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上海江蘇浙江“包郵區”迎來一個重磅好消息:一張“包郵區”共同繪製的“大圖”,國務院批復同意了。
這就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下稱《規劃》),也國內首個跨省域共同編制報國務院審批的國土空間規劃。
它有多厲害?“對‘無人區裏走新路’的示範區而言,《規劃》意味著示範區內統一的管理制度正式確立,也為我國其他地區編制跨域的國土空間規劃提供了經驗。”在2月21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執委會副主任張忠偉這樣形容《規劃》的意義。
這張“圖”到底畫了些啥內容?《規劃》的批復對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組成的示範區而言,又意味著什麼?未來的示範區會變成啥樣?示範區各地又將如何發力?帶著種種疑問,我們一起來看“圖”找答案。
一、“首個”,亮了
作為全國“首個”,《規劃》有何獨到之處?
8章、65條,包含23張圖集、58個近期重點項目……通讀《規劃》,我們發現其中明確了不少內容,並將重點放在了耕地保護、生態環境、城鄉佈局、歷史人文與特色風貌、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等方面的發展策略、管控底線和區域協同事項。
這些內容乍看平平無奇,但細細分析不難發現,其實《規劃》中藏著許多破解跨區協調發展的答案。《規劃》可視作是示範區規劃、建設、治理的基本依據。根據國務院批復的要求,江浙滬三地將明確責任分工,健全工作機制,完善政策措施,在《規劃》指導下,高水準推進示範區建設。
眼下,我國在區域經濟的協同與可持續發展中,將都市圈和城市群發展作為了重要抓手,並相繼推出了一系列有關區域發展的國家戰略。從京津冀協同發展,到長江經濟帶,從粵港澳大灣區到成渝經濟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更是當仁不讓。我們要做的是,通過這些中心區域和先發區域的聚集提升,牽引後發和周邊區域,構建新發展格局。這是趨勢,也是未來。
全國“首個”,要開先河。示範區正在解一道必答題。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先手棋和突破口,示範區要為全國其他區域一體化發展作出示範。然而不同區域,要做到一體化協調發展,還要生態綠色和高品質“兩手都要抓都要硬”,困難可想而知。
再看《規劃》,它其實用了三個字進行解答:做減法。
《規劃》提出到2035年,示範區規劃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803.6平方公里以內,較現狀建設用地減少15.7平方公里。
劍走偏鋒,反而讓人眼前一亮。“示範區將嚴守資源安全底線。不搞集中成片、大規模、高強度開發建設,不走建設用地規模擴張的老路。”張忠偉説。
拒絕“攤大餅”式的老派發展模式,向創新驅動要綠色發展,這既是《規劃》給出的答案,也成了它最大的亮點。
示範區如何做到風景與新經濟並存?《規劃》通過資源利用方式的轉變倒逼發展方式的轉型。如兩省一市合力打造的江南庭院、水鄉客廳,將集中實踐和示範城水共生、活力共襄、區域共用的發展理念。而在先行啟動區內,三地將發揮各自優勢,加快建設青浦西岑科創中心、吳江高鐵科創新城、嘉善祥符蕩創新中心等三處示範區域。
立足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規劃》還明確了“五共”的發展目標,即示範區要建設成為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全域功能與風景共融、創新鏈與産業鏈共進、江南韻和小鎮味共鳴、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共用的地區。
無人區裏走新路的示範區,萬事俱備,東風已來。
二、發令槍,響了
發令槍響,全域加速。
對青浦、吳江、嘉善這示範區三大片區而言,《規劃》的獲批,正如一個重要的行動信號。
要知道,《規劃》描繪的,是一個詩意棲居、快速通達、動能澎湃的示範區。
在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城鄉風貌等方面做到共建共用、互聯互通,構建示範區“一心、兩廊、三鏈、四區”的生態格局,打造淀山湖、元蕩生態綠心,建設太浦河、京杭運河兩條清水綠廊,構建三條聯通示範區主要湖蕩的“藍色珠鏈”。
除了水網的聯通,更要有資源的聯通和發展的共通。到2035年,示範區在建設特色交通系統方面,風景道長度不低於300公里,骨幹綠道長度不低於700公里,藍道長度不低於200公里;在公共服務方面,爭取在示範區佈局6處國家三級以上博物館,3處雙一流建設高校(校區)。
這就需要一大批項目進行支撐。頂層制度出臺後,示範區裏,一系列重大項目也正在提速:在上海,水鄉客廳、青浦西岑科創中心、上海示範區線、上海軌道交通17號線西延伸、上海兒童醫院青浦分院等示範項目建設都將加速落地;在江蘇,吳江高鐵科創新城正啟航;在浙江,嘉善的重大科創平臺祥符蕩創新中心,已引入了浙大長三角智慧綠洲、復旦研究院等,今年就將動工……
發展也暗藏挑戰。《規劃》中的細化要求,讓不少幹事者壓力倍增。嘉善縣規劃管理服務中心主任林沁園是其中一個。規劃提出,到2035年,示範區研發經費佔地方生産總值GDP比重不低於5%,單位建設用地的産出要提高到每平方公里15億元。“目前,示範區三地單位建設用地GDP是每平方公里4.8億元。”林沁園説,以嘉善為例,差距也不小。眼下,嘉善的研發經費佔地方生産總值GDP比重4%,而單位建設用地的産出也僅有每平方公里5億元。
