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連續五年舉辦漢服節 中國絲綢博物館想要做什麼
發佈時間 | 2022-11-14 08:53:08    

  襦裙的裙擺劃出美麗的弧線,身著漢服的男男女女在展廳穿行,來赴一場奇妙之夜;熱鬧的手工藝集市裏,遊客在精緻的古風飾品、漢服商品前流連忘返;一場場關於漢晉南北朝服飾的講座直播,收穫了大批網友圍觀……

  漢服,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在今天依舊迸發出動人的光彩。

  近日,由中國絲綢博物館主辦的第五屆國絲漢服節落下帷幕。連續五年舉辦的國絲漢服節,不僅得到了越來越多漢服愛好者的參與,也成為國絲館開放共用館藏文物和學術資源的優質平臺,甚至走向海外。如何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活起來?國絲館的探索給我們諸多啟發。

  資源共用

  目前,社會上大大小小的漢服節不在少數,博物館舉辦的漢服節優勢在哪呢?

  這一點,早在第一屆漢服節時,中國絲綢博物館研究員趙豐就表示,“應該充分發揮博物館的專業作用,介入和引導傳統服飾文化在當今的傳承。”

  作為以中國絲綢為核心的紡織服裝類專業博物館,國絲館不僅擁有服飾領域的專家學者資源,還收藏了大量的古代服飾文物。因此,“以物證源”,讓現代觀眾通過真正在歷史中被使用過的古代服飾、織機等,走進中國傳統文化的世界,是國絲漢服節的創辦初衷。

  今年,國絲漢服節的主題為“漢晉風流”。在國絲館內舉辦的“漢魏印象·漢晉南北朝服飾藝術展”上,觀眾可以看到1500年前由毛織物、蠶絲等製成的手套,來自北朝時期,如今被稱為“扎染”的“絞纈”絹衣,更有徐州博物館收藏的南北朝彩繪陶俑……在講解員鐘紅桑的解説中,一場漢晉文化的盛宴撲面而來。

  開幕當天,還有來自深圳、江蘇等高校和文博單位的專家學者,直播講述馬王堆漢墓服飾的燦爛精美,南北朝時期裝身用玉的巧妙神奇,以及文物鑒賞環節等。一場場展覽、講座,一次次互動,拉近了大眾與學術間的距離。中華傳統服飾的美麗,也由此直觀地印刻在觀眾心中。

  2022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新時代文化建設。延伸博物館文化知識傳播途徑,提高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恰是提升全民文明素養的利器。

  “博物館往常給人的印像是高冷的,但近幾年我們開始思考如何放下身段,共用更多的文化資源,讓更多的人走進我們的博物館。”趙豐説。

  文物活化

  服飾,與生活密不可分,也凝聚著一個民族的情感。比如,在日本7-8月花火大會繁多的時候,街頭會出現大批穿著浴衣的人們。但當代,蘊含著豐富民族文化內涵的漢服,卻只屬於小眾文化。

  中國絲綢博物館,是第一個主辦漢服節的國有博物館。這一在國內博物館行業開先河的行為,某種意義上,也進一步助推了漢服的大眾化。

  國絲館內開設的手工藝集市,吸引了眾多的漢服愛好者,在這裡不僅可以淘到心儀的服裝與飾品,還有載歌載舞的古風演出,烘托出屬於漢服的“節日”氛圍。

  “漢服之夜”一直是國絲漢服節最具人氣的環節,今年也不例外。當晚,除了從杭州各地趕來的身著不同漢服的小哥哥小姐姐們,還有大批網友線上上蹲守這場兼具古韻審美與學術風格的盛會。

  被稱為“軟黃金”的漢晉香雲紗復原服飾開場,驚艷絕倫。襦一坊、雁忘歸、上遙居等國內優秀的漢服商家們,將他們精心設計製作的漢服送上T臺。你以為這是一次簡單的漢服秀嗎?隨後,這些掌櫃們紛紛化身講解員,為觀眾細緻地説明每一件服飾的製作依據與款型特點。可以説,基於科學的文物溯源,為傳統文化復興注入學術的力量,讓文物在民間更好地“活起來”。

  國絲漢服節已經成為一個供社會群體交流漢服文化的平臺,無形中引導漢服産業與市場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國絲館社會教育部主任樓航燕説,“這些商家的展示方案全部經過專家審核,我們發現他們對於漢服的研究已經相當專業。”

  為了參加這次的漢服之夜,掌櫃和演員們克服了諸多困難,他們不要任何報酬,排練時為了達到最好效果,經常錯過吃飯時間……這些都讓樓航燕非常感動。

  由於疫情影響,本次國絲漢服節限制了線下觀眾人數,線上上全程直播。截至全部活動結束,在中國絲綢博物館微網志、B站、視頻號、博物館頭條等平臺的實時直播,總觀看量近300萬。

  數百萬人,與十幾億人相比,是弱勢。但當他們匯聚在一起,發自內心為我們民族的一絲一線,一圖一紋感到自豪時,迸發熱愛時,這股力量顯得格外珍貴與強大。

  中外交流

  疫情,並不會阻擋我們與世界情同與共。

  2022年的國絲漢服節,杭州與遠在另一個半球的巴黎進行雙城聯動。從11月5日開始,為期21天的時間內,法國文化交流木瓜協會在巴黎的漢服愛好者們陸續穿著漢服,走上街頭,向異域的朋友展現中華傳統服飾之美。

  巴黎街道上,中華傳統美食坊、文化分享會、古典粧造講座等活動精彩紛呈。漢服文化正與這座世界時尚之都碰撞著,傳遞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浙江工商大學法語聯盟法方校長尼古拉斯表示,“國絲漢服節成為漢服愛好者和古代服飾研究者互相認識和交流的平臺。法國也擁有燦爛的服裝和時尚文化,國絲漢服節將成為中法文化交流的絕佳契機。”

  漢服之夜啟動儀式上,中國絲綢博物館被授牌“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社會實踐與文化體驗基地”,進一步為促進中外交流、文明互鑒作貢獻。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在這個秋風醉人的夜晚裏,在現場和網路直播觀眾的期待中,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季曉芬宣佈,“以年代為主題的國絲漢服節就此收官,明年的主題為‘佳節有時’。”讓我們期待,漢服能真正融入現代生活,中華傳統優秀文化能得到進一步傳承轉化,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 李嬌儼 通訊員 李曉雯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