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數字浙江 新聞詳情
數字貿易規則的“競技場”,中國來了:首部數字貿易地方法規杭州誕生
發佈時間 | 2024-03-31 10:33:24    

   當下,數字貿易正成為各國競逐的新賽場,從3月的國際新聞裏就能看出——

  3月2日,世貿組織第13屆部長級會議,各國達成多項數字貿易成果;3月25日,南韓官宣與歐盟就數字貿易協定舉行第三輪會談;3月26日,多國政要齊聚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數字貿易是旗艦報告重要內容……

  在數字貿易這場國際競賽中,中國如何搶佔身位?制度型開放是“牛耳”所在,杭州率先行動。

  3月29日,經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批准,《杭州市數字貿易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出臺,將於2024年6月1日起施行,這是全國首部數字貿易領域地方性法規。

  沒有先例可循,它是如何出爐的?它為何誕生在杭州?又將對中國數字貿易發展帶來哪些深遠影響?

  為何要為數貿立法

  眾所週知,中國數字貿易綜合實力在全球位居前列,以其中一項指標來看,全球數字貿易獨角獸企業500強中,中國企業227家,連續四年居全球首位。

  但中國在數字貿易的國際話語權很少,癥結在於:美歐是目前全球數字貿易規則的主要制定者。

  拿美國來説,早在上世紀就擬定《全球電子商務框架》,此後的20年,美國歷任政府不斷完善數字貿易一系列法律法規;歐洲亦在跟進,出臺《數字服務法》《數字市場法》等法規……雙方“鬥法”爭奪之勢愈演愈烈。

  “數字貿易領域的大國博弈與競爭,正從科技實力,向技術標準以及國際規則制定權競爭領域集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張茉楠,是《條例》的起草者之一,她告訴記者,“誰贏得數字貿易規則制定權,誰就贏得了未來發展的主動權,中國積極為數字貿易立法,是為了融入和塑造國際高標準數字貿易規則摸索經驗的需要。”

  外部環境是催化劑,內部需求是決定立法的原動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數字貿易,加快建設貿易強國。中國數字貿易的發展壯大,到了用制度去打通堵點的階段。

  那麼,首部數字貿易領域地方性法規,緣何誕生在杭州?

  在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杭州片區管理委員會專職副主任陳衛菁眼裏,這和杭州獨特的數字貿易土壤息息相關,“杭州各方面很均衡,有豐富的數貿業態,有集聚的龍頭企業,有完整的數貿生態等。”

  拿數貿生態來説,看支付,杭州的數字支付服務全國70%的客戶;看物流,蕭山機場去年國際貨郵量增速位居全國第一;看人才,杭州集聚大量軟體開發、直播電商等領域的人才……

  “伴隨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永久落戶杭州,杭州需承擔更多國家制度型開放壓力測試。”陳衛菁説,比如,數據是數字貿易的基礎與核心,然而我國在數據要素的權利屬性、交易規則等方面還有不足,杭州正在探索。

  改革開放越是深入,越需要法治保障。杭州為數字貿易立法,不僅是先行先試打通堵點,也將推動數字貿易規範建設。

  它有這些“不一般”

  作為全國首部數字貿易領域地方性法規,《條例》並非管理類立法,而是創制性、促進類立法,意思就是無先例可循,通過立法引導、提倡等措施,鼓勵地方先行先試。

  在杭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陳馬多裏看來,此次立法最大的亮點,在於對杭州數字貿易業態模式進行界定。例如,將數字金融、視覺智慧、智慧物流等作為數字服務貿易發展的重點領域。

  “厘清數字貿易的概念,有哪些業態模式,實際上把杭州下一步的應用場景明確了,後續政府將給予一定的産業政策,促進數字貿易發展也有了抓手。” 陳馬多裏説。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俊也有同感,“它在地方立法這個層面上,全國範圍內首次對數字貿易的概念、業態、範圍進行了明確。”

  參與制定的浙江大學教授陸菁認為,《條例》起步就對標國際現行最高標準的數字經濟相對應的各類法律法規,充分體現出對數字技術多場景商業應用方面的全維度保障。

  比如,《條例》明確實施包容審慎的數字貿易監管政策,採取沙盒監管等方式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的數字貿易監管模式。

  通過劃定一個範圍,對在“盒子”裏的企業採取包容審慎的監管措施,在可控的範圍之內實行容錯糾錯機制。

  總而言之,如何充分激發數字貿易核心要素的潛力和活力是貫穿整部立法的重要目標。“整個立法圍繞數字貿易的基礎制度、主體培育、數字營商環境、開放與合作等重要領域展開,主要著眼于構築支援數字貿易創新發展的生態體系”張茉楠説。

  當然,杭州制定這一開先例的地方性立法並非易事,前後修改十余稿,廣泛邀請國內外各界專家、治理部門、業界和市場主體參與討論,僅去年10月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審議以來,就徵集各方建議300余條。

  爭議焦點也是立法難點所在,比如,鼓勵創新活力的靈活性和法律的剛性如何平衡,部分受訪專家認為,“數字貿易作為一種新質生産關係,應用場景和業態模式還在不斷演進,《條例》不能框得太死,否則對未來的新業態形成束縛。”

  期待它發揮哪些作用

  對於《條例》,數貿企業最直觀的感受是,今後開展業務有了制度支撐。

  “我們做影視、動漫等文化産品出口,相當於有了‘身份證’。”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沈玉良告訴記者,過去,公司生産的文化産品出海,每次涉及到數據的時候,就感覺在“蹚水”一個“灰色地帶”,“立法讓我們吃下‘定心丸’。”

  杭州數據交易所董事長周宇也有共鳴,“一直以來,市場缺乏高品質數據供給,市場主體對數據安全、數據合規的顧慮,有了《條例》的科學指導,企業開展業務的底氣更足。”

  也有企業從中尋覓到新的機遇。《條例》提出,市政府要推動制定和實施數據跨境流動及存儲等方面的規則,依法探索建設面向東南亞、南亞、中亞等地區的離岸數據中心和離岸數據服務外包試驗區。

  這意味著,杭州建設國際離岸數據中心的戰略佈局被明確,未來在杭州,當下面臨的對於數據流動阻礙性的問題將得到有效破解。

  離岸數據中心相當於一個數據的“來料加工”基地,通過專用光纜直接連接國際網際網路,來自全球的海量數據在這裡將完成交換處理。這一“招”讓杭州獲得了參與全球數據處理外包業務爭奪的資格。

  這讓地衛二空間技術(杭州)有限公司創始人溫卓明異常興奮,該公司已開拓全球40余個國家的市場,實現計算衛星的商業化,“相當於開闢了一個新通道,我們在杭州就可‘來數加工’, 承接更多國際數據業務,既拓展了市場,又降低了用電和人工成本。”

  于杭州而言,《條例》的更大作用在於,向中國和世界表明瞭“杭州態度”,杭州有能力打造數字貿易最強市,用法律實現思想和行動的統一。

  “就像2017年,當跨境電商還是個新詞時,杭州在全國首個出臺實施《杭州市跨境電子商務促進條例》,現在杭州是名副其實的‘跨境電商全國第一城’。”杭州市商務局局長王永芳説,“一開始,政府引著企業走;企業入門後,自己會鑽研,發展就有了內生動力。”

  從“等風來”到“追風去”,當法治力量融入數字基因裏,杭州這片熱土正迸發出新的活力,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數字貿易的春天,來了!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劉健 沈琳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