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動機
當下,出於強身健體、鍛鍊意志、中考體側等原因,越來越多的家長關注孩子的體能訓練、體育培訓,大量兒童青少年體育訓練機構應運而生。相關數據顯示,到2023年,我國少兒體育培訓市場規模預計將超1300億元。
今年10月中下旬,北京各區中小學陸續開展四、六、八年級的體質健康測試統測,很多家長也忙於帶孩子參加校外體育訓練。在此過程中,多位家長向記者反映“教練專業水準差”“訓練場所隨意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
火爆的少兒體育訓練市場存在哪些問題?該如何規範?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 面對即將開展的體質健康測試統測,不少家長出現焦慮情緒,在各種廣告宣傳下,為孩子報名校外體育培訓班,結果發現很多體育訓練機構根本沒有固定的訓練場所,裝備還特別簡陋,體育訓練搞得跟“打遊擊”似的
● 教練的專業性不足也成為體育訓練行業中的一大問題。目前不少教練並沒有兒童體育訓練的認證,也沒有相關從業資質。不少體育培訓機構為實現經濟效益,對教練準入資質把握寬鬆、審核不嚴
● 相關行政部門應重點審核校外體育培訓機構場域的安全、教練員及營業資質、培訓材料以及收費、廣告等方面的監管工作,嚴格保障教學的品質與安全。同時要嚴格設立教練員準入標準,保證教學品質與安全
為了讓孩子有個好身體,同時在計入中考分數的體質健康測試統測中取得好成績,前不久,北京市民劉女士給正上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報了個校外體育訓練班。讓她沒想到的是,10月上旬上第一堂課時,訓練場地竟然是一小區的廣場。
“兩個教練帶著一群孩子在水泥地上訓練,什麼器械也沒有,就帶了幾個皺皺巴巴的瑜伽墊。其間還被社區工作人員以‘未經允許禁止在小區內開展營利性活動’為由趕走了,教練匆忙帶著孩子們到對面小區找了個空地繼續訓練。”劉女士説,這讓她感覺訓練太不規範了,還存在安全隱患,目前正在協商退費。
劉女士的遭遇並非個例。《法治日報》記者近日採訪發現,目前校外少兒體育培訓市場中,使用專業訓練場地的屈指可數,存在大量擠佔公共場所的現象,被物業公司、管理人員驅趕的情況時有發生。不僅如此,因相關行業目前尚缺乏明確統一的標準,校外少兒體育培訓機構的教練水準也參差不齊,存在教練培訓一週即上崗、未按規範的教學大綱教學等現象,都為安全埋下了隱患。
廣告渲染體測焦慮
據了解,兒童青少年體能訓練主要圍繞小學生體質達標內容展開,鍛鍊孩子的力量、協調性,平衡性,敏捷性,彈跳性,包括仰臥起坐、跳繩、坐位體前屈、50米跑、肺活量等各類體測項目。
近兩個月以來,面對即將開展的體質健康測試統測,不少家長出現焦慮情緒:體測中加入體重指數(BMI)項目,家有“小胖墩”怎麼辦?僅靠學校體育課的日常練習,能不能滿足體測需要?有沒有必要在校外報培訓班,提前做好應試準備?
