自域內的旅遊項目串聯起來,一起開發精品旅遊路線,提升旅遊接待能力,共同提高鄉村影響力和旅遊收入。

  熱詞:保障人民健康

  報告摘要: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組建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努力保障人民健康。

  浙江實踐:聚焦“保健康、防重症”,超前謀劃定點醫院、亞定點醫院和ICU床位建設,準確落實國家第10版防控方案和第10版診療方案,全力救治新冠病毒感染者,切實做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組建村社萬支小分隊開展暖心配送服務,實現有序轉段、平穩渡峰。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醫院院長葛明華:

  三年疫情期間,我省因時因勢優化調整防控措施,不斷提高科學精準防控水準,始終以最短時間、最小範圍、最小代價處置每一起疫情。如今,儘管疫情防控已經取得重大決定性勝利,但由於缺乏長期系統的監測評估,病毒感染後的危害程度、後遺症尚不明確,建立新冠感染後群體健康監測評估體系勢在必行。

  我建議,從健全監測體系、完善監測評估、加強科學研判等方面著手,完善多點觸發監測預警系統,優化病例監測哨點的數量和類別,增加全國基層特別是農村地區的監測哨點數量,形成內容齊全、分佈廣泛、密度適宜的監測網路,科學指導下一波可能的疫情防控;同時,密切跟蹤全球疫情和病毒演化進展,強化醫防協同,從臨床病例和社會群體兩個維度綜合分析,增強監測數據的政策轉化力。

  完善跨領域、多學科專家隊伍,重點關注“長新冠”等新冠病毒感染可能造成的長期健康後果、經濟社會影響和應對措施,提高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戴睿雲 陸樂 蔣欣如 黃珍珍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