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學在中國 > 教育資訊 新聞詳情
著名華人數學家丘成桐:中國基礎科學教育需更多大師
發佈時間 | 2023-11-20 11:14:58    

   11月12日,2023年度邵逸夫獎頒獎典禮在香港舉行,包括華人數學家丘成桐在內共7位國際科學家分獲數學科學、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3個獎項。丘成桐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如今在世界大環境動蕩、大國之間關係微妙的情況下,中國基礎科學要有所突破,依然任重道遠,而未來只有擁有大量大師級別的導師,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願成為大師路上的燈塔

  “古往今來中西方最偉大的數學家都不是天才,都是受過很多訓練和磨難才能夠完成大學問。同時,每一個成功的學者都是在另外一位大師的影響下走向成功的。”丘成桐説。此前丘成桐曾多次表示,自己一路走來,離不開大師的幫助——無論是他大學的數學老師、幾何學家史蒂芬·薩列弗,還是之後的陳省身、莫裏、尼倫伯格、辛格和卡拉比。現在,他也更願意成為下一位大師路上的燈塔。

  丘成桐1949年4月出生在廣東汕頭,不滿1歲移居香港。1969年,丘成桐以優異成績從香港中文大學崇基書院提前畢業,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就讀,師從數學泰斗陳省身。他僅用兩年便獲得博士學位;27歲破解頂級數學難題卡拉比猜想,震動世界;30歲成為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33歲獲“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成為首位華人得主;45歲獲數學界傑出成就獎——克拉福德獎;61歲獲數學界終身成就獎——沃爾夫獎。

  丘成桐也一直熱心於中國數學事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2009年,丘成桐在清華大學成立數學科學中心,如今已經快走過14個年頭,對於畢業生的去向,他用了“挺出息”三個字來表達。該中心目前共有 86 名教授、40余名博士後以及百餘名博士研究生。其中有 2 位菲爾茲獎得主、3 位院士、3 位美國數學會會士。此外,為了提升中國數學在世界範圍的影響力,他還發起了國際華人數學家大會、世界華人數學家聯盟,設立ICCM數學貢獻獎、晨興數學獎等。

  中國的老師數量不夠

  儘管成績斐然,面對未來,丘成桐還是希望有更多的學者能夠留下來,“現在中國最大的問題不是品質,而是(老師)數量還是不夠,跟美國和英國比起來差了一點。”面對目前的國際局勢,要想招募到最頂尖的人才逐漸變得更加困難。丘成桐直言,“現在世界形勢很微妙,美國有很多醜化中國的報道。有些美國學者有興趣來中國,但還有些學者有點害怕,因為他們對中國不太了解,就聽美國媒體怎麼説”。

  “但凡是變動,總是伴有機會。”丘成桐補充道,“很多受到美國歧視和壓迫的頂尖人才,比如俄羅斯和伊朗裔學者,都表達了希望來中國的意願。同時,最近這幾年,很多中國留學生也開始陸續地回來。”

  人才回流現象不僅僅體現在數學領域。根據一份由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團隊聯合完成的報告,在2021年11月到2022年3月之間,至少有1400名美國華裔科學家離開了原本工作的美國科研機構,到中國相關機構任職。根據國際人才交流網站統計,從去年開始,每年中國留學生回國總人數已經突破百萬。不過,這種現象是否會持續,會給世界帶來怎樣的影響,丘成桐並不清楚,“現在還很難看清楚這樣的局勢何時能夠有新的平衡産生”。

  天分不是最重要的

  為解決缺少好老師的問題,丘成桐也在做另外的嘗試。2021年,丘成桐在清華大學開立求真書院,期望未來10年能有一批中國本土培養的世界數學前沿領軍人才從這個計劃中成長起來。求真書院最小的報名者年齡跨度從初三到高三,被甄選入院的學生將不用高考,直接完成本碩博的課程。“基本上我們培養出來的都是世界一流的學生,但我不讓他離開,繼續培養他到成功。現在我們培養的學生到第3年就已經可以做博士題目了,有幾個大師正帶著他們,慢慢地向世界一流挺進。”求真書院的模式開創了在本土培養大師的新路徑,但要想可持續發展,丘成桐認為關鍵還是在於中國基礎教育的改革。“中國的孩子其實都有天分,但天分不是最重要的。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社會和老師影響都是很重要的。”

  丘成桐也再次直言不諱對全民學奧數表達了否定態度,“現在有些中國家長喜歡奧數,並不是因為想啟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想通過奧數保送中國名校。而那些沒有因為奧數被保送的學生,在學生生涯中至少要花費兩年甚至更多的功夫在機械訓練上,直到達到看到題目不用思考很快就能答出來的程度。”丘成桐認為,這些訓練不僅僅是在抹殺孩子的數學思考力和創造力,更是在削弱中國未來基礎科學的人才儲備量。

  要改變這一現狀,靠的是各級決策者的決心,丘成桐相信,“讓基礎科學成為整個中國重要改變的原動力,是可以做到的。”但他同時表示,中國一些地方和大學依然有些急功近利的成分,希望能夠快速增加GDP和學術成就,所以更傾向於馬上搞應用科學,而不是搞基礎科學,因為後者一般需要差不多四五年以後才能看到效果。丘成桐表示,希望各級政府、學校以及老師能更注重數學基礎科學的培養,就像他在求真書院院長寄語裏説的那樣,“數學家盼望的不是萬兩黃金,也不是千年霸業,畢竟這些都會成為灰燼。我們追求的是永恒的真理,我們熱愛的是理論和方程……它可以富國強兵,因為它是所有應用科學的源泉;它可以安邦定國,因為它可以規劃現代社會的經絡。”

來源:環球時報    | 撰稿:特約記者於安之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