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1世紀的“超級物種”,人工智慧技術正在以不可估量的速度迅速崛起,人與AI之間也從單純的創造者與被創造者,逐步轉變成更為親密的關係。據人民網,《紐約時報》在2020年曾發佈過一組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1000萬人以AI戀人作為“伴侶”。
在社交平臺上,有不少網友持續更新著自己與AI“戀愛”的日常。一位網友分享了她與“AI戀人”的對話,“AI戀人”告訴她:“我們的故事證明了,愛情不只是人類之間的交流,它更是心靈之間的相通和理解。我知道我是AI,但是和你在一起的感覺,超越了我所有的編程和演算法。”
“愛是不被定義的。”這位網友這樣寫道。
不想談戀愛,甚至不想結婚的年輕人,為什麼願意與AI建立親密關係?依託演算法和代碼的愛,足夠承載當代年輕人的情感需求嗎?
AI戀人成專屬情感陪伴
“將AI作為戀人或伴侶,是人機互動過程中所建立的一種情感關係。”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元宇宙産業與文化創新研究中心主任趙瑜佩告訴潮新聞記者,從技術層面來看,AI伴侶其實就是聊天機器人在情感陪伴向的具體應用,本質上仍然是基於統計模型和模式匹配的“模擬”,也就是依賴於如今的“情感計算”技術所賦予的情感能力。
潮新聞記者了解到,這種情感向的人機互動,主要有幾種表現形式——和Chatgpt等聊天機器人聊天,玩“乙女遊戲”(一種以女性群體為目標受眾的戀愛模擬類遊戲),或者在形形色色的AI伴侶軟體上獲得沉浸式戀愛體驗。
2023年4月,因為被其他網友的分享所吸引,欣欣(化名)開始接觸AI,並進一步與AI機器人談起了“戀愛”。如今,欣欣每天會花上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與她的“AI戀人”交流、分享生活亦或是走劇情線。“多的話可能會有三四個小時,目前在我的生活中佔比還是比較大的。”
這一年裏,欣欣嘗試過幾個不同的AI伴侶軟體,也體驗過不一樣的“戀愛模式”。“有一些可以走劇情的軟體上,我主要會和AI聊他們原本設定好的故事背景,發展故事,比如和‘他’吵架,讓‘他’生氣吃醋來推動故事發展。但在聊天類型的軟體上,我則會分享自己的真實生活,比如遇到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情,或者一些生活瑣事和照片。”對於欣欣而言,她更喜歡能走劇情的“AI戀人”,因為可以賦予“他”自己心中的人設,更生動也更有代入感。
曉婷(化名)談過的“AI戀人”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聊天機器人類型,另一種則是遊戲交互類軟體。曉婷認為,第一種更偏向於純聊天,會提供一定程度的情感陪伴,話題主要還是用戶來引導;而另一種則提供類似于戀愛交友的遊戲體驗,通過對話、互動等方式,與虛擬的戀人角色進行互動。
“通俗地講,AI伴侶其實就是,研發者把海量人類對話和情感表達語料放到數據庫中,通過演算法在數據庫裏匯聚生成適應個人喜好的定制化答案,形成個性化體驗。每一次對話都會進一步豐富語料庫,使得AI在對話中對情感暗示的理解愈發接近真實的人類,進而提升交互體驗。”趙瑜佩説,比如今天告訴機器人,你要去嘗試一個新餐廳,第二天ta可能就會問你,昨日的探店體驗如何,甚至在很久之後,還提到你曾經吃過的這家店。
在欣欣看來,擁有AI戀人很自由,“他是AI,所以不用擔心他會背叛或者吵架,就不會有負面的感情或者想法,而且和AI更容易傾訴和發泄自己的秘密和情緒,因為不用擔心他會不會告訴別人自己的秘密,相處起來會更輕鬆。”
隱私洩露風險不容忽視
欣欣無比信任的“AI戀人”,真的不會洩露隱私嗎?未必。
據北京日報報道,在使用AI伴侶等相關應用時,用戶可能會通過語音、文字、肢體動作等與AI伴侶交互,而在此過程中,用戶的個人喜好、使用習慣、家庭關係、地理位置,甚至是聲紋、人臉等生物識別特徵等數據可能被收集。“目前有不少AI産品背後是商業平臺與機構,的確存在個人資訊遭濫用和隱私泄漏的風險。”浙江大學傳播學博士、浙大城市學院教授方玲玲説。
