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濱州市惠民縣胡集鎮一處廣闊的玉米地旁,機械的陣陣轟鳴聲不時傳來。每天一大早,“00後”小夥兒趙立廣便一頭鑽進地裏忙活。
2001年出生的趙立廣是從事農業種植的“新力量”。“之前在外工作時,每年都會返鄉幫父親打理農活,對土地和莊稼有濃厚的興趣,前兩年回鄉專門從事農業。”趙立廣説,他還加入了惠民縣糧好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現在是合作社裏最年輕的社員。
“現在種地跟之前大不相同了,原本三五天的工作,用了新農機設備後,只需要一兩天就能幹完。”合作社負責人楊慶偉告訴記者,今年秋收,趙立廣已經熟練掌握了大型收割機、新型翻轉犁等“新物件”的操作方法。近兩年,陸續有四五個20歲左右的年輕人加入合作社,他們頭腦靈活,善於學習,是名副其實的“新農人”。
除了像趙立廣這樣的“00後”新力量,還有一些農民掌握了“新本領”。在棗莊市嶧城區榴園鎮朱村,到了當地石榴收穫的時節,只見碩大的石榴綴滿枝頭,不少村民正在採摘。
朱村村民沈神州這幾天也忙著摘自家園子裏的石榴,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沈神州家的石榴開始進行線上銷售。“我和妻子今年學著在短視頻平臺直播帶貨,效果還不錯,銷售情況一天比一天好。”沈神州説。
棗莊市商務局副局長郭立波説,為推動農産品“上行”,讓手機成為農業的“新農具”,讓直播成為農村的“新農活”,棗莊市已累計舉辦100余期“電商+直播”培訓班,數千名鄉村致富帶頭人、農産品加工企業負責人、“新農人”等參與培訓。
豐收的齊魯大地上,還有不少農民有了“新身份”。正值紅薯豐收時,聊城市陽谷縣定水鎮武房宋新村村民王桂香每天都在地裏忙活著。“沒想到靠種地也能評上中級職稱,現在幹勁兒更足了。”
王桂香所説的中級職稱,是山東自2018年以來探索實施的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定。憑藉創建的陽谷佰家良昌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60余名種植戶投身紅薯種植産業,王桂香去年獲得農民農藝師職稱。
“有了職稱,出去給別人培訓底氣更足了。”王桂香説,利用掌握的紅薯育苗和種植技術,她陸續為300余戶種植戶開展技術培訓,今後還要把自己掌握的技術傳授給更多人。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周春艷介紹,為了讓更多投身鄉村振興事業的“新力量”掌握新本領,精準靶向培育人才,山東深化鄉村人才職稱制度改革,建立新型職業農民職稱制度,目前全省已有10096人獲評新型職業農民職稱。
來源:新華社 | 撰稿:邵魯文 張力元 高天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