焦慮帶來了商機。
“還沒滿分的同學不要放棄”“一對一、一對二、小班課”“滿3人可免費接送至訓練場地”“體育沒有捷徑,唯有訓練”……10月中旬,記者在北京市西城區和朝陽區多家小學門口發現,一到放學時間,學校門口便聚集了多家少兒體育訓練機構的工作人員,開始賣力“吆喝”。有的人正在發宣傳單,單子上標注了各年級體測項目評分標準。
除了線下,線上也充斥著大量個人私教、體育培訓機構的宣傳廣告,“一對一私教逆襲高分”“體測前一定要去模擬別晚了”“中考差1分就差出幾千名,體測掌握方法事半功倍”……廣告下,諸如“怎麼收費”“怎麼練習”“有什麼注意事項”等留言比比皆是。
不少受訪者説,自己“又一次被焦慮裹挾了”。為了在體測中拿到滿分,海澱區六年級學生曉琳已經在體育培訓機構突擊補習了一個暑假,她媽媽王女士告訴記者,身邊的家長和孩子都很重視這次體測,管它叫“體育小中考”。
“我家孩子平時不太愛動,除了體育課之外很少鍛鍊。暑假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在機構做了一次模擬體測,成績不理想,可把我急壞了。”為此,王女士給曉琳報了暑期體測衝刺班,45節課花了8000元;每個班有8名學員,一週上三四次課。
“平時刷手機時,經常能刷到一些帖子,以‘體測少一分,中考排在孩子前面的人就是一操場’等言論渲染焦慮情緒。點進去以後才發現,這是體育培訓機構的廣告。明知是廣告,但的確戳中了家長的內心。”孩子體育成績一直很好的西城區家長趙女士説,自己不敢拿孩子的分數冒險,保險起見,也給孩子報了校外體育訓練班。
違規佔用公共場地
給孩子報名後,不少家長髮現了問題。首要的便是場地的問題——很多體育訓練機構根本沒有固定的訓練場所,裝備還特別簡陋,體育訓練搞得跟“打遊擊”似的。
記者從在北京小學周邊收到的體育訓練機構的廣告中,隨機聯繫了7家機構的教練進行諮詢得知:機構為孩子提供室內館和室外公園兩種場地的選擇進行訓練,但收費標準不同。一家機構的教練稱,室內館訓練為10課時2800元,室外公園訓練為10課時1600元,20課時3000元。
但隨著進一步溝通,記者拿到該機構訓練場所安排表發現,其23個校區的大部分訓練場地是在公園或者小區中,只有兩個場所安排了室內體育訓練館。
“一般我們就近選擇離孩子學校比較近的公園進行訓練,也是為了方便和節約孩子和家長的時間成本。”該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
多位受訪家長稱,之前諮詢時,教練要麼説訓練既有室內又有室外,要以訓練科目為準,要麼回避訓練場所的問題,而交費後上了一段時間訓練課才發現,訓練一直在室外,不是公園就是小區。
西城區家長郭先生告訴記者,感覺室外場所安全保障不達標,自己多次和教練溝通,希望能安排室內專業體育場所訓練,但教練一直避重就輕,反覆強調機構運轉多年從未出過任何事故。
今年9月,海澱區公園管理中心曾發佈一則《關於對公園內違規校外體育類培訓進行整治的公告》,明確提出,培訓機構或個人超出自有或租賃場地範圍,佔用公園場地開展體育教學培訓活動,屬違規行為,並點名了三家培訓機構。
記者隨機走訪了位於海澱區和西城區6所小學附近的公園,發現放學後,公園裏都有少兒體育訓練的身影,有的一個公園裏有多家機構在開展訓練。“我們本來在那兒打太極,教練帶著孩子們來了,説要訓練,把我們給支開了。”在西城區西便門附近的一個公園,王老太告訴記者,類似情況她已遇到過多次。
“公園規定只允許家長帶著孩子來公園鍛鍊,不允許教練帶隊來訓練,因為公園的很多場地並不適合進行體育訓練。如果發現有教練帶著很多孩子來,我們肯定會阻止,但如果教練只帶一兩個小孩來訓練,我們也不好辨別和處理。”海澱區馬甸公園的保衛處管理人員説,校外體育培訓機構在公園內開展培訓的情況仍屢禁不絕。
除了流動的場地,有家長反映,一些教練訓練時沒有帶必要的防護設備,讓孩子直接在水泥地上蹦跳,地上鋪個瑜伽墊就開始仰臥起坐了。
行業標準不夠完善
在廣東珠海從事了6年少兒體育訓練的馮樂樂(化名)告訴記者,戶外運動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應當鼓勵,但必須注意安全防護,近年來兒童青少年在戶外體育訓練時意外受傷的情況不在少數。
“對於兒童青少年來講,其處於成長髮育期,體育運動都帶有一定的危險性,需要做好相應的保護機制。在戶外進行體育訓練還會受到場地、天氣等因素影響,對這些特殊狀況都要做好應對。”馮樂樂説。
目前在北京執業,從事兒童青少年體育訓練15年的王立(化名)説,少兒體育訓練根據不同年齡,訓練內容不同,對場地的要求也不一樣。尤其是小學生,如果場地在公園或小區,訓練往往只能在比較硬的水泥地開展,這肯定是不合理的,也不具備安全訓練的基礎條件。
“在不標準的場地進行訓練,會對兒童青少年的骨骼發育有一定影響,尤其是足部。”王立説,體育訓練時要穿合適的服裝和鞋子,現在不僅是兒童青少年,很多教練自己都沒有穿正確的服裝及鞋子,這些與開展兒童青少年體育訓練的要求是相悖的。
