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潮汕街頭5歲娃娃同偶遇的英歌隊大方共舞的視頻被網友們瘋狂點讚。視頻中,小女孩揮動英歌槌、跳起了英歌舞。孩子的大方自信,引起英歌隊員的注意,他們紛紛停下腳步,與小女孩互動共舞,還握手、碰拳致意。網友們紛紛表示,在小女孩的身影裏看到了傳統文化鮮活的生命力,感受到了文化綿綿不絕傳承的力量。
保護文化遺産功在當代,利在韆鞦,青少年兒童拿過傳承的接力棒是對文化遺産最有力的保障。文化遺産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歷史財富,其中凝聚力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情感,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視頻中小女兒隨英歌大隊共舞的是廣東潮汕地區流傳的“中華戰舞”的英歌舞,憑藉著傳承不息的頑強生命力,堪稱“活著的非遺”,近年來,當地組織英歌進校園、進社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孩子學起了英歌舞加入到了傳承文化的行列,給文化遺産傳承隊伍帶來了新鮮血液。
文化遺産傳承並非一日之功,需要經年累月的積澱。豐富精彩的內涵是文化遺産的共同特點,想要實現對傳統文化遺産的傳承需要的是日積月累的學習和堅定不移的信念做支撐。5歲小女孩聽見旋律見到舞隊就能拿起英歌槌,也是因為從小的“童子功”,在她家裏隨處可見的“迷你版”的小鼓、“小蛇”等道具,還有給她量身定制的小英歌槌。隨著近兩年在短視頻平臺被越來越多的人使用,越累越多的小非遺傳承人被我們看見,西門女子英歌隊平均年齡只有18歲,年齡最小的僅9歲;7歲女孩路邊練習舞獅,偶遇專業舞獅表演隊伍為她敲鑼擂鼓、吶喊助威“小獅子”與“獅群”的完美配合;重慶6歲萌娃李文傑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憑藉“噴火”絕技一鳴驚人,被網友親切地稱為“噴火娃”等。讓非遺和青少年組合起來,營造新的非遺生機。
非遺的傳承需要我們用心也用“新”,和時代腳步一致給非遺注入源源不斷的生命力。非遺中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非遺的種子在如今時代落地生根,我們需要將非遺與現代社會相結合,讓新時代青少年和傳統文化碰撞,讓非遺以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進入生活。青少年作為非遺未來的發揚者和傳承者,真正愛上非遺、選擇非遺,才是非遺新生存機遇,確保生生不息,與血脈一樣世代相傳。
文化是一個民族淵源流長、生生不息的見證和支撐。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中國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門,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中華文化生命力的最好見證,是我們民族自信的最好表現。擴大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隊伍,讓非物質文化遺産借青少年的活力煥發新的生機。
來源:中國網 | 撰稿:余杭融媒 | 責編:徐敏娜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