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新經濟 新聞詳情
“淘金熱”席捲市場,金價再創歷史新高
發佈時間 | 2024-04-02 12:27:54    

   在避險情緒升溫等一系列利好的支撐下,黃金價格再度刷新歷史高點。4月1日,CMX黃金主力合約上漲1.8%,盤中最高觸及2286.4美元/盎司,國內上期所黃金期貨主力合約收盤也上漲1.69%,二者均創下歷史最高紀錄。目前,仍有不少資金在快速涌入黃金市場。

  展望二季度,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黃金漲勢能否持續持有不同看法。

  金價再創歷史新高

  自2月底以來,金價經歷了數月的震蕩整理後,迎來了新一輪的上漲。

  上周,金價開始加速上漲,CMX黃金主力合約單周漲幅達到4.08%,突破2250美元/盎司大關。3月以來,金價漲幅高達9.84%,創下三年多來最大的單月漲幅。

  上週五,美國2月PCE基本符合預期,其中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增長2.8%,同比創近三年最低。疲軟的通脹數據也鞏固了美聯儲將在今年6月進行首次降息的預期,金價趁勢創下紀錄高位。

  4月1日,CMX黃金主力合約延續上周的漲勢,盤中最高觸及2286.4美元/盎司,距離2300美元大關僅一步之遙;國內上期所黃金期貨主力合約收盤上漲1.69%,報534.04元/克,繼去年大漲17.26%後,今年年內漲幅已達到10.84%。

  有市場策略師表示,美國核心PCE物價指數沒有出乎意料地上行,或進一步推動金價上升至新的紀錄高位。根據芝商所的FedWatch Tool測算,目前的市場價格顯示交易商預期美聯儲6月開始降息的幾率為69%,高於上週五數據公佈前的64%。

  此外,目前黃金的持倉正在觸及兩年高點,但仍未達到2016年或2020年的超買水準,這可能表明投資者還有進一步追漲買入的空間。

  緣何一路狂飆?

  平安期貨高級研究員楊宏告訴證券時報記者,金價的提振主要來自四大因素刺激:第一,美國地區性銀行危機的憂慮提振了避險情緒,因其商業地産業務佔比較高正受困于高利率而面臨破産風險;第二,點陣圖顯示美聯儲年內依然有3次降息,且鮑威爾表示即將放緩縮表,市場對美聯儲政策轉向寬鬆的預期明顯抬升;第三,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上周以色列認為加沙停火協議談判已陷入僵局並召回談判代表,俄羅斯遭受恐怖襲擊後顯著加強對烏克蘭的攻擊,地緣風險有加劇之勢;第四,美元信用被削弱,全球外匯體系出現動蕩,全球央行持續購金,給金價帶來中長期的利多支撐。

  “地緣衝突加劇,降息預期轉鴿以及充裕的流動性,是本輪貴金屬價格強勢上漲的主要動力。今年以來,許多投資者感到困惑,美債實際收益率的體系似乎在黃金定價中不再有效,但實際上黃金在每一個階段除了和流動性相關外,還和全球的政治環境息息相關。”金瑞期貨貴金屬研究員龔鳴對證券時報記者説。

  龔鳴表示,在過去5年當中,全球化的趨勢出現了極大的改變。過去兩年,以俄烏衝突、巴以衝突為代表的典型事件,清晰地揭示了逆全球化進程加速的情形。3月以來,俄烏衝突加劇,俄羅斯發生嚴重恐襲,巴以和談陷入僵局,紅海危機仍未解決,令黃金避險情緒凸顯。

  大漲後調整壓力加大

  隨著不少資金涌入黃金市場,新一輪黃金牛市已經呼之欲出。在金價逼近2300美元高位時,漲勢還能否持續,亦備受關注。

  方正證券策略首席曹柳龍表示,美聯儲加息週期金價一般會下跌,但本輪加息週期金價持續大漲,這意味著傳統的黃金分析框架失效。而逆全球化加速,導致美元信用裂痕擴大,這是近期金價狂飆的“錨”。黃金是最極致的稀缺資産,價格中樞已經開始上移。“石油美元”一旦崩潰,再難重建,未來可能會出現沒有單一儲備貨幣的“列國紛爭”時代,黃金有望開啟十年長牛。

  在楊宏看來,金價短期強勢主要受避險需求和美聯儲寬鬆預期提振,隨著金價上漲,市場逐步對美聯儲寬鬆預期加以消化,但地緣風險和美國地區性銀行爆雷風險依然存在,金價將繼續受到避險需求的支撐,因此預計金價短期將繼續震蕩偏強走勢;中長期來看,全球央行持續購金也對金價形成中長期的利多支撐。

  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月,中國人民銀行連續第16個月宣佈購金,中國官方黃金儲備再增加12噸至2257噸;截至2月底,黃金佔中國外匯儲備總額的4.3%,高於2022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宣佈重新增持黃金時的3.4%;1月,全球央行凈買入黃金量從31噸上升至77噸,較去年12月環比大漲192%。

  龔鳴認為,黃金價格驅動仍偏強,但短期漲幅較大,價格修正壓力加大。一方面,當前美國通脹有黏性,經濟就業較好,美聯儲政策進一步偏鴿形成利好的空間有限;流動性或有收緊壓力。另一方面,美聯儲隔夜逆回購反彈,縮表的持續推進以及BTFP工具停做,TGA賬戶補充都將回收一部分流動性。因此,黃金短期或維持偏強,但上方空間可能有限,中長期仍有進一步上行的可能。

來源:證券時報    | 撰稿:許孝如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