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新經濟 新聞詳情
證監會密集召開系列座談會,釋放四個信號
發佈時間 | 2024-02-21 09:34:37    

   龍年第一個交易日,證監會官網發佈消息:2月18日至19日,證監會召開一系列座談會,就加強資本市場監管、防範化解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

  這是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上任後,第一次向外釋放資訊。密集召開的座談會背後,是對市場各方意見的傾聽與關注,傳遞出不少各方如何共建市場的新信號。

  信號一:座談會參與者涉及市場各方

  證監會資訊顯示,此次密集召開的座談會由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和領導班子成員分別主持,專家學者、中小投資者、上市公司、擬上市企業、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會計師律師事務所、私募機構、外資機構等多方代表參與,關乎多項資本市場關切問題。

  信號二:從源頭提高上市公司品質

  據了解,座談會上有參會代表建議,IPO應該首先重視品質,為投資者提供優質投資標的,對於新股上市後業績變臉應當加強遏制。

  證監會稱,正評估總結近年來發行監管工作實踐,更加聚焦嚴把IPO準入關,研究完善相關制度機制,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品質。重點是更加突出發行上市審核監管全鏈條的把關,證監會、交易所、派出機構都會加強發行上市監管,壓實發行人第一責任和仲介機構“看門人”責任。

  據了解,監管部門後續可能進一步加大擬上市企業的監督檢查力度,大力整治財務造假,對“帶病闖關”形成更有力的震懾,倒逼發行人提高申報品質、仲介機構提高執業水準。

  信號三:加強上市公司全過程監管

  據了解,參會代表對上市公司監管十分關注。

  記者從證監會獲悉,對於各方深惡痛絕的財務造假等問題,證監會正在會同有關方面研究健全綜合懲防的機制,從公司內部治理、仲介機構把關、證券部門監管三道防線入手強化機制建設,努力實現業績穿透、數據真實,加強全方位立體式追責,對審計評估違法案件從重處罰和適用禁業罰等“硬措施”。對於欺詐發行、系統性造假和配合造假、財務“洗澡”等重點問題,將加強跨部門聯合防治、聯合執法,提高行政刑事銜接效率,提升“零容忍”執法效能,讓造假者及其“幫兇”真正痛到不敢再為。

  對於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的違規減持行為,嚴格防範通過離婚、融券賣出、轉融通等各類變相、繞道減持行為。對於違規減持,將研究增強監管措施的及時性、有效性,例如責令違規主體購回股份、向公司上繳價差收益等。對於影響惡劣和拒不及時糾正的行為,將依法加大處罰力度。

  對於投資者十分關注的分紅問題,監管部門可能進一步強化監管,讓多年未分紅或分紅率偏低的公司感受到強約束。同時,進一步督促績優上市公司提升分紅水準,推動結合半年報、三季報多次分紅。

  退市事關投資者利益。監管部門正在研究優化退市指標,設置更加精準、匹配的退市標準,著重加大對財務造假公司的出清力度,同時完善吸收合併等多元退出政策規定,進一步削減“殼”資源價值,推動企業主動退市。

  市值管理也是大家關心的重點之一,證監會前期已提出將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同時,對於借市值管理之名,實施虛假資訊披露、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等違法行為的“偽市值管理”,監管部門也十分關注,將從嚴打擊。

  信號四: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

  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是資本市場重要參與者。據了解,證監會正在研究完善行業機構監管模式,健全機構、人員、業務等方面的制度體系,強化機構合規風控要求。同時,健全監管激勵約束機制,更加突出獎優罰劣,推動證券公司和私募基金能力提升。

  目前,公募基金已經成為居民投資股市的重要途徑。證監會將加快權益類産品註冊節奏,進一步豐富寬基指數品種及對應期權産品供給,同時加強與相關部門協同,推動引入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

來源:新華社    | 撰稿:辛文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