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水鄉夜遊 在桐鄉烏鎮尋找乘船看戲的快樂
發佈時間 | 2022-11-22 08:44:06    

   古鎮遊一直是國內旅遊的熱門業態,如今,“白天看景,晚上走人”的傳統古鎮半日遊早已無法滿足遊客需求。當夜幕低垂,如何把遊客留下來呢?

  位於桐鄉的烏鎮景區,早在烏鎮旅遊保護開發之初就開始做足夜文章,用超前的理念打造小鎮不夜天。通過打造“泛光工程”,推出夜遊、夜吃、夜宿等一系列夜間經濟生態,成功打造水鄉特色夜間文旅。烏鎮景區還上榜今年文化和旅遊部公佈的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名單。

  “客流”怎樣轉變為“客留”?日前,我們來到烏鎮景區一探究竟。

  乘船聽戲

  品味江南柔情

  入夜,烏鎮的泛景燈光亮起,將西柵景區勾勒得愈發生動,古鎮逐漸熱鬧起來。在眾多的夜遊項目中,乘搖櫓船沿河賞兩岸夜景是烏鎮夜遊的亮點。

  我們從遊客中心往裏走,穿過一段步行棧道,來到安渡坊碼頭,恰巧碰到來自廣東惠州的遊客陳希帶著母親和兩個小孩要乘船夜遊,於是我們就拼了一條搖櫓船出發了。

  “來,兩邊保持重量平衡,坐穩嘍!”在船工沈月明的指揮下,我們登船落座,搖晃的船穩當下來,帶著我們奔向景區深處。

  晚風習習,陳希忍不住拿出手機開始拍照,“太漂亮了,這是我頭一回來烏鎮,就是衝著夜景來的,果然不虛此行!”

  説話間,隱隱約約傳來陣陣唱戲的聲音。順著聲音找去,原來是水上集市的戲臺上正在表演越劇。

  “以前這裡是我們烏鎮人趕早市的地方,大家從四面八方搖著船趕來,把新鮮的蔬菜拿到這裡來交易,吃著早茶聽著曲子,可熱鬧了!”沈月明放慢了搖櫓的速度,娓娓道來古鎮的往事。

  水上戲臺臨水而建,前面是開闊的水域,四週的棧道上聚攏了前來聽戲的遊客。咿咿呀呀的越劇讓人陶醉,由於水面開闊,建築層次豐富,在璀璨燈火的映照下,頗有《千與千尋》的夢幻效果。

  “這不就是課本裏魯迅先生《社戲》裏描繪的場景嗎?”眼前熱鬧的景象讓我們滿心歡喜。陳希忍不住在社交平臺發了一條短視頻作品,“那一份劃著船去看戲的快樂,估計也只有在烏鎮能找到了。”

  聽“社戲”是烏鎮夜遊的特色體驗方式。景區工作人員介紹,《社戲》重點描繪了浙江農村水上社戲的場景,如今,水上集市的古戲臺上,每晚依舊有越劇、花鼓戲等本地劇種表演,讓人仿佛夢回魯迅筆下的那個年代。

  “前面的夜景更美!”意猶未盡中,沈月明握住櫓板在水中搖動,帶著我們沿著長長的西市河往前走。

  夜色漸濃,西市河兩旁被燈光點亮,沿河民宿的暖色燈光倒映在水中;茶館裏,三三兩兩的遊客圍著一張四方桌喝茶閒聊;老建築上,各種冷暖色調的點、塊、線狀燈光相互輝映,讓我們感受到久違的安寧,不由想起網友打卡後給景區的留言:“當燈光與兩岸古樸的建築交映,一天的疲憊都被這迷蒙的夜景治愈。”

  “發展夜遊經濟,首要的就是讓古鎮‘亮起來’。”景區工作人員介紹,“泛光工程”是在“烏鎮夜遊”的基礎上打造“夜古鎮”,環保節能的LED光源將古鎮勾畫得晶瑩剔透。每逢春節,景區還會辦“烏鎮水燈會”,從隆冬到元宵節,整個景區燈光水影、如夢如幻,遊人如織。

  品嘗美食

  聆聽歷史故事

  穿過一個個石拱橋,一小時後小船靠岸了。

  “如意橋碼頭到了!”聽著老沈的指揮,我們從船上走下來。這裡是西市河的最西側,遠處立著烏鎮最高的建築白蓮塔,塔身被燈光照耀得通體剔透,美不勝收。一旁,幾對情侶正以白蓮塔為背景拍照,有遊客感慨説:“看到白蓮塔像蠟燭一樣被燈光點亮,發現這便是自己夢裏那個槳聲燈影的水鄉。”

  接著我們來到熱鬧的西柵大街,美食香味撲鼻而來,我們的肚子不由咕嚕咕嚕叫起來。我們走進一家書生羊肉麵館,店面不大,但風格獨特,有點古裝劇裏街邊酒肆的模樣。我們點了烏鎮獨有的“羊肉燒酒”套餐。很快,紅燒湖羊肉和湖羊面就端上桌了,邊上還有一瓶溫過的烏酒。

