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潮評社 > 評“浙”70年 新聞詳情
浙江宣傳 | 為何考研不能成為“二次高考”
發佈時間 | 2023-12-25 10:11:49    

   一年的“壓軸大考”——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這兩天開考了,400余萬考生滿懷期待奔赴考場。

  早在一個月前,“考研報名人數連增8年後,今年下降36萬”的消息就引發熱議。與此同時,“考研的高考化趨勢”也引起關注。之所以有網友將考研形容為“二次高考”,是因為隨著高校擴招和就業壓力的不斷加大,考研如今已經越來越成為很多人大學生涯的“標配”,正如高考是高中生涯的“標配”一樣。

  從求學的“可選項”變成求職的“必選項”,考研變成“二次高考”折射出的,不僅是“上岸”難度越來越大、招聘門檻水漲船高,更是大學生群體面臨的“學歷焦慮”與“就業焦慮”。

  一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至2022年,全國考研的報考人數7年平均增長15.8%,每年都在高位上保持高增長。2023年,考研報名人數增長至474萬人。雖然在連增8年後,2024年全國考研報名人數為438萬,出現首次下降,但對於高校應屆畢業生超1000萬的規模來説,考研群體依然佔了其中很大一部分。

  不得不説,“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考研始終是畢業生的重要取向之一。因此,我們看到,有些大一新生剛入學就將大學目標定為“完成學業——找份學業”;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認為,研究生學歷更像是今後找到好工作的“剛需品”;“全寢考研”“全班考研”“全係考研”成為大學校園裏的風景線。與此同時,近幾年“學霸”主動報考“雙非”高校的“逆向考研”等現象也不少見。

  以上種種,不僅説明畢業生將考研作為“必選項”之一,更説明通過讀研去獲取更高的學歷、拿下更好的工作,已經成為廣泛共識。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老師、學校、市場都“卷”進了考研大潮中。

  我們再來看現在的“國考熱”“公考熱”。相較於今年考研報名人數的下降,近5年來,國考卻一直呈現“擴招”的趨勢。而隨著報考人數的增長和“上岸”難度的增加,考生們只能祭出對付高考的“題海戰術”,由此也催生出“天價輔導班”“高價押題卷”“名師訓練營”等各種市場。考上研究生再去考個公,已然成為很多大學生理想中的規劃。

  考公與考研雖然“一升一降”,但總體上還是反映出社會對學歷和編制的看重,這背後也折射出年輕人在擇業就業上碰到的一些現實困境。

  二

  雖然考試製度有其局限性,但不可否認,無論是高考、考研還是考公,考試都是選拔人才、促進社會階層流動的最公平公正的解法,也是很多普通人改變命運的“敲門磚”。但當考研將所有人或主動、或被迫地“卷”進同一個賽道後,甚至被稱為“二次高考”,便説明有些問題已經不可避免地出現。

  比如,“高考化”偏離了研究生教育的初衷。和本科教育側重於“學知識、練技能”不同,研究生教育培養的是具有研究和創新能力的人才。但當考試變得越來越殘酷和內卷,就容易形成這樣一種認知:許多人參加考研並不是為了從事研究,只是單純為了提升學歷。這無疑與研究生教育的初衷産生偏差。

  有新聞報道曾指出,有的高校過分注重考研率和升學率,把大量資源和精力放在動員、組織學生考研上,甚至把“考研大本營”作為辦學目標,基礎教育反而越來越邊緣化。

  比如,“萬能論”傳遞了片面的就業導向。在傳統的就業觀中,學歷被認為是獲取更好工作的加分項,加上近年來就業壓力增加,使得很多畢業生都往考研這條賽道上擠,越來越多的高學歷人才開始“搶飯碗”。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就業市場的壓力。

  不僅如此,這還帶來一定的“學歷焦慮”。看重學歷本來是件好事,但在招聘門檻水漲船高的情況下,一方面,部分用人單位過分關注學歷,動輒把“985”“211”的碩博生當“最低門檻”,另一方面,一些走出校門的學生卻不適應市場的需求,造成不少高學歷人才“高不成低不就”。長此以往,焦慮、迷茫、從眾的心理便在無形中滋長蔓延。

  又比如,“高壓態”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備考過程,對年輕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是極大的考驗。中科院等機構聯合發佈的《2022年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有50.44%的大學生打算讀研,他們的焦慮風險要明顯高於不打算讀研的學生。近年來,大學生出現抑鬱的情況也時有報道,究其原因,極限的作息、對學歷與就業的過度焦慮等是重要原因。

  三

  考研趨熱,涉及的重要問題之一就是就業問題。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如何突出就業優先導向,如何確保重點群體就業穩定,是我們探討考研、考公等熱門話題時必須回答的問題。

  深化教育改革是緩解“學歷焦慮”的一劑良方。研究生教育旨在培養高層次研究型人才,但全社會對於高學歷的追求可能會把選拔人才的考試變成一場焦慮的“分數遊戲”。政府和學校應該多多努力改善教育品質和考試製度,以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提高教育的實際效益。

  比如,鼓勵學校開展更多與産業需求和社會發展相關的課程,培養實用型人才,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比如,深化研究生教育的分層分類,拉高學術碩士的入學門檻,擴大專業碩士的招生名額,讓社會更有效地對人才進行配置和篩選。

  促進就業不僅僅是家庭、學校、畢業生的事情,而是全社會都需要參與的一項民生大課題。政府的任務是把就業的“蛋糕”做大做好,當就業崗位與就業選擇豐富且多樣,當福利待遇與各類保障得到完善和提升,畢業生們的選擇自然可以更加多元;用人單位不妨把標準放寬一些,打破“唯名校論”“唯學歷論”的求職門檻,將素質與品德前置,加大對能力與崗位間適配度的衡量,為所有求職者創造公平的就業環境。一些學校和媒體經常宣傳“全宿舍保研”“學霸情侶”等新聞,無形中傳遞出“考研保研比工作更有前途”的價值觀念,其實本科畢業找到一份工作也是值得肯定和鼓勵的。

  對於畢業生而言,與其陷入就業選擇的焦慮,不如練好“內功”,破除“本領恐慌”。就業市場再怎麼競爭激烈,都會給合適的人留有一席之地。只有拒絕盲目內卷,讓自己保持和提升學習的能力,儘早找準自身定位,明晰自身職業目標,多關注就業市場的需求,抓住能夠抓住的就業機會,不斷嘗試、不斷突破,才能為自己創造更多可能。

  無論教育還是就業,都是一頭連著發展大局,一頭牽著千萬家庭。只有教育進步了,就業穩住了,人們的生活才能安定有序,社會的發展才能堅定從容,對大學生群體來説,也才能擁有更多可選擇的可能、可想像的空間。

來源:浙江宣傳    | 撰稿:之江軒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