直面挑戰,唯有實幹。今年,無疑將是示範區建設全面發力的一年。如何保障實施?《規劃》也進行了明確,示範區要統一建立“總體規劃—單元規劃—詳細規劃”三級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統一基礎底板和用地分類、規劃基期和期限、規劃目標和核心指標。搭建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資訊系統,實現數據底板、入庫標準、交互應用、管理機制等一體化整合。
一體化不分你我,眾人拾柴火焰高。以“項目+制度”雙輪驅動,示範區已在行動。
“我們已制定形成一批生態環境、交通、産業等相關專項規劃,將加緊印發實施。”張忠偉説。眼下,示範區正將加快構建統一的規劃體系,形成“1+1+N”的規劃體系。其中,第一個“1”是此次獲批的《規劃》;第二個“1”是先行啟動區空間總體規劃,目前正加緊編制報批,將在今年印發;“N”則指向若干專項規劃。浙江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則表示:“我們將謀劃這張‘藍圖’的快速落地,比如嘉善將發佈具體的專項規劃和單元規劃,實現片區內資源的精準運用。”
三、一家人,拼了
示範區的發展僅限于示範區內?《規劃》給出了不同答案。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國家戰略,示範區發展也與你我有關,我們注意到《規劃》中一處耐人尋味的細節。
除了示範區和示範區先行啟動區,《規劃》中還提到了規劃協調區的概念,這一范圍包括虹橋主城片區除青浦區以外的區域,嘉興市秀洲區的王江涇鎮和油車港鎮,昆山市的淀山湖鎮、錦溪鎮和周莊鎮,約486平方公里。
“增設規劃協調區,是為了劃定一個完整的地理邊界。”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分院首席設計師劉迪參與了編制總規,他以淀山湖為例進行了解釋。
原本,淀山湖只有一半的區域在示範區範圍內,而在示範區的空間佈局上,將以最優質的淀山湖、元蕩及周邊湖蕩為主體構建生態綠心。這就意味著,淀山湖的開發、治理層面必須是全湖域“一盤棋”,為此把淀山湖涉及的在示範區之外的錦溪、周莊、淀山湖三鎮納入協調區,統一標準規劃。
從始至終,一體化的理念始終深植在示範區發展的方方面面。面對共建示範區這項國家賦予的光榮使命,“包郵區”一家人,一直在“肩並肩”拼發展。去年9月15日,《關於進一步支援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在上海、江蘇、浙江兩省一市政府門戶網站同日公佈,這是滬蘇浙對示範區聯合印發實施的第二批支援政策。這批支援政策更加注重先行先試、更加注重資源導入、更加注重機制保障、更加注重標準統一。
對浙江自家人來説,這股全力以赴的拼勁,更足。近期,為了支援示範區嘉善片區建設,浙江出臺了積極保障建設項目規劃空間、加大建設用地指標保障力度、加強補充耕地指標支援等30條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促進經濟穩進提質的政策。
去年6月,浙江省第十五次黨代會上,嘉興獲得嶄新定位——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事實上,2019年起嘉興便宣言要“舉全市之力、以超常規手段,答好加快推動一體化示範區建設‘聯考卷’”。這張“聯考卷”的另兩個答卷者是上海、蘇州,有了這兩大明星城市加入,共同探索和聯動發展,這也讓嘉興打造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底氣十足。
從“立足全省域”向“放眼長三角”,嘉興拿出了一份1萬多字、題為《中共嘉興市委關於打造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實施意見》的文件,提出了建設實力型、創新型、樞紐型、品質型、活力型、開放型、智慧型“七型城市”的目標定位,部署實施産業能級提升、科創能級提升、樞紐能級提升、中心城區能級提升、開放能級提升、生態能級提升、數字能級提升“七大工程”,大力開展城市空間功能優化改革、市域一體化改革、重大平臺管理體制改革、城市有機更新機制改革、城鄉融合發展試驗改革、濱海港産城統籌發展改革、科技人才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等“七改聯動”,構建了打造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四梁八柱”。
今年怎麼幹?嘉興的“年度計劃”已新鮮出爐。2月27日,嘉興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著力深化首位戰略加快建設“七型城市” ,不斷增強嘉興在長三角城市群中的競爭力,全力支援嘉善“雙示範”建設,實施19項示範任務,率先開闢縣域高品質發展新路徑,打造嘉善北部新城、祥符蕩創新中心、中新産業園等重大平臺。同時,還提出加快打造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金南翼”,加強與上海全方位對接,辦好上海·嘉興城市推介系列活動,積極聯動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建設,探索建立高端商務、文化旅遊、特色會展合作機制等。
眼下,嘉興正研究建設南湖—平湖—嘉善協同發展區,加快實現市域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嘉善至西塘的市域鐵路,嘉善大道等一些互聯互通項目也正緊鑼密鼓開展。共建示範區,你我皆已入局。由“承接溢出效應”向“主動對外輻射”的變革,由“服務配套”向區域“戰略中心”的重塑,嘉興正謀劃新一輪發展。
單打獨鬥的城市沒有未來。藍圖已經繪就,路線已然明晰,如今的長三角“包郵區”,正以中國經濟發展領頭羊和風向標的姿態,為中國未來的發展劈波探路,而我們,都將成為這個嶄新時代的見證者與參與者。
來源:潮新聞·浙江日報 | 撰稿:顧雨婷 共用聯盟·嘉善 張文燕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