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學在中國 > 教育資訊 新聞詳情
把考試作弊做成生意,必須打擊和防範
發佈時間 | 2023-10-26 15:46:20    

   正值一年一度企業秋招旺季,應屆畢業生忙碌起來。可有些所謂的“助考仲介”也忙碌起來,他們號稱可通過作弊手段來競爭崗位。所謂“助考仲介”,就是在考生與代筆者之間牽線搭橋,利用一些手段助考生得到高分。據媒體調查,這樣的帖子,在一些網路平臺上不少見,相關服務的月銷量十分可觀。

  從媒體調查看,這些“代考仲介”的“業務”範圍非常廣,從企業招聘考試,到雅思、留學生考試,再到大學生期中、期末考試等無所不包,對應的價格則根據具體的考試難度而明碼標價,儼然把幫助考試作弊做成了一門生意。很顯然,任由這樣的灰色生意蔓延,既是對考試規則和社會公平的挑戰,也會助長年輕人走“捷徑”的習氣。對此,必須“零容忍”。

  其實,考試作弊灰色産業鏈的存在,並不是什麼新鮮事,過往就有一些作弊案件被查處。但是,在當前背景下,由於各類線上考試越來越普遍,以及作弊生意的線上“推銷”變得更為便利,導致這種灰色産業的規模變得更龐大,同時參與門檻也變得更低。像一些招聘考試的“代考”費用也就百餘元,甚至還聲稱“包過”,這顯然對部分應聘者形成了不小的誘惑。因此,對這類游離在灰色地帶的作弊生意,打擊和防範也必須跟上。

  比如,“代考仲介”廣告一般是在網路平臺上發佈,一些甚至是“光明正大”地進行推銷,平臺方面理應採取干預和遮罩措施。比如,對一些可以確定的“代考仲介”賬號應該及時納入黑名單,並主動將相關線索報告上級部門。就目前來看,這些行銷行為其實一點都不隱蔽,平臺治理的難度並不大,關鍵還是要積極承擔起該有的把關責任,而不是睜只眼閉只眼。應該看到,若縱容這種灰色廣告,很容易向受眾傳遞一種錯誤的信號,即請代考作弊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因此,不管從哪個角度説,各網路平臺都應該守土有責,通過技術手段最大程度壓縮作弊生意在網路上招搖過市的空間。

  面對作弊行為的“無孔不入”,招聘機構、學校等也應該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提高警惕並加大防作弊力度。尤其是一些線上考試,絕不能低估作弊的可能性。同時,學校也有必要加強對在校大學生的誠信教育,並加大對相關考試作弊行為的處理力度,讓學生明白考試作弊的代價和後果。一定程度上説,做好這方面的防範工作,嚴肅考紀,也是高校加強學風建設的重要一環。高校還應該重視對在校大學生的相關風險教育和法律常識的普及。應該看到,在“購買”代考服務的過程中,本身就可能存在個人資訊、資金賬戶洩露等風險。此外,考試作弊一經發現,不僅可能會被取消考試成績或相應的錄用資格,還可能被納入失信名單,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

  還需注意的是,個別在校大學生不排除因為一時的眼前利益而誤入歧途,也同時做起了“代考”生意。對此,高校也應該給予針對性的教育引導。要知道,對於考試作弊,我國法律有著明確規定。如刑法中明確,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儘管企業招聘考試通常不屬於“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但相關司法解釋也明確指出,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以外的其他考試中,組織作弊,為他人組織作弊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幫助,或者非法出售、提供試題、答案,符合相關犯罪構成要件的,同樣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所以,大學生不應該購買代考服務,更不能參與代考生意。

來源:中國教育報    | 撰稿: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