在西城區經營一家中小學生體育訓練機構的白凱(化名)告訴記者,體育總局于2021年制定的《課外體育培訓行為規範》中,對於體育培訓場地與設施進一步明確了在安全、質檢、消防、衛生、環保等方面的標準,體育器材應符合國家相關産品標準。因不同運動項目的培訓場地設施標準、安全標準等不同,需要分項目進行具體的規劃與設計。
“目前,課外體育培訓機構普遍存在教育場地不符合標準,不同項目的學生在同一時間、同一場地進行訓練,缺乏安全預判與應急情況處理預案等令人擔憂的安全隱患問題。”白凱説,未經專業訓練的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較弱,而未經安全檢驗、不合規的場地,可能引發教學事故等情況。
上述受訪的專業人士指出,教練員對訓練內容的精準講解與正確示範,將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因訓練意外受傷的可能。然而目前,兒童青少年體育訓練行業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定,仍處於萌芽發展期。不僅是場地問題,教練的專業性不足也成為體育訓練行業中的一大問題。
據王立透露,目前不少教練並沒有兒童體育訓練的認證,也沒有相關從業資質,“一些所謂的認證機構頒發的執照,幾乎就是給錢就發證,不具備備案及行業標準”。
“不少體育培訓機構為實現經濟效益,對教練準入資質把握寬鬆、審核不嚴。目前,退役運動員、高校體育學生、中小學體育老師、體育愛好者等是校外體育培訓行業的主要師資力量來源。”白凱説,實踐中,經常出現教練培訓一週即上崗、未按規範的教學大綱教學、多年齡段學生同時授課的現象,都為安全埋下了隱患。
強化監管安全教學
近年來,北京、福建、江蘇等地相繼出臺了關於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準入的指導意見,其中規定培訓機構場所面積及相關設施與器材要符合相關國家標準。
以2022年3月出臺的《北京市青少年校外體育培訓機構準入審查工作指南》為例,其對青少年校外體育培訓機構的從業人員、培訓場地、培訓設施等均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指南提出,培訓場地方面,線下青少年校外體育培訓機構應自有或租賃與培訓類別和規模相適應的場所,開展培訓教學的場地面積應不少於100平方米,並明確提出室內培訓不得使用居民住宅作為培訓場所。
《北京市校外體育培訓機構設置標準(試行)》(徵求意見稿)則在不久前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該標準對校外體育培訓場地設施、安全保障、培訓管理等提出了更為細緻的規範。
校外體育培訓逐漸迎來強監管時代,而聚焦到中考體測,北京市教委也多次解讀,旨在讓學生及家長放平心態。不久前,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體育考核的標準是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標準設定的,是基本達標的標準,並不是追求體育競賽或者技能的更快更高更強,去增加孩子的區分度。在分值設置上,良好以上就給滿分。
對於校外體育培訓機構的場地和教師配置問題,多位業內從業者認為,伴隨體育培訓機構數量的增多,體育場館資源可能出現稀缺,應堅持開辦場地面積符合相關規定,培訓場地間應保持一定的間隔,確保不擁擠、易疏散。相關行政部門應重點審核校外體育培訓機構場域的安全、教練員及營業資質、培訓材料以及收費、廣告等方面的監管工作,嚴格保障教學的品質與安全,同時要嚴格設立教練員準入標準,保證教學品質與安全。
“對市場化的體育培訓機構,需要教育部門、體育部門、市場管理等部門聯動,加強行業監管,對教練員資格嚴格審查。執教、教研人員應當具備與所開展體育項目相匹配且在有效期內的職業(專業)能力證明,包括:體育類教師資格證、社會體育指導員職業資格證書。選聘退役運動員、體校畢業生作為教練員,更應加強對其培訓的知識深度與應用能力。”體育培訓行業從業者劉峰説,體育課程是機構管理運營、師資水準、器材場地等多方位能力的集合,更是機構辦學理念與教練執教態度的綜合體現,體育教培機構應具有高素質的教師,符合標準的軟硬體設備和穩定的經費。
“要引導青少年及其家長正確認識體育訓練,把體育訓練當成是一種積極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提升綜合素質的途徑。同時,體育培訓機構要摒棄低價行銷、販賣焦慮等不當廣告宣傳行為,堅持公益原則,強化行業自律,提供多樣化的體育培訓服務,為青少年創造美好的明天。”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説。
來源:法治日報 | 撰稿: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