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數字浙江 新聞詳情
長三角裏,“數字”含量有幾多?
發佈時間 | 2023-11-09 10:14:17    

   有數字的生活會更美好嗎?

  答案無疑是肯定的,並且更有價值,它提供了新的維度來測試、量化我們的生活。

  就以烏鎮峰會十年作為參照,舉辦首屆時,還存在概念裏的AI手環、無人駕駛、AR巴士等,如今已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一切,好像都在向數字空間遷移,生活也更加方便快捷、自在舒適。

  11月9日,今年烏鎮峰會“永久舉辦地”特色活動之一的數字長三角發展大會上,300余名專家學者將齊聚一堂,探討數字賦能下的長三角新格局、文明新生態。

  我們不禁思考,數字之於我們,之於長三角乃至世界,究竟意味著什麼、改變了什麼?數字時代,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從長三角到“數三角”

  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我們正在和數字共同生活,而且它塑造了一個新的文明——數字文明。

  就像農業文明以農業生産為基礎,工業文明以工業化為重要標誌一樣,數字文明是以數字為中心的,需要新的思維技能和工具。這不僅僅是一個科技符號,更是一種新的價值觀、新的生活方式。

  從1994年首次接入國際網際網路開始,中國就在加速追趕數字的大浪潮;黨的十八大以來,發展數字經濟上升為國家戰略;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提出,“加快建設網路強國、數字中國”。

  如果説工業文明時代,我們只是一個“追隨者”,那在數字文明時代,我們變成了一個“引領者”。面對數字的無垠瀚海,我們正在與世界同步,甚至還能領先。

  很多人都説,數字文明到底什麼樣,去長三角看看就知道了。他們甚至還給長三角取了個新名字,叫“數三角”。

  的確,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長三角三省一市將如何共建網路世界、共創數字未來,對於“數字中國”建設具有示範意義。

  特別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後,這片發展的熱土,從産業集聚到協同創新,從基礎設施到公共服務,開創了高品質一體化發展新局面。

  當然,身處長三角的城市也深知,數字文明不是一城之事,孤城獨建難言數字生活。為此,今年烏鎮峰會期間,三省一市又將有新動作——

  共建數字文明“烏鎮對話”合作機制,由16個長三角城市共同發起;

  成立長三角智慧産業百人會,整合産學研資源,推動形成智庫引領、科創賦能、産業驅動、資本紐帶、場景落地的智慧産業綜合發展模式;

  再把視線縮小,長三角裏的數字文明,還得看浙江。早在200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就創造性地提出打造“數字浙江”。

  作為數字經濟先發地,浙江數字經濟總量已從2014年的1萬多億元發展到2022年的4萬億元。2021年春節假期後首個工作日,浙江用一場全省數字化改革大會開啟牛年新局。今年,浙江還提出“以更大力度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

  數字文明成效幾何

  那麼,長三角數字文明發展到哪步了?成效有幾何?

  有數據顯示,長三角數字經濟發展水準已引領全國,2022年長三角三省一市GDP合計約29.03萬億元,約佔全國GDP總量的1/4,數字經濟規模佔全國數字經濟規模總量近三成,積體電路、人工智慧産業規模全國佔比分別為3/5和1/3左右。

  如果看完數據覺得抽象,那麼你看——

  無人駕駛汽車、無人機配送,出現在了大街小巷,人們還能用5G、AI、物聯網等技術,進行寫作、畫畫、生成照片或視頻;

  企業的生産車間裏,見不到一名工人,只有上下舞動的機械臂,在流水線前完成著各項加工步驟;

  不用再跑來跑去,目前共有2212個事項可以實現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一網通辦和一機通辦,1306個事項實現一窗通辦,省勁更省心……

  “數三角”裏的數字生活,儼然已觸手可及。而這些也只是剛剛開始,不久前結束的杭州亞運會,又為我們未來的數字生活,做了一個大型“預告”。

  有專家認為,長三角肩負著代表中國參與世界級城市群競爭的使命,關鍵要以數字化改革和合作來支撐現代化、高品質、一體化和全球化發展。其中,技術和平臺尤其需要協同力。

  為此,浙江先人一步躬身入局,大力推動長三角數字技術合作,如針對人工智慧、積體電路等重點領域,推動第一批數字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項目落地;推動建設上海、浙江烏鎮等多座超算中心,協同佈局長三角網際網路平臺集群等。

  眼下,一批“生長”于長三角的硬核技術正深耕各自領域:螞蟻集團的分佈式數據庫、商家SaaS服務;南京圖靈人工智慧研究院的人工智慧、圖像處理;科大訊飛的智慧語音、電腦視覺……以企業為核心的數字化創新生態系統逐步搭建了起來。

  數字長三角何去何從

  不過,有人會質疑,在數字世界裏,人的能動性是否會喪失?

  數字在快速進入各個領域時,確實形成了挑戰。比如你喜歡吃什麼、看什麼電影、讀什麼書,大數據都會根據你的行為給你推薦,如果你不關注新的東西,演算法就永遠給你“投喂”同樣的配方。

  還有更大挑戰。放眼世界,數字領域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日益凸顯,侵害個人隱私、侵犯智慧財産權、網路犯罪等時有發生,網路監聽、網路攻擊、網路恐怖主義活動等成為全球公害。

  因此,我們要讓數字文明成為更多人的“內在基因”,以綠色創新驅動數字文明,構建更加公平、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和社會環境,為人類社會的適應性和共用性服務。

  不論如何,數字文明終究是要融合的、進步的。在長三角,關於數字文明的創新正一路向前——

  在浙江,舜雲互聯——電機産業大腦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打通了電機産業從供應鏈採購協同、産品研發協同、供應鏈金融協同,到生産製造協同、電機後市場服務協同的全産業鏈;顧家定制智慧家居未來工廠,搭建起數字化家居生態體系,為個性化定制家居描繪“未來”;

  在上海,一條乳製品數字化全産業鏈,主打“工賦鏈主”,在牧場端建設“智慧牧場”,工廠端建設“智慧工廠”,物流端建立“五星冷鏈”體系,零售端提供“鮮食宅配”服務,讓每一滴牛奶從生産加工到配送選購,都能一路“鮮”到百姓家門口;

  在江蘇,蘇州工業園區插上5G“翅膀”,“5G+ 工業視覺”“5G+ 工業數據採集”“5G+ 智慧巡檢”“5G+邊緣計算”未來應用場景層出不窮,入選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已建成燈塔工廠 2家、各級智慧車間共超 200 家;

  在安徽,一座礦山也能被“嫁接”入工業網際網路,啟迪方寸礦山“5G+工業網際網路”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在五礦礦業落地了5G+井下無人電車、5G+巡檢機器人等穩定高效的場景應用,為企業減員提質、安全生産提供強力保障……

  未來已來,數字文明,且看長三角加速馳騁!

來源:潮新聞    | 撰稿:王雨紅 顧雨婷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