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傳言稱新冠感染重症和死亡人數增多,是因為在我國北方流行的新冠病毒不只奧密克戎株,還有德爾塔株甚至原始株等“老舊株”。
有的人依據“奧密克戎不侵襲肺部”判斷,認為出現肺部感染就是“老舊株”造成的;還有傳言猜測新冠病毒潛伏在我國沒有變異,甚至錯誤引用中國疾控中心發現130多種變異分支的數據,把奧密克戎分支説成是德爾塔。
新冠“老舊株”復出了,這可能嗎?針對上述傳言,記者連線採訪了相關專家,聽聽他們怎麼説。
真相1:重症人群被重點監測,未發現“老舊株”
“通過進行全基因組測序,我國對國內流行毒株的監測從沒有中斷過。”病毒學專家、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童貽剛告訴記者,全基因組測序技術能夠對新冠病毒的3萬多個鹼基一一測序,根據測序結果進行生物資訊學分析,進而將不同的變異劃歸到對應的亞型中。
“重症人群所感染的新冠毒株實際上是監測的重點對象。”童貽剛説,監測“聚焦”重症,如果真是由“老舊株”感染引發的重症,更會被第一時間監測到。現在沒有,就表示不是“老舊株”引發的重症。
圖片來源:國家生物資訊中心2019新型冠狀病毒資訊庫
為了第一時間掌握一些致病力強的流行株的動態,疾控部門大多會對引發重症的毒株進行取樣測序。根據當前執行的《我國人群新冠病毒變異株監測工作方案》,我國每個省選三個城市均設置一個哨點醫院,每週採集門診急診病例15例、重症10例和所有死亡病例的標本進行基因組測序和分析,並在一週內將測序數據上傳至中國疾控中心。
“不僅僅是北京,整個國內都沒有發現有德爾塔株和原始株。”童貽剛查閱了相關數據庫,他告訴記者,中國疾控中心近一段時間監測到的上千份測序數據顯示,並沒有德爾塔株和原始株。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也表示,我國近三個月以來已經監測到BF.7、BQ.1、XBB傳入我國,一共有130多個奧密克戎的亞分支輸入我國。可見,儘管亞分支多,但均為奧密克戎變異株,並未發現其他“老舊株”。
真相2:奧密克戎也可能引發肺炎
“從來沒有哪個研究證實奧密克戎只感染上呼吸道或者不會引發重症。即便是流感病毒主要感染上呼吸道,但也會引發一部分人患上肺炎。”童貽剛説,目前臨床情況表明的是奧密克戎的致病力比此前流行株減弱了。
但從人們的認知上仍會感覺奧密克戎感染帶來的情況比預想的嚴重得多,又是為什麼呢?
童貽剛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國人口基數大,即便是很低的重症率和死亡率,其絕對數量也是很多的。另一方面人們從微信等傳播媒介上短時間內接受大量的局部資訊,會將局部情況誤以為是整體情況,進而感知上存在一部分的誇大。
此外,還有對一些重症症狀理解上的偏差也造成了誇大。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糾正人們對“白肺”的誤解:白肺是比較嚴重的肺炎表現,白色影像區域面積會達到70%—80%,這樣的患者佔比非常低。不是肺部出現了炎症就叫白肺,網路上説的白肺不都是真正的白肺。
真相3:病毒變異株較量,有傳播優勢者勝
那麼,有沒有可能是原來的病毒株“餘孽未清”,又碰巧沒有被檢測到?或者奧密克戎正在變回致病力強的毒株?
“確實病毒的變異是沒有方向的,在病毒複製過程中,隨機出現了遺傳密碼的錯配,進而引發了變異。”童貽剛説,但這個變異能不能保存下來,取決於它能不能給病毒帶來傳播優勢,而這個優勢就是進化的方向。
童貽剛進一步解釋,試想,如果存在奧密克戎和德爾塔兩個不同毒株在同一個地方同時流行,肯定是誰的傳播能力快、感染能力強,誰就會取代另一個。這就好比下圍棋,白方(奧密克戎)每次能走10個子,黑方(德爾塔或原始株)每次走1個子,用不了多久棋盤上必然只剩下白子。
傳播優勢帶來的新冠病毒進化在全球範圍內已經多次得到了證實。新冠病毒從原始株到阿爾法株再到德爾塔株,隨後奧密克戎成為主流毒株,並出現了亞分支間的不斷迭代,均是由於病毒株更具有快速傳播和免疫逃逸的優勢。
生物資訊數據領域的一位專家援引全球新冠病毒株系列監測數據對記者表示:“從我們的數據統計看,德爾塔株在全球範圍內從3月下旬開始就基本上沒有了。”
來源:科技日報 | 撰稿: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