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學在中國 > 教育資訊 新聞詳情
鄉村希望書屋破土而出 把孩子拉出手機沉迷“黑洞”
發佈時間 | 2023-10-30 10:28:12    

   編者按

  今年春節後,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夏柱智副教授課題組根據對全國多個省份上萬名留守兒童家長及鄉村學校的調研,推出專題報告《農村留守兒童手機沉迷問題調查與對策建議》,指出留守兒童沉迷手機現象愈發凸顯。《中國青年報》對該調研及相關話題進行了深度報道,全網閱讀量超過2億人次,引發全社會討論。

  如何為留守兒童找到更廣闊空間,把孩子拉出手機沉迷的“黑洞”?報道之後,立足鄉村孩子全面健康成長之路,多方協力共同發起了一場鄉村教育實驗,一間間“鄉村希望書屋”在田野上生長出來,雖剛破土而出,卻讓人對鄉村教育的巨大生長空間充滿期待。對此,《中國青年報》和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給予持續關注。

  ——————————

  手機沉迷如同無形的空氣墻,隔離了學生對生活的激情

  幾間屋子,就可以裝下解決孩子手機沉迷問題的“希望”。

  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三里畈鎮黃岡廟村村委會二樓,就有幾間這樣的屋子。9月下旬的一個週六,一群小學生在這裡和志願者老師一起分享閱讀收穫,旁邊的房間裏,還有一群孩子在下棋、練習國畫。

  10余公里外的新鋪村蒼葭衝也有一間這樣的屋子。這間由廢棄農房改造的房屋門口,挂著一幅“今日宜讀書”的毛筆書法,由村裏留守兒童書寫,稚嫩中透著童趣。屋內,孩子們圍在一起製作手工燈籠,窗邊的松果與蓮蓬散發著清香。

  這些屋子被命名為“鄉村希望書屋”。今年暑假以來,從大別山腳下發端,這樣的書屋從無到有,在湖北漸次鋪開。

  這裡的許多學生,是曾經“掉進手機裏的孩子”。這一變化背後,是一場關於鄉村留守兒童沉迷手機情況的調研與破題之旅。

  “在農村,一些中小學留守孩子放學回家後,‘盯著手機不離手’成為常態。沉迷手機已經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有的孩子為此面臨‘精神和身體的雙重衝擊’。”這是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一項關於留守兒童手機沉迷問題專題調研中的發現。

  該中心副教授夏柱智帶領課題組分赴河南、湖北、湖南、江西4省共10縣(區)進行調研,調查問卷顯示,手機在農村普及率很高,看短視頻和玩遊戲是留守兒童主要的上網娛樂方式。67.3%的家長反映孩子出現了手機沉迷趨勢,21.3%的家長則認為孩子“已嚴重沉迷手機”。

  課題組調研發現,不少沉迷手機的孩子難以集中精力學習,而且由於戶外活動變少,身心健康受到影響。湖北一名初三學生在作文中寫道,“沉迷電子遊戲就像一面無形的空氣墻,把中學生對生活的激情隔在了遠方”。

  今年春節過後,夏柱智團隊根據調研情況發佈報告《農村留守兒童手機沉迷問題調查與對策建議》。課題組提出了一些對策建議,但團隊並未就此止步。

  “對於農村留守兒童來説,破解手機沉迷問題,難點在課外。”在夏柱智看來,應在手機螢幕之外,為留守兒童找到更廣闊的空間。

  可是,這樣的“空間”如何找到?它應滿足什麼樣的條件?在廣大鄉村能建立起來嗎?

