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福州取消安全教育平臺打卡”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
一份由福州市教育局辦公室發佈的文件顯示,關於安全教育平臺,“學校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學生或家長完成學習任務”,且“嚴禁以口頭、公示欄、微信等任何方式通報或公開學生參與安全教育平臺學習情況”。
無獨有偶,近段時間以來,濟南、廈門、泉州、成都等地紛紛下發通知,取消安全教育平臺打卡的強制要求。那麼杭州的情況如何呢,記者採訪了市教育局和杭城的多所學校以及家長。
各校有佈置安全教育學習任務
對打卡完成率要求不一樣
安全教育平臺是2013年教育部委託中國教育學會開展的安全教育研究項目,初衷是利用資訊化手段提升安全教育水準。
登錄該平臺可以發現,裏面關於安全學習的內容有不少,比如有防溺水、防網路沉迷、防詐騙等主題。僅防網路沉迷這一話題,圍觀人數達到296萬人次。
記者隨機採訪了拱墅區、上城區、濱江區多所中小學幼兒園的家長。三個區的家長都表示,學校有佈置“安全教育平臺”的學習任務,雖然沒有上升到“強制打卡”的地步,但因為老師有建議完成,所以家長們一般也會盡可能地完成老師的“建議”。
採訪中,記者發現各所學校對於“安全教育平臺”的學習任務完成率的要求也不一樣,有的學校要求完成率達到85%即可,而有的學校則建議學生無特殊情況都要參與學習。“像我們學校,平臺學習的任務不落到家長,但納入班主任的年終考評。所以班主任只能叮囑學生們參與學習。”一位班主任説道。
內容缺乏針對性 看久了影響視力
多種原因造成“學生不學家長學”
“安全教育平臺”的學習已經開展了10年。
“平臺建設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但發展到現在,安全教育的效果卻要打折扣。”李先生是一位小學一年級家長,他從孩子上幼兒園時就開始參與“安全教育平臺”的學習打卡。
每次完成打卡學習,還需要做題,因為孩子年幼,不識字也無法單獨學習,所以大部分時候學習的任務就由李先生自己完成,久而久之孩子的學習任務,演變成了家長的“作業”。
記者了解到,“安全教育平臺”不用每天打卡,只有相應任務發佈時,才需要完成。張女士展示了她最近完成的兩期任務,分別發佈于10月25日和11月7日。“我覺得內容還蠻好的,還是以動畫視頻的形式呈現,符合孩子的口味。但往往通知緊急,孩子平常學習任務又重,我們也擔心孩子電子螢幕上看久了影響視力,所以大部分的學習,都是我們家長代勞。”
也有家長表示,平臺上一些視頻內容缺乏針對性,幼兒園孩子和高中生用同一套材料,年齡小的不理解,年齡大的又覺得幼稚。“我的孩子已經讀高中了,有些知識她小學就學過了,所以很多的打卡任務,都是我私下裏給她完成了。”
市教育局:不強制打卡 不與評價掛鉤
專家支招:安全觀念需在實踐中獲得
當下對於“安全教育平臺”的學習打卡,杭州市教育局也做出了明確表態。在11月20日向各區縣市教育局發佈火災安全提醒時,已再次強調:不得對學生打卡“安全教育平臺”提剛性要求,不得與學校、老師、學生評價掛鉤。
“對孩子的安全教育,我們家長肯定是支援的。但教育的方式方法很重要,希望不要流於形式,而是真正落實到實處,能讓孩子有所得。”採訪中很多家長都表達了這個觀點。
當下的安全教育可以怎麼開展,記者也採訪了多位校長以及教育專家來支招。一位小學校長坦言,“安全教育平臺”裏的很多素材很不錯,但是不能把教育的皮球踢給家長,老師可以利用好這些素材,活用在學校的安全主題課上,既可以把課堂變豐富,也有利於學生的吸收。
也有教育專家提議,學生的安全教育不能只是靜態學習,安全觀念的養成需要在實踐中獲得。比如在學校裏多展開安全演練,還可以帶孩子們走出校園,到與安全教育相關的基地實地參觀實踐,這可以大大提升學生安全觀念以及應對突發情況的應變能力。
來源:杭州日報 | 撰稿:王厚明 章翌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