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新經濟 新聞詳情
時代的眼淚!網紅彩粧鼻祖將退出中國市場
發佈時間 | 2024-03-02 10:10:08    

   繼全網關店後,LVMH旗下美粧品牌貝玲妃即將從絲芙蘭渠道全面撤退。

  昔日的網紅彩粧鼻祖貝玲妃繼1月28日在天貓、京東、抖音的官方旗艦店全網關店後,又傳出“將於2024年中正式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

  線上旗艦店關店前,潮新聞記者曾詢問貝玲妃官方旗艦店客服,客服給出的回復是:“貝玲妃將調整在中國大陸的業務規模和發展重點。您可繼續前往中國絲芙蘭線下店舖和絲芙蘭各平臺線上官方旗艦店購買Benefit貝玲妃産品”。

  近日,又有不少會員收到了絲芙蘭相關通知,貝玲妃將於2024年6月底、7月初退出中國市場,提醒顧客在退出前儘量使用完修眉卡或及時到店兌換等價産品。

  消息一齣,不少消費者對這個品牌感到惋惜。

  昔日網紅彩粧鼻祖成“時代的眼淚”

  “蒲公英腮紅一直是我的本命腮紅,我一直在回購,真的是要成時代的眼淚了!”

  “從大學開始,眉毛一直是去貝玲妃櫃檯蜜蠟修眉的,眉筆也已經用了十幾根,可以説是最愛的眉筆。”

  社交平臺上許多用戶在聽説其將退出中國市場後,都表示可惜,曾經這麼火的牌子,引領了一代人的彩粧風潮,難道真的要看不到了?

  2月29日,潮新聞記者來到絲芙蘭濱江龍湖店,發現貝玲妃的專櫃和修眉吧還在,仍有消費者在試用眉筆、腮紅。熱門的蒲公英腮紅盤因為之前已經停産的原因,櫃員表示要買的話,現在還可以調貨。

  店員告訴潮新聞記者,目前能提供貝玲妃修眉服務的線下門店就剩下杭州絲芙蘭濱江龍湖店了,還有修眉卡沒用完的顧客6月前仍可過來修眉,到退出時還沒用完的話可以兌換貝玲妃等價産品。

  作為一個已有48年曆史的彩粧品牌,創建於1976年的貝玲妃在過去創下了不少高光時刻。

  據資料,2007年,貝玲妃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在上海開設首店,開店首日創下品牌銷售紀錄。隨後幾年迅速擴張,幾乎每個一線城市的百貨商場一樓,都能看見“benefit”的專櫃。2008年,品牌入駐絲芙蘭中國,並陸續在全國開店。

  到2020年底,通過絲芙蘭,貝玲妃已經進入全國81座城市,線下網點數超過270家。其復古的包裝、漫畫人物造型、時尚的門店,讓它在不同時代的年輕人中成為人氣網紅,獨創的“修眉服務”更是強勢帶火了其眉部産品。

  據公開報道,根據2021年全年全球知名眉部産品零售總額估算,貝玲妃在當時一度成為全球第一的眉粧品牌。

  然而從2021年開始,品牌卻開始了大面積撤櫃。品牌的線上店也最終於今年年初全部關閉。

  錯失國內電商平臺的紅利期

  “貝玲妃的專櫃形象非常時尚年輕化,産品包裝設計很可愛,也有多個明星單品一度在中國市場成為‘網紅’,但不知道為何沒有經營好,其實挺可惜的。”一位資深百貨業內人士表示。

  貝玲妃在2011年短暫入駐天貓(當時天貓還是“淘寶商城”),不到半年變關店退出,而後於2017年重返天貓,直至2022年才完成對天貓、京東、抖音主流電商平臺的所有佈局,期間也沒有把握住興趣電商直播帶貨的風口。

  根據魔鏡洞察數據,在2023年全年的淘係平臺(淘寶+天貓)眉筆、眉粉、眉膏品類中,貝玲妃銷售額排名第14位,所佔市場份額不到2%;抖音平臺這一品類的銷售額排名則在第56位。

  潮新聞記者發現,在社媒平臺,貝玲妃所積攢的粉絲數量也並不算多。其在微網志、抖音、小紅書粉絲數分別為78.5萬、34萬、7.8萬,三平臺共計120萬粉絲。

  作為對比,LVMH集團另一彩粧品牌make up for ever在這三平臺的粉絲數分別為130萬、67.5萬、31.6萬,共計230萬粉絲。

  國貨彩粧品牌更有價格優勢

  在一部分消費人士看來,貝玲妃始終與中國市場的消費者喜好産生錯位。

  首先是定位。作為將年輕女性消費者為主要輻射對象的品牌,它的價格對於初入社會或者仍在校園的女性用戶來説並不便宜,尤其是當主打性價比的國貨美粧崛起,年輕消費者選擇太多了。然而,當它對標高端品牌時,貝玲妃又缺乏一定的品牌存在感。

  貝玲妃一塊腮紅的售價為300元,一款眉筆的售價為235元,與一些高端化粧品品牌的售價不相上下。

  據魔鏡市場情報淘係2023年眉筆/眉粉/眉膏大數據,這一品類在去年銷售總額為17億元,産品均價在30元左右。

  而從品牌銷售情況看,主打性價比的國貨品牌佔據了主要的市場份額,Top10品牌中有8席均為國貨,此外高端品牌中僅有植村秀還佔據市場頭部,登上眉粧産品Top3。

  “買一塊300塊的腮紅,我都可以買好幾塊花知曉、橘朵的腮紅了,顏色選擇多,包裝設計也很好看。”消費者小周説。

  潮新聞記者從天貓熱銷腮紅榜上看,不到30元的國貨品牌腮紅排在回購榜榜首。

  貝玲妃的落寞並不是個例,近幾年,美寶蓮、露華濃,還有很早進入中國的韓粧代表伊蒂之屋、悅詩風吟等,曾經風靡一時的美粧品牌集體淡出人們的視線,陸續撤出了中國大陸市場。

  “這些品牌離場的背後,是中國本土彩粧品牌的快速崛起。”資深美粧業內人士表示,國貨彩粧更願意迎合消費者需求,善於行銷,借助電商帶貨和新消費模式早早在年輕人中站穩了腳跟。

  可見,擁有好的産品和品牌形像是基礎,推陳出新、積極回應消費者、不斷講好品牌故事才能在市場上走得更加長遠。

  雖然現在貝玲妃的品牌口碑和銷量已大不如前,但品牌本身也曾是美粧歷史中俏麗的一筆。你有用過貝玲妃産品嗎?

來源:潮新聞    | 撰稿:王景平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