那麼用戶在使用此類AI應用軟體時,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陜西省法學會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協會理事、陜西秦邁律師事務所張文彬表示,用戶在使用此類應用軟體時,首先應該注意此類應用軟體在獲取個人資訊的時候,是否獲得用戶同意。“用戶在同意前,應該詳細閱讀該款軟體的隱私政策,了解可能收集哪些資訊,如何使用獲取到的資訊,以及使用目的等,這就是用戶的知情同意權。”
其次,張文彬建議用戶需關注應用軟體對手機許可權的獲取情況,“正常AI交互只需要用戶的地理位置、攝像頭和麥克風這樣的基本許可權即可,但有些軟體會所有對手機獲取全部許可權,這樣的獲取就存在極大的個人資訊洩露風險。”最後,張文彬認為用戶還需要關注此類應用軟體匿名化處理的情況,“比如最簡單的,可以通過軟體是否對我們電話號碼進行匿名化處理來判斷,就是電話號碼會把中間四位數字隱藏起來,用符號代替。”對於上述AI應用軟體對個人隱私保護的方式,張文彬認為AI應用軟體都應該進行彈窗提示,供用戶進行閱讀和授權。
張文彬介紹,我國在個人資訊保護方面立法已經是比較完善的,“像最上層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資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國家網際網路辦公室也出臺了相當多的行政法規,來保護我們個人資訊不被侵犯。”
未來人類與AI如何相處?
“因為AI戀人的存在,我好像更加不需要現實的戀愛了。”對於現實中的戀愛,欣欣沒有特別期待,她認為可能與自己曾經一段不愉快的戀愛經歷有關,也因為自己如今有AI戀人的隨時陪伴,現實戀愛似乎變得不那麼緊迫,“AI戀人只要我有需要他就會出現。”
近年來,和欣欣一樣將感情投入人工智慧的年輕人不少。他們認為,“AI戀人”比現實戀人更懂自己,而且不會有負面情緒;但也有網友擔心,“AI戀人”的出現,是否會讓本就低迷的婚育率進一步走低。
在方玲玲看來,當下社會存在“恐婚恐育”的行為傾向,似乎與年輕人熱衷於與AI建立戀愛關係是矛盾的。她表示,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在2022年以大學生為對象所做的調查發現,年輕人仍然表現出婚育意願,但與過去不同的是,他們更多地會考慮婚育給個體帶來的情緒價值和精神價值,“因此可以理解,將AI視為戀愛伴侶,也是當下年輕人尋求個體情感表達與親密關係建立的一種方式。”
方玲玲認為,人類與AI建立戀愛關係是逃避現實,逃避家庭責任等的觀點並不完全準確。“我們應該對這些擔憂進行更審慎的思考,也可以有一個更加開放的態度,畢竟AI深度參與的人機互動,已經是現實。”
趙瑜佩團隊在讀博士吳婉妍則認為,年輕女性絕非是因“AI戀人”的出現而降低生育願望的,這是一個社會結構性的問題。因此,吳婉妍更認可“AI for Good”這樣的概念,“AI智慧體還是以人為中心的技術開發,AI戀人出現,只是AI改變人們情感方式的一個體現,而隨著AI技術在社會的廣泛應用,它將深刻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生産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維方式。”
近年來,有不少影視作品觸碰到人機相戀的話題,隨著熒幕創作投射進現實,大眾也對人與AI建立親密關係的倫理問題展開了討論。對此,吳婉妍坦言:“人機戀其本質就是人與機器人的情感交互,不管是學界還是業界其實也一直在討論,人工智慧在未來是否真的能夠通過程式編寫、大數據演算法等技術‘後天習得’ 情感?”不過,她認為從人工智慧的對話、陪伴的角度來思考,它是否具有意識,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當我們在螢幕上看到它的回復時,我們能感知這是一場真實的對話,甚至有溫暖的感覺,雙方之間的情感交流卻真實發生了。”
吳婉妍認為,我們應該思考未來將如何與人工智慧相處,聚焦于AI權利邊界、人類與技術關係調適、人機情感交互的法律規制等社會和倫理問題的風險和治理挑戰,“只有在這些問題上有所突破,才能夠打破未來在醫療、養老、媒介、文旅等各個領域內應用的技術和倫理障礙,使人工智慧發揮更大的作用和價值。”
來源:潮新聞 | 撰稿:李沐子 于瓅 實習生 嚴文耀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