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學在中國 > 教育資訊 新聞詳情
數智時代,與AI交往能力也將成為人類的重要能力
發佈時間 | 2023-10-27 15:21:31    

   “不管作什麼詩,它都只要7秒。”作為上海社科院社會學所二級研究員、上海市兒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楊雄因工作需要研究GPT類的大語言模型已有兩年了。他“煙花三月下揚州”時,變著法地請GPT作詩,從七絕、長短句,到階梯體、朦朧詩,不論古體詩還是現代詩,它幾乎都能在7秒之內完成。

  對於“七步成詩”變“七秒成詩”,楊雄認為“AI詩人”的創作能力已經不亞於中文系學子。在上海市社聯第十七屆“學術活動月”系列活動中,他表示,從與人工智慧的對話經驗看,會不會“提問”非常重要,問題好不好直接影響回答品質。“左問右問、上問下問”,學會向AI發問是一種帶有剛性需求的數字素養。

  AI細分5種學家解答同一問題

  毋庸置疑,未來青少年人人須與“人工智慧”打交道,與AI交往的能力也成為未來人類的重要能力。在華東師範大學閔行永德實驗小學校長張勤鳳看來,新一代人工智慧産品的不斷出現,對兒童的數字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數字化學習的意識、知識與思維,更應具備積極應對數字社會倫理風險的關鍵能力。

  另一方面,隨著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持續提升,面對複雜的數字環境,兒童需要具備較高水準的數字素養,才能避免因增加網際網路使用時間、訪問良莠不齊的數字化內容,而對自身健康與生存發展産生負面影響。

  那麼,人工智慧可能會對青少年這一代的未來生活、婚姻與家庭帶來怎樣的影響與衝擊?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身為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會首席專家的楊雄嘗試人機對話,看看人工智慧如何回答這個關於它自己的問題。

  有意思的是,楊雄細分了提問的對象,讓AI分別從經濟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生理學家、法學家的視角去解答。對於語言大模型的回答,楊雄進行了摘要和歸納,發現它們的觀點不一而足。

  比如,AI當作經濟學家時認為,人工智慧會加速勞動力市場變化,導致一些家庭和個人經濟狀況惡化;人工智慧也會帶來新的經濟機會和産業,從而對年輕人帶來積極的經濟影響。又如,AI當作社會學家時認為,人工智慧可能會導致青少年個體變得更加孤獨和自閉,從而減少交友機會;同時,還可能加劇社會階層分化,導致不同階層之間婚姻困難度增加。再如,AI當作生理學家時認為,過度依賴人工智慧可能會導致人們變得懶惰和缺乏運動,從而增加慢性病的風險。

  “外挂大腦”當知識管理底層系統

  “在數智時代,兒童能力正在超越前代,代際角色也正在發生重構。”在以“兒童數字素養與幸福家庭建設”為主題的此次論壇上,上海市學校心理諮詢師、上海家庭教育指導師李愛銘博士認為,這是時時、處處、人人皆學的泛在學習時代,正式正規學習、非正式非正規學習以及休閒娛樂之間的邊界正不斷融合。

  在她看來,這同時也是一個“後喻時代”,也就是説,知識傳播由上一代到下一代,由縱向到橫向,由“度娘”面前人人平等,到大模型面前人機平等。“從網路難民、網路移民到網路原住民”,兒童數智慧力正反超祖輩甚至父輩,而這樣的代際反超已成為可能。

  不過,楊雄建議,因為人工智慧會自動化處理許多重復性工作,大中學生應當更專注于提升不能被人工智慧替代的能力,尤其是軟技能。如提升個體的非標準化技能,很多職業都需要這樣的非標準化技能,如創意設計、廣告行銷、市場服務等。

  “人腦不要與電腦競爭,而要充分利用大腦的‘知識外挂’。”楊雄認為,“外挂大腦”是今後每個青少年應掌握並擁有的知識管理底層系統。在資訊爆炸與速衰時代,熟悉和掌握“知識外挂”底座的人,不僅學習工作效率高,而且往往能一心多用、事半功倍。“青少年一代要做好自己知識管理、時間管理和行為管理,擺脫知識焦慮狀態,成為跨界學習高手。”

  想不被人工智慧所替代,就要更好維護包含情感、道德與審美的“人類性”,並更加突顯人的社會性,增強人際交往和團隊協作能力。與AI不同,“從核心價值觀到情緒情感培養,”上海開放大學副校長、上海市終身教育研究會會長王伯軍表示,“這些方面是人工智慧永遠無法替代的,而家庭是培養人文情感的最好場所。”

來源:上觀新聞    | 撰稿:徐瑞哲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