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個人養老儲蓄,你存嗎?收益情況如何?熱點問答來了
發佈時間 | 2022-11-22 08:43:13    

  我國首批特定養老儲蓄試點正式啟動,試點産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三種類型,涵蓋5年、10年、15年、20年四個期限。如何看待這個比較新鮮的儲蓄産品?試點的目的是什麼?收益情況又如何呢?

  我國首次發行特定養老儲蓄産品,目的是什麼?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 曾剛:在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工作的通知中提到了開展試點的目的是“為持續推進養老金融改革工作,豐富第三支柱養老金融産品供給,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養老需求”。所以這一産品有幾個非常顯著的特點。①它具有非常強的養老金融特徵,它涵蓋的期限很長,而且也為需求設定了相應的一些條款和服務支援。②它是養老金賬戶可以購買的儲蓄産品。養老金賬戶是我們這一次改革的一個核心,賬戶中的資金是專門用於養老,並可以享受各種稅收優惠的。但同時,賬戶當中資金投向也有著嚴格的限制,不是所有産品都可以買的,而特定養老儲蓄産品就是可以購買的産品之一,當然還有養老金的理財、養老金的保險以及養老金的公募基金等産品。結合來看,這一特定養老儲蓄産品的推出,是在給我們整個養老金制度改革做配套的制度建設,因為産品越豐富,我們這個賬戶的建立和發展的基礎也就越牢固。

  特定養老儲蓄産品,吸引力在哪?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 曾剛:第一是收益上的優勢。首批特定養老儲蓄試點産品涵蓋5年、10年、15年、20年四個期限,每5年為一個計息週期。目前定出的利率大概在4%左右的利率,這與我們現在銀行很多5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約2.7%左右相比,高了很多。當然,因為它的期限更長,所以收益也更高,但即便是期限更長,目前這個階段的相對收益和普通的5年期存款相比,還是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的。

  第二是養老産品的特徵。一般的養老賬戶到了退休年齡才能支取,特定養老儲蓄産品有較長的封閉期,設定了辦理購買的條件,35歲可以購買,購買20年後55歲可以支取,這個和我們養老賬戶的一些安排實際上是有點接近的。所以説這個産品帶有一定的養老屬性的。儘管可能對一般的客戶不見得有吸引力,但是對一些具有養老需求的客戶,這樣的産品設計或許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第三個最重要的特點是,這一儲蓄産品可以直接使用。養老金賬戶購買,而養老金賬戶在繳存、投資、支取的時候都可以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它跟一般的産品相比較,在收益上的優勢可能會更加明顯,它是一個專屬的産品。

  所以從這三點看,相對於一般存款來説,特定養老儲蓄産品還是有它的特點和優勢的。

  特定養老儲蓄試點正式啟動,試點究竟要試什麼?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 曾剛:①測試産品設計。我想試點的主要方面就包括要測試這樣一個特定的養老儲蓄産品,在産品設計層面能不能滿足養老需求,特別是收益性的需求,可能還包括養老支出層面上的保障安排。比如,儲戶可能會提前支取,但和一般的存款相比,提前支取的損失可能要更小一些。②測試客戶需求。我們認為養老金市場是一個急需發展的“藍海”,也是我們社會保障體系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老百姓到底是否有這樣的需求?需求到底有多大?一方面與市場自身發展程度有關,另一方面也跟理財觀唸有關。所以試點過程中,我們一方面是要看市場的現實狀況,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夠推動我們老百姓逐步形成養老理念。③試點過程中,還要測試的是我們整個養老體系的建設。我們的養老金賬戶可以購買很多類的産品,養老儲蓄作為其中的一類産品,它的産品體系怎麼逐步去完善?是否還可以細化?未來收益率是否還可以根據市場供求變化情況,以及我們實際的投資收益率的狀況,有進一步提高的可能性?這些實際上都是我們在探索的範圍之內。

  特定養老儲蓄産品,怎麼買?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 曾剛:個人養老金賬戶現在才剛剛開始積累,目前上限是1.2萬元,每年往裏存可以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也確實是需要較長的時間積累。但繳存的上限也是動態可變的,根據我們的養老的需求與經濟發展情況,未來我想還有上調的空間,這樣也為我們的養老金賬戶資金積累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另一方面,目前來看,養老儲蓄以及相應的養老理財類産品,其實也是可以用其他賬戶去購買的,只不過其他賬戶去購買時,就無法享受養老金賬戶資金購買時的一些稅收優惠。所以如果我們現在有養老需求,其實可以做兩手準備。一方面逐步把我們自己的養老金賬戶建立和充實起來,把裏面的投資逐步多元化。另一方面,養老金賬戶以外的銀行資金,其實也可以根據養老的需求進行相應的配置和投資。

  養老服務市場化運營,將會如何改變大家的養老觀念?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 曾剛:無論是從我們養老金賬戶的設計,還是目前所看到的養老産品的設計來看,市場化的運營,都是希望大家建立一個長期的儲蓄或者投資理念。養老金賬戶在退休之前是封閉運作的,哪怕我買了産品,後來中間我把它賣掉了,這個錢也無法支取,只能等到退休時才能使用。而我們如今看到的特定養老儲蓄産品,35歲可以購買,20年到期,55歲可以支取。這樣的辦理條件,也是在培養大家長期儲蓄的理念,因為養老實際上是一個未雨綢繆的過程,年輕的時候,能工作的時候,把我們一部分收入,用於長期投資的專項使用。這個過程因為長期封閉,反倒有可能獲得更好的投資收益。因為從全球範圍來看,養老金的投資期限可以很長,投資回報率,比我們一般金融産品的投資收益其實要好很多。這樣一方面更好幫助了我們養老的專項需求,另一方面在這個過程當中,其實也幫我們抬高了真實的投資回報率。 

來源:央視新聞    | 撰稿: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