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學在中國 > 教育資訊 新聞詳情
教育賦能鄉村振興 廣闊田野颳起“智慧旋風”
發佈時間 | 2023-10-23 10:38:17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科技創新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制勝利器,高等學校是新時代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在田間,有的高校學子通過自主創業,提出了基於自研感測器和人工智慧的智慧農業無人農場解決方案;在地頭,有的高校教師通過科技小院,帶領大家在呼倫貝爾大地上播撒下一粒粒“智慧”種子……又是一年秋收季,今天,讓我們一起聆聽他們的“智慧”故事。

  田間創業 助力智慧農業

  無人機葉片捲起的微風拂過,傳火者智慧農業團隊負責人陳泫宇站在田間,使用手機操縱著植保無人機進行農藥噴灑。

  陳泫宇今年23歲,是北京科技大學電腦與通信工程學院通信工程專業的一名在讀大學生。2021年,在和小夥伴深入田間地頭進行調研的過程中,陳泫宇察覺由於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外流,廣大農田面臨著無人耕種的重大挑戰。“何不將我們自研的感測器技術應用於實際生産呢?”傳火者智慧農業團隊應運而生。“我們團隊現有常駐人員10人。‘傳火者’來源於普羅米修斯反抗神權、傳遞火種的故事,同時承載著我們對創業精神的傳承和感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個名字也鼓勵我們懷揣青年的決心和意志,去行動、去面對、去挑戰,向全世界證明青年的擔當和勇氣。”陳泫宇説。

1.jpg

  陳泫宇在對接會現場介紹團隊(受訪者供圖)

  陳泫宇介紹,傳火者智慧農業團隊歷時2年,打造“播種—撒藥—施肥—收割—銷售—農業金融”一體化服務,尤其是自主研發了以碳化矽、砷化鎵為基礎的農業感測器,收集了以2TB海量數據集為依託的基於人工智慧圖像學的病蟲害監測技術,旨在解決農業資訊化建設高精尖技術不足的“三農”發展重點問題。上述成果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3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軟體著作權86項,作品著作權125項,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專利群核心技術。

  在陳泫宇的創業過程中,學校提供了大力支援。北京科技大學創新創業中心副主任張靜稱,場地方面,有意向創業的同學可以擇優獲得位於方興大廈的“北京科大科技園”免費註冊地址;資金方面,註冊公司、申請專利、有特殊貢獻成果都可以申請“貝殼種子基金”支援;導師方面,創新創業中心會為項目配備校外創業導師,定期跟蹤項目進展,指導企業實際經營活動,同時,定期組織專題講座、沙龍、交流活動,讓大家獲得與風投機構或投資人對接的機會。

  “努力就有回報。現在我們成功獲得了學校在研發場地、感測器生産、運轉資金方面的支援,這為項目推進“産—學—研”一體化發展提供了保障,同時也展現了團隊對理想持之以恒的堅韌與決心。”接下來,陳泫宇打算繼續學習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不斷解決農業難題,助力智慧農業。

  心繫農民 播撒“智慧”種子

  “大豆開花結莢期,葉片出現一些黃斑,這可咋辦啊?”“你這屬於常見蚜蟲危害,在噴施葉面肥時添加殺蟲劑進行防治就可以了!”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扎蘭屯市中和鎮福興村種植戶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示範田間,中國農技協內蒙古扎蘭屯大豆科技小院(以下簡稱“科技小院”)負責人陳申寬和種植戶交流著莊稼的病蟲害防治方法。

  陳申寬2020年從扎蘭屯職業學院退休後返聘,現任扎蘭屯職業學院博士工作站站長。2022年,他牽頭組織成立了科技小院,政府、企業、科協、學院通過“四級聯創”共同參與,形成“合力攻關、專項突破、協同創新、整合落地”科技成果轉化體系,為行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幫助農戶解決大豆種植應用中的瓶頸問題,指導其進行高質高效生産,實現建立一個小院、帶動一方産業、蓬勃一片鄉村,推動大豆産業的可持續、高品質發展。

2.jpg

  陳申寬(左一)在進行技術指導(受訪者供圖)

  “我們搞農業科研的人,要以科技為筆墨,把成果轉化成生産力,幫助農民朋友致富增收,這才是合格的‘論文’。”陳申寬説。

  在工作中,陳申寬積極探索科技創新模式,將農科教、産學研用有機結合,以“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領著農民賺”的理念,調整産業結構,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激發農業農村創新創業活力、加快脫貧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陳申寬表示,科技小院後續將為扎蘭屯職業學院師生落地做好服務,開展好科研課題的田間管理實施、田間調查數據採集、室內考種及數據整理匯總分析,讓“智慧”種子在廣袤的黑土地裏生根發芽。

來源:央廣網    | 撰稿:郭彥偉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