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文旅 新聞詳情
河南産鑽石,上海産藏紅花……特産都瞞著自己人産?
發佈時間 | 2024-01-17 09:45:18    

   最近,黑龍江給廣西準備了10萬盒蔓越莓作為回禮,不少網友也發出疑問:“啊?蔓越莓是東北特産?”東北網友:“我們之前也妹(沒)聽説過啊!”

  這波操作讓全國網友爭相開始扒自己家鄉的“家底”,網友紛紛評論:

  全國大對賬,一對一個不吱聲。

  我算是明白什麼叫“特産”了,就是“特地背著自己人生産的”。

  感覺全世界都made in china。

  世界卡bug了,還是我卡bug了,越來越像npc。

  東西為什麼貴,因為先出口再轉內銷。

  ……

  那麼,全國各地都有哪些“反差感”特産?家鄉背著我們都藏了些什麼?

  浙江衢州魚子醬

  魚子醬有著“黑黃金”的稱號,是歐美追捧的舌尖美味。十多年前,衢州柯城充分依託烏溪江優質的冷水資源,在柯城區石室鄉建成了國內最大的鱘魚加工中心。

  憑藉優質的品質,如今柯城魚子醬出口到法國、德國、西班牙、美國、日本等20多個國家,不僅登上了德國漢莎航空的頭等艙,還亮相G20國宴和奧斯卡晚宴。

  當前企業生産出來的魚子醬主要銷往海外發達國家,出口量佔全國總出口量的近七成、全球市場供應總量的三分之一。

  河南商丘鑽石

  “世界鑽石看中國,中國鑽石看河南。”這句話説的是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柘城縣以人造鑽石聞名。據了解,柘城年産金剛石單晶30億克拉,金剛石微粉60億克拉,産量佔世界市場份額的65%以上,金剛石專利總量突破6萬件,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鑽石之都。

  而且更為驚艷的是,培育鑽石和天然鑽石製成的産品肉眼根本無法分辨區別,但其價格僅為天然鑽石的1/3。

  雲南臨滄夏威夷果

  夏威夷果原産于澳洲亞熱帶森林,屬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適宜在林地種植,是可用於産業結構調整和退耕還林的理想經濟樹種。雲南通過近30年的試種、改良和擴繁,成為世界種植夏威夷果面積最大的地區。截至2021年,雲南省夏威夷果種植面積達379萬畝,佔全球種植面積的54%,佔全國種植面積的88%。

  上海崇明藏紅花

  藏紅花又名西紅花、番紅花,原産于希臘等地中海沿岸國家,後經印度傳入我國西藏。

  20世紀80年代初期,上海開始引種藏紅花,分別在崇明、嘉定等地區進行試種,崇明的種植面積最大並實現規模化,到上世紀90年代,崇明藏紅花可謂“一家獨大”,産量佔全國藏紅花90%,成了“中國藏紅花之鄉”。目前,崇明藏紅花種植面積超700畝,年産值2000余萬元。

  安徽六安鵝肝

  在歐洲,鵝肝與魚子醬、松露被並稱為“世界三大珍饈”。朗德鵝原産于法國西南部朗德省,是世界上著名的鵝肝專用品種。六安市霍邱縣的水土和氣候十分適宜朗德鵝生長,早在20世紀80年代,當地便引進了這一品種。

  如今,霍邱縣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鵝肥肝生産基地,有朗德鵝養殖企業140多家,全縣年養殖填飼屠宰朗德鵝達500萬隻以上,生産鵝肥肝5000噸以上,年産值近20億元。

  貴州江口抹茶

  貴州梵凈山腳下的江口縣有“中國抹茶之都”美譽,被稱為“世界抹茶超級工廠”。如今,這裡建成的抹茶單體精製車間,規模為全球最大之一,抹茶生産線4條,年生産能力約4000噸。貴州抹茶已經佔到中國抹茶總産量的四分之一,開發的“歐標抹茶”漂洋過海,遠銷法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

  山西運城大閘蟹

  地處黃河岸邊的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薛公村,有近萬畝黃河灘塗。昔日,灘塗地滿目蕭涼,大面積荒溝閒置撂荒。近年來,當地大力發展大閘蟹養殖産業,實現“南蟹北養”。

  黃河灘邊水質優良,水草豐茂,為大閘蟹的生長提供了優越條件。當地品牌將大閘蟹銷往全國多地,大閘蟹養殖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特色産業。

  山西晉城三文魚

  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有山西省唯一的三文魚養殖場,同時也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冷水魚養殖基地。

  這裡養殖的三文魚從丹麥引進,年産成魚400噸。不僅讓晉城人吃上了新鮮三文魚,更走向全國,在北京、上海、山東、江蘇、遼寧等地上市,年銷售收入2000余萬元。

  新疆伊犁羅氏沼蝦

  羅氏沼蝦原産于東南亞,因其對水質、飼料、氣候等飼養條件的高要求被譽為“淡水蝦王”。而在新疆伊犁察布查爾縣,當地得天獨厚的氣候和水質為羅氏沼蝦提供了理想的養殖條件。

  儘管新疆的氣候特點使得當地只能養殖一季羅氏沼蝦,但蝦肉的味道和品質卻優於內地。有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023年8月,當地引進了100萬羅氏沼蝦苗,2024年計劃進一步擴大規模,引進更多的羅氏沼蝦,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甘肅張掖南美對蝦

  很多人認為海鮮是沿海城市的特産,但地處內陸、其中被稱作“離海最遠的地方”——甘肅也有“海鮮”大豐收。

  位於甘肅的張掖,在去年9月迎來了南美白對蝦的豐收,張掖的養殖合作社負責人介紹他們採取“海鮮陸養”模式進行工廠化養殖,合作社的南美白對蝦每年可産出6茬,每茬産量可達2萬斤,主要銷往甘肅嘉峪關、張掖等地,不到一個月的時間,3000多斤蝦就銷售一空。

  重慶渝北澳洲龍蝦

  近年來,重慶渝北茨竹鎮同仁村通過“公司+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模式,發展起了澳洲淡水龍蝦産業並成功實現了澳洲淡水龍蝦的人工繁育,從而解決了蝦苗的供應難題。經過前後5年的發展,澳洲淡水龍蝦已經成為該村的“拳頭”産業。隨著龍蝦産業的發展,當地村級集體經濟得到壯大,促進了村民增收,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龍蝦基地擴大至一百多畝,一畝大概能養殖小龍蝦300斤,總産量約3萬斤。産值能達到250萬元左右。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儲溪雲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