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等八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強化金融支援舉措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支援民營經濟的25條具體舉措,從加大信貸資源投入、暢通債券融資渠道、擴大股權融資規模等方面入手,對金融支援民營經濟發展進行全方位部署。
潮新聞記者注意到,25條舉措,不僅亮點頻出,其中,增強民營經濟金融承載力等提法,新意中蘊含著深意。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接受潮新聞記者採訪認為,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為創業就業的主要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援、引導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此次“民營經濟25條”具體舉措,從總量和結構兩個方面明確相關要求,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精神的具體體現,有助於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金融資源配置,穩定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信心和預期,進一步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在服務我國經濟恢復回升和高品質發展、實現共同富裕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加大首貸、信用貸支援力度
銀行業要發揮主力軍作用
金融支援在助推民營企業發展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次《通知》在明確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目標和重點時,提出“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援力度,逐步提升民營企業貸款佔比”,並提到“加大首貸、信用貸支援力度”。
董希淼認為,下一步應繼續從優化信貸市場、債券市場、資本市場等方面採取措施,進一步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題,為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創造更好的金融環境。
其中,銀行業要發揮主力軍作用,在保持商業可持續的原則下持續加大信貸支援力度。
具體而言,一方面進一步優化銀行機構體系,構建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大中小機構各司其職、協同配合的多層次、差異化服務體系,在發揮好大型銀行機構頭雁作用的同時,發展好社區銀行和民營銀行等中小銀行,推動中小銀行更有能力和意願更好地為民營企業提供“門當戶對”的金融服務。
另一方面,無論大中小銀行,應深度發展金融科技,加快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服務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的質效。在對接民營企業續貸需求的同時,銀行應積極破解“首貸難”問題,並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提高信用貸款比例,提高金融服務的有效性和精準度。
暢通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渠道
應提高直接融資比例
此次《通知》,34次提及“融資”,為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精準施策。
在直接融資上,《通知》就“深化債券市場體系建設 暢通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渠道”和“更好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 擴大優質民營企業股權融資規模”兩方面,提出了擴大民營企業債券融資規模、加大對民營企業債券投資力度、支援民營企業上市融資和並購重組等所有措施。
“確實應不斷提高直接融資在民營企業融資中的比重。”董希淼表示。長期以來,我國以間接融資為主導的金融體系對民營企業和創新經濟支援不足,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宏觀杠桿率偏高。因此,要下大力氣深化債券市場建設、推動資本市場改革。
如何實現?董希淼認為:進一步完善股票發行和再融資制度,提高民營和小微企業IPO和再融資審核效率,充分釋放市場機制活力,不斷提高直接融資比例,提高民營企業在資本市場募集資金的能力。要立足民營企業實際情況和真實需求,協同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支援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在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以及區域性股權等上市掛牌;要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援工具作用,支援民營企業債券發行、擴大定向可轉債適用試點以及創新創業債試點,探索發展高收益債券市場,擴大民營企業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規模,進一步拓寬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增強民營經濟金融承載力
新提法如何實現
此次《通知》還提出,“優化融資配套政策,增強民營經濟金融承載力”。其中,“增強民營經濟金融承載力”是一個具有新意的提法。
如何實現?
文件提到,完善信用激勵約束機制,健全風險分擔和補償機制,完善票據市場信用約束機制,強化應收賬款確權以及加大稅收政策支援力度。
董希淼認為,重點是要不斷優化融資增信體系,完善風險分擔、補償機制,提高民營企業獲取金融服務的能力和金融機構提供金融服務的意願。民營企業普遍存在缺數據、缺徵信、缺擔保等“三缺”現象。為此,應進一步建立健全企業、銀行、政府各方責任共當和損失分擔機制,如不斷完善政府主導的融資擔保體系尤其是民營企業信貸擔保體系,建立民營企業風險補償基金,減少民營企業“三缺”對融資的影響。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吳恩慧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