  “鄉村希望書屋”破土而出

  在鄉村,隨著留守兒童沉迷手機問題日漸嚴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破解之道。

  黃岡廟中學一位退休教師留意到,村裏的留守孩子們從學校回到家,大多“機不離手”。詢問他們學習情況時,也都漫不經心。這位有著42年教齡的老教師為此很憂心。

  黃岡廟村村支部書記李雙梅也注意到“村裏的小孩子沉迷手機”的問題。黃岡廟村所屬的三里畈鎮是典型的大別山鄉鎮,每人平均耕地不足1畝,村裏人大多選擇外出務工。黃岡廟村戶籍人口1539人,常住人口600人,主要是老人和小孩,其中留守兒童55人。

  李雙梅時常看到,為安撫哭鬧的孫輩,有的爺爺奶奶直接將手機塞給孩子玩耍,還有的將飯菜做好端給玩手機的孩子,卻無奈不知道用什麼方法管教他們。

  三里畈中學一名負責人反映:“學生拿手機的,100個人中不一定有1個是用來學習的。”

  能不能給孩子們找到一處活動空間,讓他們放假了有地方可去、有圖書可讀、有娛樂或體育活動可玩耍,從而引導他們通過參加集體活動,逐漸減少接觸手機的時間?不止探討,黃岡廟村行動起來。

  李雙梅召集黃岡廟村兩委、幾位退休教師與老黨員聯合鎮上分管共青團工作的幹部一起商議,利用村部二樓閒置的兩間空房,打造一處鄉村書屋。

  與以往各地的“農家書屋”不同,這個書屋專門為留守兒童創立,不僅提供場地、書籍,還提供棋類、羽毛球、乒乓球等文體用品。在書屋,有專門的志願者陪伴孩子們,一起寫作業、開展文娛活動,以此探索解決寒暑假與週末農村少年兒童尤其是留守兒童無人管、無人教、沉迷手機的問題。

  今年3月,在湖北省青基會支援下,“鄉村希望書屋”項目在黃岡廟村正式啟動。

  黃岡廟村部二樓的兩間空房,1間作為書屋、1間作為棋畫室;三樓有1間可容納40人以上的大會議室,被規劃用作“活動教室”;村部門口的廣場,可以開展體育活動。湖北省青基會籌資3萬元,並募集書籍支援書屋建設。羅田縣、三里畈兩級團委與村鎮兩委精心佈置書屋的書架、桌椅等,讓這裡盡顯“童趣童真”與山鄉田野氣息。

  黃岡廟村兩委為書屋設置了“理事會”。村支書擔任負責人,村會計為管理員,其餘為本村志願者成員。

  得知村裏要為留守孩子們辦一間書屋,村小學語文老師田金“坐不住了”。這名老師見過太多因為沉迷手機而耽誤學習的學生。“有的學生週末在家通宵玩遊戲,週一來學校上課,站著都能睡著。”她找到李雙梅,提出自己週末可以抽出時間來書屋義務帶學生,還可以把家裏兩個讀小學的孩子,帶到書屋和其他小夥伴一起參加活動。

  接著,又有幾名當地小學的老師、退休老師主動提出加入。還有幾名在外讀大學的學生,提出暑假可以回來做志願者。曾讓理事會發愁的如何組建一支本土志願者隊伍的問題,就這樣解決了。

  6月底,鄉村希望書屋發佈“託管班廣告”,家長與孩子們報名積極性遠超預期,甚至隔壁村不少村民也要替家裏的孫輩報名。理事會將招收對象限定為村內小學二至六年級學生。最終,村裏46個孩子報名成功。

  籌備過程中,一個好消息傳來:羅田縣共青團暑期支教項目“希望家園”今年在黃岡廟村設點,這意味著,將有4名來自武漢的大學生志願者前來支教。自2010年以來,“希望家園”不斷豐富鄉村孩子們的暑期生活。經縣、鎮兩級團委與村委會商議,將兩個項目融合。

  三里畈鎮黨委書記徐應超考慮最多的是如何保障孩子們的安全。鎮、村為此想了不少辦法:給村部二樓、三樓的窗戶安裝防盜網;安排志願者維持上學放學秩序;給孩子們講解安全知識等。

  7月3日,黃岡廟鄉村希望書屋正式開班了。

  “誰都沒想到需求這麼大”

  在黃岡廟村,7月暑期中,週一至週五每天早上8點半前,孩子們陸續被家長送往希望書屋,開始一天的學習與玩耍。上午8:30到11:30,共3節課,下午14:30到16:15,兩節課。

  課程活動有暑假作業輔導,由高年級孩子輔導低年級孩子,志願者參與。此外,還有各類主題活動,如棋藝、籃球、國畫、乒乓球、書法、交通安全教育、防溺水防火教育、環境保護教育等。

