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下旬,新一輪銀行存款利率下調塵埃落定。這也是我國商業銀行繼6月、9月後,年內第三次調降存款掛牌利率。
這主要受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建立以及LPR持續下行等因素影響。業內人士認為,當前銀行凈息差持續收窄,銀行有降低存款成本的需要。這有助於緩解銀行負債端壓力,同時也有助於居民儲蓄轉化為消費。
但對於廣大儲戶來説,同樣存在銀行裏的錢,能帶來的利息收益少了,不免會有些不甘。不少人也開始尋找收益更高的理財工具,這就出現了所謂的“存款搬家”,也叫“挪儲”現象。
存單變成保單,有保險産品受追捧
銀行下調了存款利率,今年該怎麼做資産配置?這可能是不少人最近在考慮的問題。
央行2023年12月公佈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我國人民幣存款餘額284.18萬億元,同比增長10.2%。同時,11月居民存款增加了9089億元,而10月的居民存款則是減少了6369億元。
分析認為,這表明儘管人民幣存款餘額仍在增長但增速放緩,同時一定程度上説明瞭存款存在反覆“搬家”的現象。所謂“存款搬家”,就是居民自發地把儲蓄從銀行取出,轉而投資收益較高的資産産品。包括把存款在不同銀行間轉移,或者投向投資市場、基金市場、保險行業等,實現利益最大化。
那麼現在,哪些理財途徑是最火的?中新財經記者諮詢了幾家國有及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經理髮現,以增額終身壽險、分紅險為代表的儲蓄型保險被重點推薦,此外還有以黃金積存業務為代表的黃金相關理財産品,和儲蓄國債等理財工具等有一定熱度。
“如果您現在想存錢或者理財,不管在哪家銀行或保險機構,增額終身壽肯定都是最火的。”理財顧問郭淼(化名)對記者介紹,夏天的時候,還有大額存單、特色存款等更豐富的産品選擇,而現在産品種類相對集中。
“大額存單利率雖然也跟隨普通存款下降,但收益還是相對高,青睞的人還是很多,所以往往要靠搶;特色理財産品,則是銀行出於壓降負債成本的考慮,許多已經關停了。”郭淼介紹,終身壽也出現了不少變化,上半年3.5%的終身壽産品非常好賣,但已全面下架,目前只有3.0%預定利率産品和2.5%定價利率+分紅産品,滿足不同偏好的用戶選擇。
雖然預定利率下調,但行業對3.0%預定利率産品依然信心滿滿。“剛剛調低後的兩三個月確實陷入低谷,但現在增額終身壽的諮詢人數還是最高的,年金險對於有配置養老資金意願的客戶來説也有比較大的需求。”郭淼説。
國泰君安發佈的研報顯示,銀行再度下調存款利率,預計客戶對於保險儲蓄的需求將進一步提升,尤其在保險公司沒有提前預收2024年開門紅保費的情況下,預計降低存款利率將成為客戶購買保險開門紅産品的重要催化。
壽險的“元氣恢復”已體現在數據上。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11月人身險公司的壽險保費告別負增長,保費收入為1194.06億元,從10月的同比下滑7.51%扭轉為11月的同比增長0.36%。
保險≠存款,“搬家”需謹慎
收益穩健,終身保障又相對靈活,儲蓄型保險産品看起來吸引力十足。但這真的是一款完美的理財産品嗎?受訪對象紛紛表示:還是要謹慎。
“雖然有些險種現在被視為理財工具,但它本質上還是個保險産品。”保險行業的資深從業人士宋先生對記者表示,保險帶有穩健、長線投資的天然特性,收益測算、合同約定都較為複雜,想要實現高收益需要時間和心思。而且投保後前幾年扣除的費用成本也比較高,導致前幾年的現金價值比較低,如果突然想退保可能會遭受本金損失。
“現金價值就是咱們在退保時能拿到的錢,也可以用來提取、借款等等。”郭淼也提到,“提前鎖定收益”是增額終身壽險的核心特點,這點在剛推出時是劣勢,所以賣得不太好;但在當前環境下,已經成優勢了。
她補充説,根據自己的經驗,目前市面上熱門的險種在前7-10年裏,現金價值都比較低。“每一年的現金價值都會寫在保險合同裏面,這才是真正能夠拿到手的收益。大家一定要算明白自己在多少年之內肯定用不到這筆錢,按照這個階段去對應現金價值更高的産品。”
“對於投資者來説,一定要平衡好風險和收益來綜合配置資産,需要摒棄以往‘剛兌’的認識,正視投資理財的收益波動,意識到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建議:如果要追求穩健收益,可以在存款之外,適當配置保險産品、現金管理類理財産品以及儲蓄國債等,通過多元化投資來分散風險,實現財富增值。
另一方面看,對於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來説,“存款搬家”更是極為嚴峻的挑戰,不僅需要優化存款結構,還需要通過多元化的金融産品和服務來吸引和留住客戶。業內人士看來,未來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與競爭將更加緊密和激烈,這也將迫使銀行業加快業務創新和服務升級的步伐。
來源:杭州網 | 撰稿:記者 左宇坤 | 責編:周宣印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