  “一冬吃羊肉,賽過幾斤參。”烏鎮是湖羊的重要産地,每到秋冬季,烏鎮人幾乎每天都要吃上一碗湖羊面。看著色澤紅亮的湖羊肉,我們都忍不住夾起一塊放到嘴裏,肥而不膩,酥而不爛。 “羊肉配燒酒,才是烏鎮人的逍遙生活呢。”見我們吃得歡,景區工作人員極力推薦我們嘗嘗烏酒。酒的顏色黑得烏紫泛亮,端起杯子,氣味卻芳香馥鬱。

  “這是用什麼釀造的?是不是只烏鎮有?”我們好奇地問。“烏酒以本地黑糯米為原料,採用民間傳統釀製工藝,而且這酒是為紀念烏將軍而釀造的。”景區工作人員介紹,1000多年前,唐朝爆發安史之亂,百姓民不聊生,當時的烏鎮守將烏讚將軍為了守護百姓戰死沙場。烏將軍愛喝民間杜釀之酒,但為了平亂與守鎮,滴酒未沾。百姓聞知而感念,於是紛紛抬出黑釉的釀酒缸,捧出黑釉的藏酒罈,將色澤烏紫晶瑩的杜釀酒,在上智潭邊灑酒成河……

  “沒想到,烏酒背後還有這麼一段動人的故事。”聽著這段往事,我們紛紛端起酒杯,一杯老酒下肚,醇厚甘爽,酒香從口腔一直透到心肺,我們的水鄉記憶,又添了一股魂牽夢縈的酒味。

  離開書生羊肉麵館,我們踩著青石板,拐進了一條弄堂,這裡一直延伸到昭明書舍。煙火氣不斷升騰。“老闆娘,給我們來幾樣拿手菜,爆炒雞、炒河蝦……”西柵老街上70幢民宿裏,房東徐娟鳴在廚房裏忙活著,僅有的兩張臨河桌子,坐滿了吃夜宵的遊客。徐阿姨説,最忙的時候,一晚上要接待幾十桌客人。

  味蕾得到滿足後,我們繼續欣賞夜景。踩著青石板,很快來到遷善橋,站在橋上眺望,烏鎮的夜景盡收眼底。

  文旅融合

  讓人一見傾心

  “漢服租賃快速體驗,199元/單人起。”我們來到轉角處的“當年照相館”,裏面燈光明亮,擠滿了體驗漢服的遊客。

  21歲的陳琴是一名漢服愛好者,這是她第二次來烏鎮,特意花幾百元租了漢服,和男友共同體驗江南才子佳人的劇本。不久前得知烏鎮景區有了“紅線弄穿越集市”,她就慕名趕來,“穿上漢服通過侍衛把守的入口,進入不知今夕何夕的朝代,然後可以製作香囊、花燈等,讓人流連忘返。”陳琴説。

  煙火氣中,古鎮獨到的文化味引人入勝。走在西柵古街上,兩側張貼著醒目的第九屆烏鎮戲劇節的廣告。今年的烏鎮戲劇節,將在11月底12月初舉行,匯聚特邀劇目、青年競演、古鎮嘉年華、小鎮對話等內容,共邀來自全國的近千名藝術工作者來此表演。

  “在戲劇節的那些天裏,烏鎮景區內9個劇場,每晚都有國內外戲劇表演。就算不進劇場,遊客也可在烏鎮水榭邊和街頭巷尾‘偶遇’幾十個街頭表演嘉年華。”景區工作人員介紹,每年這個時候雖不是旅遊旺季,但戲劇節期間的景區客流量均高於景區全年日均客流量,還帶動遊客夜宿烏鎮。

  越夜越有活力。我們沿著木棧道向前走,看到光影四射的烏鎮大劇院和木心美術館。我們注意到,烏鎮景區外同樣精彩紛呈,不少閒置廠房被打造成文創、科創展館,比如由烏鎮啤酒廠改造而來的烏鎮·有戲FUN,在今年網際網路大會期間就吸引很多人打卡。

  夜深了,我們選擇在西柵景區一墻之隔的烏村住下來。它緊依京杭大運河而立,全村圍繞江南村落特點打造。走進村子裏,米倉、磨坊、竹屋、桃園、漁家等7個主題民宿錯落有致,房子都是在烏村原始房屋的基礎上裝修而成的,一樓還有小院子,種著各種蔬菜。

  夜宿烏村,抬頭能看到閃爍的星星,閉上眼睛傾聽,耳畔傳來遠處遊人的喁喁私語。此情此景,正應了那句,“烏鎮似水流年,讓人一見傾心。”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宋彬彬 王志傑 市委報道組 徐振華 共用聯盟·桐鄉 劉子一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