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已有多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取消了博士研究生學位申請中對發表學術論文的硬性規定。為何要出臺這樣的政策,博士生們有何反應?對於博士生培養而言,發表論文究竟能起到怎樣的作用?不再硬性要求發表論文,意義何在?
從“發一篇,有一篇”到“發一篇,是一篇”
2019年4月,清華大學修訂《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不再將博士在學期間發表論文達到基本要求作為學位申請的硬性指標。
隨後,北京航空航太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貴州大學等相繼取消博士研究生必鬚髮表學術論文才能畢業的規定。同時,相關高校還提出由各學院或各學科的學位評定委員會根據學科特點,制定創新成果考察的具體辦法。
“此舉初衷在於去功利化,鼓勵産出具有創造性的科研成果。”上海交通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朱佳斌分析,不同學科可以借此制定更為契合的標準,使學科特點和差異得到尊重。他介紹,上海交大的一些工科學院,均針對工程博士學位給出了可選的不同成果形式,包括科技獎勵、行業標準、發明專利、學術論文等。
“另外,在畢業要求上,學術型學位與專業型學位的區別也體現得更加明顯。專業型博士學位對實踐能力、技術轉化等有獨特要求,對這部分學生提出單一的論文發表要求,並不合適。”朱佳斌説。
“從整體來看,由於改革幅度較大,政策實施之初,指導教師和博士生對政策效果還存在一定疑慮。但真正實施後,大家對此政策整體呈支援態度。指導教師和博士生都更加重視學位論文的品質,進一步強化了對學位論文創新性的考察。”在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傳毅看來,這一舉措將積極引導博士生在其專業領域深耕,不做“快餐式”“盲目跟風式”研究,鼓勵産生原創性、顛覆性成果。
目前來看,改革政策達到了預期效果,博士生論文發表整體品質有所提升。王傳毅説:“明確要求論文發表篇數時,博士生是‘發一篇,有一篇’,會估算距離畢業的考核要求還差多遠;取消發文要求後,博士生是‘發一篇,是一篇’,更關注這篇文章到底提出了什麼新觀點、新理論,採用了什麼新方法,對學術界有什麼實質貢獻。”
從“如釋重負”到“另一種壓力”
發表論文的硬性要求取消後,博士生們感受到什麼變化?是否如釋重負?
清華大學教育學博士三年級學生王濤入校後就聽説了這一新政策,“剛開始,大家以為這意味著不用發‘小論文’,畢業要求降低了。但實際上,我們很快發現:學校對研究成果的考察更實在了,畢業壓力反而增加了”。
王傳毅談到,清華大學出臺了創新成果評價辦法,對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要求更加嚴格。例如,有的院係細化了對學生創新成果的審查,重點關注選題報告、資格考試與最終學術報告等環節是否存在不通過的記錄,以及論文同行專家盲審評議有無出現C或在學位論文答辯時有無未全票通過等情況。答辯委員會委員名單及其評議意見,還將編入博士學位論文,送至圖書館留存。因此,答辯委員需要把好、把嚴學位論文品質關。有的院係甚至還設置末位審查機制,對同一專業答辯成績處於末位的學位論文重點審查,判斷其是否具有創新性,是否真正達到了“雙一流”建設中培養一流人才、産出一流成果的要求。
對於這一改革鼓勵創新的導向,博士生們正在積極適應。然而,當面對就業市場的要求時,他們又感到了另一種壓力。王濤發現,如果不發表論文,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不佔優勢,尤其是對於想要繼續從事教學、科研的博士生而言,沒有論文發表極可能被學術界“拒之門外”。
王濤計劃畢業後去高校謀求教職,“很多高校都會在招聘公告中明確提出,博士在讀期間需要發表高水準論文”。記者翻閱多所高校招聘資訊發現,以第一作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高水準學術論文,依然是博士人才引進的綜合評級條件之一。
如果僅在博士生培養過程中取消論文發表制度,而就業市場在選人、用人時依舊按照原有標準,學生會對自己畢業後在學術勞動力市場是否具有競爭力産生疑問。王濤認為,如果學生想真正在學術上有所造詣,無論學校是否取消論文發表要求,都會“不待揚鞭自奮蹄”。
朱佳斌認為,當前,入職高校的要求水漲船高,教師職位晉陞也長期依賴一定數量的高水準論文發表。在此背景下,從就業角度出發,博士相關論文發表雖在學校層面“鬆綁”,但其現實要求依然存在。
“去功利化是一個系統工程,和整個學術評價體系的改革密切聯繫。只有整個學術評價體系全鏈條都真正鼓勵創新,形成創新氛圍、釋放創新活力,才能助推創新型人才成長,從而産出具有創造性的科研成果。”朱佳斌説。
保障和提高博士生培養品質
雖已發表兩篇SCI論文和一篇會議論文,但上海交大博士三年級學生劉易陽(化名)仍在努力——“接著發表期刊論文。”
儘管上海交大較早取消了博士生論文發表的硬性規定,但劉易陽發現,身邊基本沒有不發論文的同學,“大家都把這一規定視作底線要求,能發的都在發”。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趙世奎認為,學術研究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學術論文撰寫和發表的“實戰”訓練,是提高博士生知識運用、選題凝練、方案設計水準和能力的重要途徑,為博士學位論文的撰寫奠定基礎。
學術論文通常致力於解決某個知識點、小問題,在形式上往往不拘一格,對理論性、創新性沒有必然要求。以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為例,研究綜述、調研報告等都可能轉化為一篇品質上乘的學術論文。比較而言,學位論文通常是基於某個具有重要理論或現實意義選題的系統研究,不僅在內容和結構上要完整、有邏輯,在理論性、創新性上也有內在要求。趙世奎坦言:“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一些博士生儘管發表了較高水準的學術論文,但其學位論文品質依然不高甚至不合格。”
實際上,無論是將申請博士學位與發表論文“掛鉤”或“脫鉤”,目的都是保障和提高博士生培養品質。
趙世奎表示,取消發表論文的硬性要求,不是鼓勵博士生不發論文,而是要打破“唯論文、唯數量”的怪圈,避免簡單以學術論文發表數量代替學位論文撰寫品質。“對學位論文品質的評價、把關要回歸論文本身,引導博士生聚焦真問題、開展真研究、産出真成果。”
王傳毅特別提醒,取消發表論文能否促進更高品質的研究,也是有適用條件的——必須建立在“自律和他律相結合的學術文化”之中,“如果研究生缺少學術追求,導師疏于指導把關,品質管理機制不嚴格,取消發表論文或將導致博士生培養品質下降”。
來源:光明日報 | 撰稿:陳鵬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