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新經濟 新聞詳情
個人養老金上線兩周了 投資者還有啥疑慮?
發佈時間 | 2022-12-12 08:50:26    

   個人養老金賬戶上線第二周,你買了啥?

  在發行首周,投資者對個人養老金産品的關注度居高不下。不過,在吸引一部分投資者購買的同時,另一部分投資者卻對這類産品保持觀望的態度。

  業內人士經調研後發現,儘管許多投資者對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關注度不低,但是對這類産品的理解仍存在一些誤區。無論是對於第三養老支柱和第一養老支柱的差異,還是對個人養老産品的流動性、收益率等問題,仍有許多疑惑,亟待解答。

  認清第一、第三養老支柱

  貓頭鷹基金研究院總經理助理、研究總監伍彥妮在近日的調研中發現,投資者對個人養老賬戶仍存在不少誤解,比如一部分投資者無法清楚地區分第三養老支柱和第一養老支柱。調研顯示,部分投資者認為個人養老金賬戶要連續繳滿15年才可以領取,擔心斷繳一段時間會影響未來的領取,也有部分投資者關心個人養老金能否給子女繼承,能否保證專款專用等問題。

  對此,伍彥妮表示,第三支柱補充養老體系和第一支柱有很大不同。以養老FOF為例,FOF本身是一類公募基金,由基金經理進行打理,託管在託管行,因此所有的投資收益都將記在個人名下,賬戶裏的資金都可以由個人處置。這意味著,繳存年數少、斷繳等情況並不會影響個人養老金的提取,有餘額的賬戶給子女繼承也是順理成章。

  滬上一位公募從業人員也向證券時報記者強調了第三支柱相對於第一支柱的獨立性,“第三支柱不是現收現付制,不用太擔心投入第三支柱的錢會被用作第一支柱的補充資金。”

  此外,他還提到,有一些投資者擔心第三支柱養老體系的投資方案會是高度統一的,渠道可能為了完成銷售任務,把一些並不優質的標的強行加入養老産品的投資方案。“事實上,很多養老産品的業績也是公開的,管理人會在全市場參與競爭,他們更有動力為投資者的利益負責。”他表示,第三支柱養老産品的類型多樣,各種投資組合的策略也是高度分化的,並不存在國家統一投資或者某家機構統一投資的説法,無論是管理人,還是投資者自己,都有比較大的選擇空間。

  儘早養成儲蓄好習慣

  相比上述對個人養老賬戶的認知還不太全面的部分投資者,另一部分投資者雖然對這類産品的理解較為充分,但仍持猶豫態度或者傾向於不購買。對他們而言,個人養老産品的吸引力稍顯不足。

  具體來看,有部分投資者認為,養老類産品的流動性比較差,在退休時才能取出,對於年輕人來説,有一筆錢存進賬戶後二三十年都無法取出,顯得不夠靈活。他們認為,個人養老金更適合臨近退休且收入較高的人群購買,作為現有養老體系的補充。

  還有一類投資者則對自己的投資能力比較有信心。伍彥妮告訴證券時報記者,有部分受訪者表示自己平時就會投資一些基金或者股票作為補充養老,沒必要把錢放在個人養老金的賬戶裏。這部分群體主要是考慮到養老賬戶能夠投資的産品仍相對有限,有一些他們看好的基金産品並不在其中。

  對於以上觀點,上述公募從業人員認為,從資産配置的角度來説,個人養老金賬戶至少可以確保投資者在退休之後拿到一筆錢,“每個人在做財務計劃的時候,肯定是要同時配置高流動性資産和低流動性資産,在同等條件下,低流動性資産有更大概率獲得更高的潛在回報。只要資産組合本身沒有太大的流動性危機,配置一部分低流動性資産也是可取的。”

  在伍彥妮看來,個人資産的流動性並不是越高越好。她認為,在人生的各種階段,會有很多項目向投資者伸出“橄欖枝”,而這些“橄欖枝”往往會有風險,比如前幾年的P2P就給投資者帶來了很大的打擊。相比之下,個人養老金可以被視為是一種儲蓄行為,有效阻止了不夠理性的投資行為。

  “這其實和買彩票的例子是一樣的。”她坦言,“中了大獎的人很容易就把財富揮霍一空,但是現在有一種新的機制叫做rich for life,就是可以給中獎的人每年發一筆足夠富裕生活的錢,這種模式其實是給中獎人提供了一種現金流管理的服務,充分體現了低流動性的好處。”在她看來,投資者有必要及早養成儲蓄的習慣,儘早為將來做好規劃。

來源:證券時報    | 撰稿: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