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新經濟 新聞詳情
多家銀行推動落實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
發佈時間 | 2024-02-14 11:51:36    

  近期,各家銀行加速推進地産融資,即使春節假期,銀行業也持續發聲支援房地産項目融資。

  2月13日,《華夏時報》記者從興業銀行(16.050,0.08,0.50%)獲悉,新春伊始,興業銀行印發《興業銀行落實城市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制定六個方面、十六條舉措,以更大力度、更實措施,推動城市房地産協調機制工作加快落地見效。

  據《華夏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包括工商銀行(5.160,-0.07,-1.34%)、建設銀行(6.800,-0.08,-1.16%)、中國銀行(4.310,-0.04,-0.92%)、農業銀行(3.960,-0.06,-1.49%)等國有大行,及興業銀行、中信銀行(6.100,-0.08,-1.29%)、光大銀行(3.150,0.02,0.64%)、浦發銀行(6.960,0.02,0.29%)等股份制銀行均已召開“落實城市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專題會議,並就落實城市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相關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

  銀行推動落實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

  1月12日,為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企業合理融資需求”的部署要求,住建部、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了《關於建立城市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

  春節前夕,金融監管總局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一步部署落實城市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相關工作,其中要求,各商業銀行要主動對接協調機制,對推送的房地産項目名單要及時開展評審,加快授信審批,對合理融資需求做到“應滿盡滿”。

  “以更大力度支援房地産項目合理融資需求。”2月13日,興業銀行相關負責人對《華夏時報》等媒體記者提出,《行動方案》將優化配套機制、分層分類精準對接、明確審批要求等六個方面推出十六條舉措,持續加強統籌跟蹤協調,梳理細化任務措施,推動各項政策措施紮實落地,以更大力度支援房地産項目合理融資需求。

  與此同時,興業銀行方面表示,房地産業務鏈條長、涉及面廣,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影響,與廣大人民群眾生活也息息相關。興業銀行積極配合地方政府“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助力“三大工程”項目建設,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産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

  目前,該行已成立由行領導擔任組長,企金、零售、金融市場等多部門共同參與的房地産健康發展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推動全行房地産業務健康發展,持續優化房地産業務體系,形成涵蓋傳統房地産、産業房地産、人民居住生活等領域的三大類六小類産品服務體系。

  此前一天,中國銀行也發文稱,城市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建立後,中國銀行已成立工作專班,從提供支援政策、滿足合理融資需求,做好業務管理、建立專項統計監測等7個方面出臺15條具體措施。

  “截至2月12日,中國銀行已推進超過110個項目的審批工作,合計金額約550億元,其中,已審批完成項目共75個,合計金額近400億元。”中國銀行方面表述稱。

  2月11日,大年初二,農業銀行也發文指出,對於協調機制推送的符合條件項目,要簡化流程,擴大授權,強化資源保障,建立綠色通道,提高項目運作效率,確保項目融資儘快落地。

  截至目前,農業銀行已累計對接協調機制項目2700余個,自1月26日金融監管總局專題會議以來,新審批項目超過10個,審批貸款近50億元。貸款項目主體中,民營企業等非國有企業佔比超過80%,項目類型以滿足剛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為主。

  此前,工商銀行方面表示,目前已在總、分行層面分別成立了“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專項工作小組”,加強統一領導,加快組織推動,加大項目對接,加緊融資落地。

  另外,建設銀行也指出,已成立工作小組,並將推進落實城市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工作納入房地産專班工作職責。各分行對名單內項目既要依照規定儘量支援,也要堅持商業邏輯、堅持獨立評審,嚴格落實貸款三查,審慎充分評估風險,把握風險底線,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自主決策和實施。

  對此,興業研究相關專家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隨著融資協調機制的建立,未來房地産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將得到更為有效的滿足,從而有效防範在建項目逾期交付,維護購房者的合法權益,進而能夠緩解購房者疑慮,提振房地産市場信心,推動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首批房地産融資“白名單”項目貸款落地

  2024年以來,多家銀行的房地産開發貸款投放逐月提升,越來越多房地産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得到了滿足。

  有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月底,國內26個省170個城市已建立城市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提出首批房地産項目“白名單”並推送給商業銀行,涉及房地産項目3218個。此後,各房企項目獲批貸款還在陸續公佈中。

  2月6日,融創中國、復星集團、華僑城、長江青年城等房企項目公司在湖北與銀行簽約。武漢、襄陽、宜昌、黃石等城市的12個房地産“白名單”項目共獲得授信57.2億元,發放貸款18.4億元,展期6.4億元。

  2月13日,安徽省首批城市房地産融資“白名單”項目貸款落地,合肥市通過國家資訊平臺上報的首批26個“白名單”項目,已獲得農業銀行、交通銀行(6.010,-0.07,-1.15%)、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銀行積極支援。目前,已審批授信約17.8億元,貸款實際已下發至項目1.6億元。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對《華夏時報》等媒體記者表示,自2月份開始,白名單制度採取“兩手抓”的策略,既抓融資工作也抓制度流程設計。此前,各地或存在較多的申報,因為評審不及時導致了工作滯後。而監管層多次會議確保了2月份各類融資支援工作的加速,尤其是在盡職免責規定下勢必提高作業效率。這也是確保今年房企現金流穩定的重要保障。

  根據中信證券(21.250,0.07,0.33%)的統計顯示,白名單主要聚焦存在融資困難的項目。其中,融創中國、碧桂園、金科股份(1.370,0.08,6.20%)、綠地集團、世茂集團分別有超過90個、超過30個、53個、34個、16個項目入圍第一批白名單。這些項目大多數尚具備一定貨值,但暫時融資困難,已經取得預售許可並有過先期預售,在保交付範圍內的項目。

  “白名單的推出進一步優化了項目融資,預計絕大多數三線及以上能級城市的項目剩餘貨值仍然能覆蓋支付建安成本。”中信證券研報顯示,2024年交付的完成率不會低於2023年。

  此外,中信證券還指出,雖然2024年3月之後房企債務到期償付義務增加,但並不會出現新的債務重組和債務展期壓力,信用風險可控。下一步政策的重心可能轉向需求側,推動個人按揭貸款利率下降和逐步放開限購可能是政策最重要的兩條主線。

來源:華夏時報    | 撰稿:辛文    | 責編:李斌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