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杭州吸走北京上海人才”,這是真的嗎?來看數據
發佈時間 | 2023-03-02 08:49:35    

   持續多年的“搶人大戰”,進入了新階段。

  日前,記者在杭州參加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總決賽時注意到,杭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致辭提到,杭州新引進的跨城流動人才中,有超過20%來自北京和上海,是最多的兩座城市。

  這個訊號非比尋常。“人隨産業走、人往高處走”,一直以來,一線城市都因更豐富的就業和更繁榮的經濟,保持了強勁的人才吸引力。如果杭州真的對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形成了一定的人才“虹吸”效應,那麼無疑是“搶人大戰”一個標誌性的轉捩點。

  從去一線,到去新一線

  在生育率降低的當下,人才與人口,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概念。誰能吸引更多人才,誰就搶佔了更多生産力和發展的主動權。

  杭州吸走北京上海的人才,靠譜嗎?

  我們將目光投向獵聘和智聯。這兩家機構擁有數億用戶,近年來各種人才流向榜單被頻繁引用,在官方和業界的認可度都比較高。

  根據獵聘大數據研究院提供的《2022年杭州流入人才畫像》(以下簡稱《人才畫像》)數據,近一年來跨城市流入杭州的人才來源城市TOP10中,上海和北京佔比最高,分別為18.36%、8.92%。

  無獨有偶。智聯招聘推出的《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以下簡稱《人才報告》),基於數千萬次的跨城求職數,分析得出2021年北京、上海為杭州最大人才來源城市。

  北京和上海,身居城市塔尖的兩座國際性都市,人才真的在流出嗎?記者再次查閱了多份報告和北京、上海的統計年鑒。

  先看北京,《人才報告》顯示,這些年,北京人才凈流入佔全國比重的上升趨勢曾出現負增長,在2019年一度跌到-3.9%。人才的流入數據又體現在了常住人口的變化上,北京常住人口總量在2016年達到頂峰的2195萬人,隨後逐年下降到2021年的2188萬人。

  再看上海,《人才報告》顯示上海人才凈流入佔全國比重也在2018年出現大幅下降。與之對應的是,上海常住人口總量明顯進入平臺期,在2013年邁上2400萬人臺階後,至今未突破2500萬人。

  與北京和上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杭州的人才吸引力在增強,連續多年位居全國人才凈流入首位。《人才報告》顯示,2017-2021年,杭州人才流入佔比較穩定,始終維持在3%左右,而人才凈流入佔比始終為正且逐年攀升,多數年份高於北京和上海。

  這也讓杭州常住人口加速連年上升,從2016到2022的五年間,杭州常住人口增長了318萬,年均增幅近6%,高於武漢、深圳、南京、廣州等一眾一線、新一線城市。甚至在2019年還取代深圳,成為年度人口“增量之王”。

  事實上,人才從一線向新一線反向流動,並不僅僅發生在北京上海與杭州之間。《人才報告》顯示,成都人才前十大來源地中,北京第2、上海第5、深圳第6;蘇州人才前十大來源地中,上海第1、北京第3;南京人才前十大來源地中,北京第1、上海第2;武漢人才前十大來源地中,北京第1、深圳第3、上海第5。

  從去一線,到去新一線,已經成為了一個新趨勢,這也是轟轟烈烈的“搶人大戰”標誌性的轉捩點。

  人才用腳投票

  必須厘清一點,人才從一線流向新一線,並不是説一線城市不行了,而是一線城市經歷過數十年快發展之後,已經進入了控制規模的新常態。

  如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已持續多年,目的是破解因大量功能和人口集聚帶來的大城市病問題,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模式,這當中産業疏解成為重要抓手,加速了人才凈流入的負增長。

  而上海更是在“十三五”期間定下4條底線,人口規模不能超過2500萬就是其中之一,且人口結構要更加合理、人口素質要進一步提升、人口佈局要進一步優化,這一嚴控政策也加速了産業和人才的外溢。

  在一線城市嚴控城市規模、人才産業外溢的這股反向流中,新一線城市顯然更能受到人才青睞。因為人才是“用腳投票”,機遇在哪,人才就流向哪,背後體現的是經濟模式、産業結構,乃至一整座城市的綜合實力。

