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文旅 新聞詳情
打卡老字號成旅行標配:不服“老”,還挺潮
發佈時間 | 2024-05-08 14:35:57    

  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胡慶余堂、知味觀、王星記等老字號“潮”店成為遊客們來杭爭相打卡的目的地。

  曾幾何時,“老字號”,是歷史的代名詞;現如今,國潮風勁起,老字號也逐漸引領消費潮流。4月30日,杭州市通過了《杭州老字號傳承與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立法推動老字號守正創新發展。

  目前,杭州擁有“中華老字號”44家,“浙江老字號”179家,“杭州老字號”156家,其中不乏市民熟知的知味觀、張小泉、西泠印社、樓外樓等知名品牌,是特色商業的重要載體和擴大消費的有生力量。

  如今,哪些人喜歡老字號?老字號又有哪些新變化?近日,記者走訪杭州老字號發現,老字號並不“服老”,也可以很“潮”。

  打卡老字號 抹不去的情懷記憶

  “只要天氣好,每天我都會到河坊街走走,然後到這裡坐坐,喝一杯藥茶,這個習慣已經有5年多了。”位於杭州河坊街的百年老字號胡慶余堂內,今年82歲的王桂香在坐在長椅上看著堂內過往的人群。

  順著王桂香的目光,眼前是一對來自安徽的遊客——陳啟力帶著妻子錯峰出遊,河坊街是遊玩的第一站,胡慶余堂被寫入了他們的旅遊攻略中。

1111.jpg

  胡慶余堂大廳。記者 包勇 攝

  “慕名而來,清代首富,紅頂商人胡雪岩創建的藥堂,雖然不買藥材,但當作一個景點來逛,非常不錯。”陳啟力説,通過古建築、亭臺、長廊等場景再加上背後的故事,感受到了老字號厚重的歷史文化。

  置身於人群中,我們聽到了五湖四海的口音。同樣將老字號當作景點來旅遊的還有來自山東的李浩,看著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內一件件金燦燦的作品,驚嘆于工匠們的“神乎其技”。

  “雷峰塔銅雕模型,《萬泉歸海》《清香自遠》的熔銅壁畫,還有文房、配飾、家居、擺件等文創産品,讓人印象深刻。”李浩説。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王星記、張小泉、知味觀等老字號,在對顧客的隨機採訪中,有近八成是對老字號的歷史文化深感興趣。很有顧客表示,在他們心裏,老字號不僅是商業品牌,更是一種情懷,是抹不去的記憶,打卡老字號,就是了解一塊區域的歷史文化。

  混搭的老字號:時尚度+故事感

  “之前喝過陳皮紅豆拿鐵,有一股淡淡的藥材味,非常好奇其他是什麼口味,來一杯人參拿鐵吧。” 胡慶余堂的咖啡館內,消費者陳女士説,要把8款中醫藥咖啡全部喝一遍。

  “五一期間賣出1500多杯,人參和陳皮拿鐵佔銷售的一半以上。”杭州胡慶余堂國藥號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陳蘊涵説,為了連結年輕人,公司還推出黑芝麻丸零食、天然草本為原料的化粧品等跨界産品。

7777.jpg

  8款中醫藥咖啡。記者 包勇 攝

  有著深厚歷史文化的老字號,也可以變得很年輕,很時尚。在今年4月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王星記就推出一系列國潮新品。“每一件商品都充滿故事感。”95後消費們在社交媒體上曬出逛展感受——老字號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

  “你們這有‘茶為香衣扇為魂’系列嗎?”穿著漢服的朱女士走進店內問工作人。這套系列將茶文化融入其中,還集合了詩、書、畫、印、剪紙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搖著扇子,品味茶香。

  在老字號知味觀內,不少剛吃完點心的遊客在挑選伴手禮。“前段時間,有一部網劇裏出現了知味觀的條頭糕,專門跑過來買的。”南京遊客小陳説。對於老字號的菜肴,他連連點讚道:“這裡既有古法做的叫化童雞、西湖醋魚,定勝糕、條頭糕等傳統糕團,又有龍井問茶、蟹釀橙等創新菜點,挺適合年輕人的。”

  《條例》中提及了數字化改造、創新消費業態等內容。在陳蘊涵看來,這非常符合老字號企業的現實發展需要。“要讓老字號煥發新活力,必須要適應市場需求,在守正創新中闖出新天地。”

  老字號+國風,逆生長的好時機

  有著百年曆史的知味觀,早已從以經營點心為主,發展成為集中餐、點心小吃、食品加工多業態經營的餐飲連鎖企業,線上電商銷售早已過億元。

  曾經參與公司歷史研究的知味觀品牌行銷總監甘濤説,梳理歷史脈絡不難發現,不論在哪個時期,知味觀始終做到了三個傳承。“一是文化傳承,知味觀的舊址就在這裡,從未搬遷;一是技藝傳承,製作食物的配方和手藝都是流傳下來的;最後就是人的傳承,師傅帶徒弟,代代傳承。”

  “凡百貿易均著不得欺字,藥業關係性命,尤為萬不可欺……”“戒欺”是胡雪岩創辦胡慶余堂之初所寫,一百五十多年來,這兩個字成為胡慶余堂中藥文化傳承的內核。

  從某種意義上説,胡慶余堂的步伐是快的,它能根據市場需求,在一週內推出新品。但更多時候,胡慶余堂是有節奏地“慢”,在遵循網際網路思維的同時,並不急於大步快走,而是始終把“戒欺”的祖訓擺在首位。

  “‘戒欺’文化的核心,就是要用‘多予少取,先予後取,不做一錘子買賣’的態度去做人、做事,要讓藥號經得起歷史考驗。”陳蘊涵説,如果缺少傳承,發展就會失去方向。

  在採訪中,不少遊客也表示,老字號有的獨特魅力,特別是童叟無欺的商業道德、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值得近距離欣賞、感受。

  浙江省老字號企業協會秘書長曾方榮坦言,杭州老字號企業總體發展態勢良好,但也存在産品和服務創新不足、技藝傳承人培養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面對涌現的消費新需求,如何有效地創造新消費産品、新價值點,成為新消費場景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老字號傳承發展的共同命題。在他看來,眼下,國潮風興起,加上立法推動守正創新發展,這正是老字號“逆生長”的好時機。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包勇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