  在約10平方米的書屋裏,孩子們看書或討論問題,記錄讀書感想,摘抄優美詞句。

  看到這一幕,田金頗為感慨。她曾在班級中佈置了一道課外閱讀作業——一學期讀10本名著。但檢查時發現,全班只有一人讀完了其中5本,其餘學生連一本都沒讀完。而在希望書屋,田金欣喜地發現,“孩子們坐在一塊兒讀書、寫作業,積極性更高、更有效率”。

  為幫助孩子們從閱讀中受益,志願者們設計了《做個快樂的讀書人》閱讀模板,引導孩子們做好閱讀記錄,並學會思考,如書中感觸最深的細節或故事、如果見到作者最想請教的問題等。

  “希望家園”項目于7月21日結束,但鄉村希望書屋的大門繼續向孩子們敞開。在本村志願者接續帶領下,孩子們的讀書分享、課外活動等持續開展至8月底。大家還一起到三里畈鎮新鋪村蒼葭衝體驗“家門口的家學文化”、古法磨豆腐、陶藝製作、開筆禮,走進縣科技館、消防大隊參觀。

  在志願者帶領下,孩子們還拿起掃帚,一起在村莊道路兩旁、房前屋後撿垃圾。8月11日,一名來自武漢的志願者給孩子們送來了12天的國畫集訓課程。此前,村裏的孩子們從未接觸過國畫,經過學習,不少人把花朵、枝葉、葫蘆畫得有模有樣了。

  武漢中建三局三公司團委青年團幹來到黃岡廟鄉村希望書屋,為孩子們講述“10天建成一座醫院”背後的抗疫精神;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的大學生到書屋探訪,將這裡作為常態化支教陣地。

  通過本報牽線搭橋,夏柱智團隊關注到黃岡廟鄉村希望書屋的建設並參與指導。他觀察認為,從試點情況來看,鄉村希望書屋取得了最初的、直接的效果。

  開辦之初,黃岡廟村在《致家長朋友的一封信》中如此闡明項目目標——希望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幫助學員增長見識、開闊視野、娛樂身心,同時也為出門在外的學員家長分憂解愁。“目前來看,這些目標都已實現。”夏柱智説。

  “鄉村希望書屋最重要的功能是‘陪伴’。”他調研發現,有了志願者和眾多小朋友陪伴,參與項目的孩子們度過了一個充實、快樂的暑假。“特別是參與託管班之後,孩子們自覺不帶手機,也沒有必要帶手機了。”

  剛讀完小學六年級的陽陽(化名),爸媽在外打工,他和爺爺奶奶在村裏生活。“同學們平常聊的都是手機遊戲,我也就開始玩了。”陽陽説,以前放假都在打遊戲,“好像可以忘掉學習成績不好的煩惱”。

  現在,陽陽被選為希望書屋班長,負責鎖門、打水、協助志願者老師維護秩序等事務,他責任感滿滿、幹勁十足。去縣城參觀消防隊、體驗“小小消防員”後,陽陽立下志向——考上好大學、鍛鍊好身體,爭取以後當一名消防員。

  萌萌(化名)的爸爸在外務工,媽媽在家要忙農活。以前一放假,媽媽出門了就剩她一個人在家,“要麼坐在院子發呆,要麼刷視頻、玩手機遊戲。但手機玩多了也特別無聊。”

  在書屋,萌萌跟著志願者第一次接觸到國畫,並畫出了自己的第一幅作品,她覺得“特別有意思”。

  “誰都沒想到需求這麼大。”李雙梅説。暑假過後的每週六,黃岡廟村希望書屋繼續開辦。這個國慶中秋假期,在家長們的熱烈要求下,書屋連開3天。

  田金看到,不少年輕媽媽每天騎電動車樂呵呵地把孩子送到書屋。婆婆告訴她,跳廣場舞的老人們都説,“這個書屋搞得好,又能帶娃們寫作業、還能讓他們少玩手機”。

  參與、見證留守孩子們在鄉村希望書屋收穫了健康、快樂與成長,田金覺得“所付出的志願服務都是值得的”。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撰稿:朱娟娟 雷宇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