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是高等教育領域全方位的深刻變革,具有特色性、引領性和變革性等顯著特點。行業特色高校是中國高等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當前,行業特色高校應當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戰略部署,科學設定一流學科建設目標,以産教融合推動特色一流學科建設,以特色一流學科建設引領一流特色人才培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的專精特新高層次複合型人才支撐。
産教疏離制約行業類人才培養
部分行業高校辦學與社會需求對接不緊密,學科建設疏離産業發展。一方面,由於行業特色高校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與行業、企業發展需求的對接度不高,導致部分行業特色高校與行業、企業的合作關係逐漸疏離。另一方面,由於長期受到學科專業單一化發展的制約,少數行業特色高校在面對高校管理體制改革帶來的學科專業“鬆綁”、市場驅動及高校評價體系等影響時,出現了矯枉過正的現象。主要表現為學科專業發展求大、求全,發展不均衡,學科專業特色不明顯等。
部分行業高校學科特色淡化,從事應用性研究的動力有待提升。一方面,少數行業特色高校在追求排名和大跨步發展中忽略了自身學科特色,一味追求“高大全”,削弱了學校的特色優勢。優勢學科與地方産業發展需求的“錯位”,導致了高校在統籌協調保留傳統行業特色和培育新的面向地方經濟需求的辦學特色上遭遇難題。另一方面,不少行業特色高校教師仍然存在重理論研究輕應用研究的現象,因此在行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解決企業生産技術難題上積極性不高。此外,一些行業特色高校在協調立足行業發展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基礎性研究與應用性研究、縱向科研項目與橫向科研項目之間的關係上存在困難,阻礙了服務行業技術進步和産業結構升級能力的提升。
部分行業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相對落後,創新人才培養動力不足。一方面,人才培養理念固化,不能及時根據新時代社會需求進行調整,導致人才培養品質下降。高校辦學模式應由學科導向、專業分割轉變為産業需求導向、跨界融合,致力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適配人才。另一方面,培養目標的同質化,導致人才專業特徵模糊,影響了高校人才供給側與社會需求側的契合度和適應度。此外,教學內容落後、教學資源和教學模式單一以及培養環節不完善等問題,也是導致行業高校人才培養無法滿足企業差異化需求的原因之一。
制度短板限制産教融合深度
學科與人才評價體系單一,制約行業高校內涵式發展。一是破“五唯”後學科評價標準尚未得到及時有效修正,分學科、分行業、分層次的評價體系也沒有及時構建起來。二是應用研究的評價標準尚未得到及時確立,在職稱評聘、人才評審、項目評價等過程中論文、獲獎等傳統標準依然佔據主導地位,束縛了科研人員從事應用研究的積極性。
産教融合政策機制與智力投入評價標準,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一是産教融合政策引導機制不完善,産教融合的動力有待進一步加強、路徑有待進一步明晰。二是缺乏對於人才智力活動貢獻的有效評價機制,人才在産教融合創新中的投入貢獻評價標準不統一,人才參與産教協同創新的動力不足,進而導致産教融合內生動力不足。三是産教融合創新成果的利益分配機制不完善,學科人才智力轉化的價值得不到充分體現,學科發展與産業發展的聯合度不夠。
産教資源共用政策體系不完善,高層次複合型人才培養資源受限。一是一定程度上存在産教融合政策支援體系不完善、激勵機制缺失、資源共用理念不足等問題。二是産教資源共用支援政策不完善,學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單一,培養品質有待提高。三是産教融合創新成果轉化政策不完善,學科人才服務産業科技創新攻關的動力不足。
系統佈局培育專精特新人才
堅持行業高校內涵式發展,主動把握産教融合發展優勢。一是明確行業特色高校的責任和使命,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和行業領域科技創新前沿,以一流人才培養為中心,把人才培養品質作為衡量辦學水準的主要標準,著力培養適應國家戰略需求和行業發展的拔尖創新人才。
二是在發展定位上,學校要主動融入行業發展,利用自身優勢,通過科研合作、技術轉讓等多種方式,突出行業特色高校的服務面向,從服務行業發展逐步轉向引領行業創新發展,實現增強服務力、提升貢獻力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
三是要在彰顯行業特色、突出優勢上下功夫,把發展重點從注重規模和數量轉向在穩定規模的基礎上追求品質與內涵,依託行業産業鏈的基礎研究和科技研發項目,主動加強重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引領行業技術創新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升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供給能力和水準,做好教育供給側改革。
加快産教融合政策制定,推動一流特色學科建設。一是要加快産教協同創新政策建設,提升行業特色高校學科發展的行業服務能力。一方面,制定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發展政策,強化行業高校一流學科發展落實好“四個服務”,不斷擦亮學科發展特色。另一方面,因地制宜,根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引導行業特色高校學科建設精準定位,確保專業建設立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將學科發展、人才培養、技術創新與地方社會經濟發展融為一體。
二是要加強産教服務協同政策制定,提升行業特色高校學科建設的輸出能力。一方面,加快制定産業平臺服務行業高校學科培育的協同政策,激發行業高校按需培育學科增長點,淘汰過時、需求不足、人才過剩的學科。另一方面,加快制定行業高校學科建設服務行業創新的反哺政策,將學科創新政策根植于行業創新需求,將科學研究嫁接到行業創新難題攻關中,推動學科高品質發展。
優化産教融合發展機制,加速科技創新迭代升級。一是不斷優化産教融合發展制度的匹配性,深化合作創新的利益分配機制,保護和支援人才的智力貢獻與智慧財産權。一方面,優化産教融合創新與技術攻關的政策引導機制,通過財稅政策調節和科研項目投入形成穩定的財政資金引導與支援,提高行業高校、科研人員、企業等不同市場主體參與科技創新與研發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優化和落實科研人員的評價機制,對行業高校和科研人員在行業技術創新研發中的貢獻給予充分合理的評價,保障科研人才的智力投入和智慧財産權産出。
二是完善産教融合的科技創新機制,強化合作創新平臺的建設和成果共用。一方面,以市場為導向,落實獎金、榮譽、收入分配等多種激勵政策,引導行業高校科研人員根據産業發展的技術需求加大科研創新力度,形成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應用前景廣闊、企業急需的創新成果,並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落地,實現共用。另一方面,重視産教融合創新平臺建設,通過搭建創新平臺或創新聯合體,實現多學科、多主體、多部門、多區域的交流與協作,切實推進新興技術創新研發與産業發展深度融合。
依託産教融合共生模式,強化專精特新人才培養。一流學科建設與可持續高品質發展離不開行業發展的滋養,行業創新與技術升級離不開一流人才的培育與反哺。在推動産教融合發展中應解決好共生發展機制,發揮好各自優勢和資源稟賦,推動專精特新高層次一流人才的培養。一是重視産業和學科領軍人才、戰略科學家和優秀創新團隊的聯合引育,讓高層次學科人才有肥沃的産業土壤滋潤,讓産業技術難題攻關有高層次學科人才的支援。
二是重視借助産教融合平臺,加強人才資源共用共建,培育專精特新後備軍和高層次複合型人才,成為支援落實“四個服務”的人才蓄水池。
三是加強學科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建立短期培訓與長期培訓相結合、自我提升與委託培養相結合的專精特新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提升學科人才及産業人才的整體素質與業務水準。
(作者係南京工業大學智慧財産權學院院長)
來源:中國教育報 | 撰稿:陳庭強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