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中國大運河文化講堂在南京博物院開講,南京博物院名譽院長、研究館員、博士生導師龔良帶來《美好生活應“運”而生》的主題演講。數百萬網友通過網路直播和現場的200余位專家學者觀眾一起,共用大運河文化盛宴。
大運河申遺成功,江蘇功不可沒
邗溝,開鑿于西元前486年;胥河,開鑿于西元前506年;京杭大運河漕運的起點在江蘇揚州。在龔良看來,江蘇是中國大運河永遠的一個“端點”。
“江蘇是水做的,江河湖海是我們的血脈,運河的水給我們帶來美好生活。” 龔良説,江蘇是經濟重鎮,農業生産條件得天獨厚,糧食産量長期位於全國前列。從唐代起,“軍國大計,仰于江淮”;到了清代,江蘇糧鹽産量居全國之首,蘇州、南京以及浙江的杭州成為全國三大絲織業中心,揚州成為淮鹽運銷中心,無錫成為全國四大米市之一。
中國大運河的原點城市、申遺牽頭城市是江蘇揚州。大運河申遺時,國際專家來中國考察,北方很多城市運河已經斷流,到江蘇見到活態的文化遺産、繁華的沿線城鎮和生機勃勃的兩岸生活。龔良透露,申遺時那些好看的運河景觀、文化景觀的照片,一半以上也都是江蘇的。
令江蘇人自豪的是,大運河江蘇段列入世界遺産的各項指標均位居全國第一位:全國運河遺産河道總長1011公里,江蘇325公里,佔到1/3;全國運河遺産保護區劃總面積20819公頃,江蘇9570公頃,佔到46%。全國運河遺産點總數58處,江蘇22處,佔到40%。申遺成功,江蘇可謂功不可沒。
兩岸美好生活,是運河遺産最大價值
大運河遺産看什麼?龔良主題演講就圍繞著這個話題展開。
運河是線性文化遺産,也是活態文化遺産,從古至今它都在流動、融合。奔騰不息的大運河,不僅完成了東物西運、南糧北運的功能,而且帶來了生活方式的融合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播。“單霽翔先生有本書的名字就叫《大運河漂來紫禁城》,意思就是建築材料、香山幫營建技藝、施工的技術人員,都是通過大運河一路北上‘漂’到紫禁城的。”龔良説。
流動的大運河更是一條致富河。在龔良看來,就跟“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一樣,在古代是“要想富,先水利”。運河推動了集市、集鎮的誕生,也促進了運河岸邊工商業的發展,從而帶動沿岸人民過上美好生活,而“美好生活”正是運河遺産的最大價值。
美好生活不僅需要物質上的富足,還離不開豐富多樣的文化,包括運河兩岸的歲時節日、飲食習俗、遊藝競技和詩詞曲藝等,因地域差異而各具特色,因運河聯通而滲透融合。這些和河流、橋梁、文物一起,都形成了非物質文化的一部分。
弘揚運河文化,博物館有力量
講堂上,龔良和南京博物院副院長王奇志以“運河文化中博物館的力量”為主題,以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為例進行了精彩的對談。
“我們為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確定了兩個定位:一個是建設國家文化公園內的博物館;另一個是給人民帶來美好生活的博物館。”龔良説,圍繞定位博物館的籌劃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做文旅融合的博物館,另一方面是希望中運博不僅是公共文化服務單位,同時也是旅遊目的地。
雖然理念超前,但籌建一座新的博物館並非易事。“我們只有兩年多的時間籌建一座博物館,難度非常大。”王奇志坦言,籌建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是缺少文物,“我們從零開始,在兩年多時間內徵集到1萬多件文物。”
為增強展覽的可觀賞性,博物館從開封提取汴河河道剖面,長25米,高8米,佔據了整整一面墻,上面標注著從唐代至現代的地層,佈滿了磚瓦、陶瓷、動物骨骼、金屬類生産工具等歷史資訊。這是中運博尺度最大的展品,展現了大運河驚人的空間和時間尺度,令每個觀眾嘆為觀止。
何為博物館的力量?“首先是傳承、展示地域文化;其次博物館應當是匯聚真善美的地方,發揮著春風化雨的涵養作用;最後通過博物館也能帶動文旅産業發展。”王奇志説。
2021年6月開放時,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目標是在3年內實現每年接待觀眾150萬人次。但這座博物館的吸引力遠超預期,去年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參觀人數就達到150萬人次,外地人佔近一半,40歲以下的年輕人佔近一半。這一成績,是對博物館力量最好的注解。
來源:新華日報 | 撰稿:辛文 | 責編:裴琪琪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