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普通口罩打結變成N95?KN95口罩不能用?都錯了
發佈時間 | 2022-12-18 10:25:10    

   最近,上海辟謠平臺收到很多網友的留言,關於“怎樣選口罩”的問題比較集中。為此,梳理了有關口罩的相關問題和傳言,一併答覆。

  KN95口罩不能防護新冠病毒?

  真相:可以。

  近日,網傳能達到防疫要求的口罩只有5種,對應的生産標準分別是“醫用防護口罩【GB19083 2010】”“醫用外科口罩【YY0469 2011】”“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YY/T 0969 2013】”“日常防護型口罩【GB/T 32610 2016】”“兒童口罩【GB/T 38880 2020】”。相關提示表示,如果口罩外包裝標注的執行標準不是這5項,不建議使用。但是,市場上常見的KN95、N95口罩對應的並不是這5項標準,而是“GB 2626”,難道KN95、N95口罩不能防護新冠病毒?

  經求證發現,網傳“只有五種口罩能夠防疫”的説法不準確,KN95、N95口罩可以防護新冠病毒。

  網傳的“只有五種口罩能夠防疫”針對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口罩。市場上,除了資訊列出的根據5種標準生産的口罩外,還有不同材質、不同花紋的口罩。很多口罩從外觀看,很難看出差異;但通過包裝上標注的執行標準,可以區分它們究竟能否發揮防護作用。未採用相關標準的口罩很可能只有美觀或保暖作用。

  至於KN95、N95口罩,完全可以用於新冠病毒防護。但它們有別於上述5種標準對應的口罩類型,屬於“顆粒物防護口罩”類型,對應的標準有我國國家標準“GB 2626《呼吸防護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美國NIOSH(美國職業安全與衛生研究所)認定”“歐洲EN149”等。目前,KN95或N95口罩與“醫用防護口罩”“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等不同,不作為醫療器械進行監管。但對於它們的防護作用,許多權威機構均給出正面答覆。

  比如,中國疾控中心明確表示,顆粒物防護口罩的阻隔能力與醫用防護口罩相同。在緊急情況下可作為醫務防護口罩的補充,但對於手術室等有衛生學要求的區域不能使用。可適用於較高風險暴露人員,如急診科工作醫護人員、現場流行病學調查人員等。

  但是,由於KN95及N95口罩過濾性更高,長時間佩戴容易産生不適。吸煙者、肺氣腫患者、肥胖者等本來就容易呼吸不暢的人群,再佩戴N95口罩,會更加雪上加霜,甚至加劇呼吸問題。所以,人們日常防護只要選擇“醫用防護口罩”“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日常防護型口罩”即可;前往高風險場所,可以選擇KN95或N95口罩,但注意佩戴時間不要太長。

  普通口罩打結能變N95口罩嗎?

  真相:不能。

  網上流傳一則視頻稱,將普通口罩對折,把兩側耳帶打上結後再佩戴,就可以使得口罩的密閉性增加,達到N95口罩的效果。這種説法存在誇張。

  從材料和防護等級看,N95口罩的過濾能力會比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日常防護型口罩等高一些,其區別在於不同口罩種類中使用的熔噴布有差異。將口罩耳帶打結雖然可以提高口罩與面部的貼合性,但不能改變口罩本身的材料,所以不能實現“普通口罩變N95口罩”的效果。

  但要肯定的做法是,佩戴口罩時確實要將口罩盡可能貼合面部。不論何種口罩,佩戴後都要注意壓緊口罩鼻梁處的鼻夾,並注意口罩四週與臉部的貼合性。如果耳帶太長,可以通過打結的方式縮短;如果口罩太大或太小,可根據臉型選擇不同規格的口罩。

  同時戴兩個普通口罩

  能發揮雙倍防護效果?

  真相:不能。

  佩戴兩層口罩不僅不能增加安全性,而且可能會因為口罩之間互相摩擦造成佩戴移位,反而影響口罩的氣密性。

  在日常防護中,根據自己的臉型選擇大小合適的口罩,注意口罩與面部的貼合度即可。

  口罩級別越高越好?

  真相:不是。

  如前文所説,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要佩戴 KN95或N95口罩。長時間佩戴高防護級別的口罩容易引起不適,對前文説的那些敏感人群,更可能帶來健康隱患。

  此外,如果一定要選擇KN95或N95及以上防護級別的口罩,要注意避免選擇帶有呼吸閥的型號。帶有呼吸閥的型號能緩解佩戴者的不適,但若佩戴者感染了病毒,這類口罩會將佩戴者呼出的病毒散播在空氣裏,威脅他人健康。

  口罩要抖一抖才能用,不然會中毒?

  真相:不會。

  合格的口罩沒有這種風險。部分口罩在生産時會使用環氧乙烷消毒,雖然環氧乙烷屬於一類致癌物,但毒性與劑量相關。根據國家標準,口罩殘留的環氧乙烷含量不超過 10μg/g 都是安全。合格口罩的環氧乙烷殘留量都低於該標準,且殘留的環氧乙烷在流通過程中還會繼續自然揮發。所以,沒必要在使用前抖口罩。

  提示:口罩這麼選,這麼戴!

  拿到口罩,首先要看外包裝上的文字和圖片,在外包裝尋找“産品標準”。例如:産品標準YY 0469開頭,那麼它就屬於醫用外科口罩,適合公眾使用。(其他口罩類型及適用場景見下表)

  醫用類型的口罩作為醫療器械進行管理,須向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備案。公眾可在口罩外包裝上看到註冊證編號,然後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https://www.nmpa.gov.cn/或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式“醫用口罩服務專區”進行查詢。如果能查到,説明産品經過註冊備案,産品品質比較可信。

  根據國家衛健委印發《公眾和重點職業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上海辟謠平臺還梳理了一些大家佩戴口罩時的常見錯誤和相關貼士。

  常見錯誤

  1、長時間不更換。口罩內部易附著人體呼出的蛋白質和水分等物質,導致細菌滋生。一般情況下,醫用外科口罩使用4小時後應及時更換。

  2、佩戴變形、潮濕或有臟污的口罩。口罩在變形、潮濕或明顯臟污時,防護性能會降低,需及時更換。

  3、錯誤佩戴和存放。如拉至下巴處、挂在耳朵一側、直接放包裏或兜裏、挂在手臂或手腕上、隨意放在桌上。

  4、多個口罩同時佩戴。佩戴多個口罩不能有效增加防護效果,反而增加呼吸阻力,並能破壞口罩的密合性。

  口罩臨時存放,怎麼辦

  1、可懸挂于清潔、乾燥、通風處。

  2、有獨立包裝的口罩,取下後朝內對折,放回原包裝內。

  3、桌子用酒精消毒後鋪上潔凈紙巾,口罩朝內對折放置在紙巾上,上方再覆蓋一層紙巾。

  4、將A4紙對折,口罩朝內對折後,放入A4紙中,口罩帶子不要放入。

  5、自備收納袋,將口罩放入,注意消毒並定期更換。

  佩戴口罩時還需注意這些

  1、 人員密集的露天廣場、劇場、公園等室外場所,也要佩戴口罩。

  2、 家中可常備防護級別較高的口罩,當家人出現咳嗽、發熱等症狀到醫院就診時可戴上。

  3、 公共場所服務人員,如乘務員、警察、快遞員等,工作期間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級別口罩。

  4、 不要給孩子戴大人口罩,口罩的尺寸要貼合兒童面部,花色口罩要注意是否有掉色現象。N95及醫用防護口罩不利於兒童呼吸,並非最佳選擇。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上海網路辟謠微信公號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