  在所有新一線城市中,杭州又是十分亮眼的存在。

  在杭州,流傳著一個創富故事:錢塘江邊的大平層,上千萬元乃至數千萬元的豪宅,被大量在數字經濟領域從業的年輕人一掃而空。而整個奧體板塊,住入了大量網紅主播。而在一號院內,甚至經常會有網紅在小區裏直播。

  網紅的集聚,代表了人們創富的夢想,這當然只是一個表面現象,背後是杭州作為數字經濟第一城,集聚了先進的生産性服務業,為有夢想的人提供了更強的“鈔能力”,成為了年輕人心中的夢想之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支援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這正是數字經濟提供豐富就業機會,能夠為經濟增長提供新動能與新機遇的體現。

  杭州還有更多這樣的創富企業、創富賽道。僅僅是一個阿裏,就有20多萬名員工,大廠的人才吸納能力可見一斑。同時,杭州還有網易、海康威視、吉利、大華等等一大批大廠,世界500強企業、上市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四,民營企業500強數量連續19年全國第一,一些“快車道”産業與人才集聚已經形成了良性迴圈。

  根據杭州人口普查數據,相較于六普,批發零售業和軟體資訊業是就業人數增長最快的行業,吸納了20.5%的就業人口,其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增速最快,從1.8%提高到了6.0%。

  這些大量涌入杭州的人才,為杭州數字經濟“打好地基”;而杭州未來還能夠利用人才優勢,拉高産業天花板,發起數字經濟的二次爆發。

  在數字經濟這條長長産業鏈上,杭州佈局了視覺智慧、積體電路、雲計算大數據等未來産業體系,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數實融合的産業也厚積薄發,對高學歷人才有了更大的需求。獵聘數據顯示,近一年來流入杭州的人才中,大專及以下學歷僅佔0.12%,本科佔80.19%,碩士佔19.13%,博士佔0.56%。

  從全國搶人,新一線誰更強

  更高階的人才大戰,已經開啟了,誰能笑到最後?

  有媒體預測,杭州常住人口“狂飆”到1237.6萬人之後,儘管生育率波動,但靠著人才流入的慣性,以及産業持續轉型升級,杭州常住人口還將維持十餘年的增長,最終可能超過1500萬人,像北上廣深一樣城區常住人口超千萬,躋身超大城市。

  這關鍵一躍,取決於杭州持續從頭部城市乃至全國吸引人才,保持強勁的人才磁吸力。

  杭州對全國人才的吸引力,已經躋身第一梯隊。

  根據《人才畫像》數據,2022年跨城市流入杭州的人才,排名前20的有上海、北京、南京、蘇州、深圳、武漢、廣州、瀋陽、成都、長沙、西安、重慶等,覆蓋東、南、西、北、中,形成了對全國的輻射力。與此同時,《人才報告》通過就業機會、産業結構、收入等相關數據,分析了全國主要城市的人才綜合吸引力,杭州已緊隨北上廣深之後,站穩了第一梯隊。

  再橫向比一比全國,杭州對全國人才磁吸力比其他新一線城市也更加強勁。

  根據《人才報告》,各個城市人才TOP10的來源地中,杭州是清一色的一線和新一線城市,遍佈全國,且省內只有寧波入榜。而其他新一線城市的人才來源地,多數為省內城市,對全國人才的磁吸力較弱。如流入南京的人才主要來源地,蘇州、徐州、無錫、南通、鎮江都進入了前十;流入長沙的人才主要來源地,株洲、湘潭、衡陽、岳陽、常德入榜,同樣佔到前十的一半。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流入杭州的人才增量,大多是年輕人。獵聘數據顯示,近一年來流入杭州的人才年齡區間分佈中,20-40歲總佔比達93.42%,年輕化的特點十分明顯。截至2021年,杭州15歲-59歲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為69.7%,是全國第四年輕的城市,僅次於深圳、廣州和廈門。

  這些來自全國的、年輕的人才,最終將變成城市能級不斷抬升的第一資源。

來源:潮新聞·浙江日報    | 撰稿:張留 製圖 嚴東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