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鄉村振興
讓居民愛上“社區雲”益陽赫山街道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
作者:盧靜 李勝利 傅林林 來源: 時間:2022-05-12 14:09:22責任編輯:李哲

視頻裏“雲探視”,了解獨居父母起居生活;社區工作“雲宣傳”,自編自導自演節目多;水電工、修理工到府服務“雲派單”……5月10日,在益陽市赫山區赫山街道辦事處,記者了解到,街道在深化“一社區一黨建”品牌創建的基礎上,精心打造棟棟響、社區智慧電視臺等“社區雲”治理模式,消除社區工作空白點,贏得了居民點讚。

“雲監管”成為社區好幫手

“香奶奶晚飯不知道有沒有著落,麻煩您去看一下。”下午4時30分,洪家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曹鳳蘭站在“棟棟響”視頻前“雲巡邏”。依次點開轄區內視頻監控後,她將注意力放在“洪家巷”的視頻上,這時視頻裏出現了黨員樓棟長祝希民的身影,於是通過“雲喇叭”向祝希民喊話。

洪家村社區是典型的城區老舊社區,有32個棄管小區、53個庭院,居民老齡化嚴重,下崗失業人員多。“棟棟響”是赫山街道在基層治理中創新的“雲監管”模式之一,即在社區內重要場所、人口密集的區域安裝攝像頭,監控視頻信號統一接到社區居民服務中心大廳,社區幹部可以在視頻上查看轄區公共區域的社會治安、居民出行、環境衛生等情況,也可以和居民互相“雲對話”。

2021年8月“棟棟響”正式投入使用以來,可幫了曹鳳蘭不少忙。過去有些居民習慣將垃圾隨手扔在樓道口、巷子邊,現場“雲對話”幾次後,再也沒有群眾亂扔垃圾了。前不久,社區一居民車內丟失重要物件,民警從“棟棟響”裏調取監控視頻,很快鎖定了犯罪嫌疑人。老派出所家屬區有3位低年級學生,常年和爺爺奶奶生活在院子裏。同住該庭院的老黨員劉少堯便成了他們3人的“雲保姆”,社區在放學時間段沒有看到孩子,或者得知孩子家人外出遲遲未歸,都會通知劉少堯到府查看情況。

“有了‘棟棟響’這個‘雲幫手’,社區治安、環境衛生大大好轉,鄰里矛盾也少了很多。”曹鳳蘭告訴記者。

目前,全社區安裝了20個攝像探頭,“棟棟響”覆蓋了所有背街小巷。每個攝像頭都有一位志願者或者老黨員負責,專門服務片區行動不便的老人,配合社區開展外來人口摸排、疫情防控等各類工作。

“雲統籌”密切社群關係

一個社區擁有自己的電視臺,播放居民自編自導自演的“微節目”,這一新鮮事發生在銀東社區。

“花甲之年的她是家中的頂梁柱,為了照顧病重的丈夫和讀書的兒子,通過再就業當上了飯店服務員,連續6年被評為‘優秀員工’,她就是就業之星夏玉貞。”走進銀東社區智慧社區電視臺,只見電視機螢幕上正在播放“2022年銀東社區黨支部就業創業之星”節目,最近一段時間,夏玉貞成了社區的“明星”。

銀東社區是我省最大的公共租賃住房小區。社區幹部在推廣“網小格”程式時,發現不少居民不會使用智慧手機,但都喜歡看電視。為了能將政策及時宣講到每家每戶,社區和中國電信益陽分公司反覆溝通,根據群眾和社區工作需要,開通了“銀東社區智慧社區電視臺”,設置在電視頻道首頁。

“我們電視臺有智慧黨建、走進銀東、健康顧問、為民辦事、咱爸咱媽等五大板塊。”銀東社區黨組織書記楊一舟説,智慧黨建裏涵蓋了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等多個專題,其他板塊也和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為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社區還組織黨員、志願者、熱心群眾將疫情防控演練、換屆選舉、反電詐、防溺水等一個個政策拍成了40多個小情景劇,放在社區電視臺上。這種“雲統籌”的模式,社區居民喜聞樂見,觀看社區節目,成了居民們的又一娛樂生活方式。

六旬老人陶文化,經常通過社區電視臺觀看志願者慰問關愛殘疾人的視頻,深有感受的他加入了社區志願服務中,義務巡邏、打掃衛生、幫助困難群眾,身殘志堅的他打動了社區所有工作人員,經過推選,他光榮地成為了一名入黨積極分子。

“雲”服務提速度增溫度

在赫山區政府大門口,來自東風嶺社區的張勝軍認真地指揮過往車輛有序進入大院。今年3月,他通過社區的“雲招聘”,找到了目前這份保安工作。

東風嶺社區有很多改制企業,下崗工人比較多。每週五,社區幹部便在“網小格”裏發佈招聘資訊,今年來,已經為13名群眾提供了保安、保姆等就業崗位。

為提高社區服務群眾的水準,東風嶺社區黨總支利用“網小格”推動社區服務線上線下業務融合,在“最快的速度,最便宜的價格,最暖心的服務”上狠下功夫,提升服務效能,讓居民體驗到社區服務的“速度”和“溫度”。

社區下崗職工中擁有電工、焊工等專業技能證的居民大約有30余人。想到“網小格”裏經常有“水管爆裂、下水道堵塞”等求助資訊,東風嶺社區黨組織書記葉思慧將這些力量集中起來,在社區黨總支下面組建了15個“功能型黨小組”,以“雲派單”的形式到府為居民服務。

上週末,香樟花園居民何媽做飯時水龍頭突然爆裂,立馬在群裏求助,葉思慧第一時間派單給附近的黨員水電工朱光躍,前後不到10分鐘,便修好了水管。事後何媽感激不已,特意跑到社區當面感謝。

為了照顧獨居老人,東風嶺社區成立了老年人日間料理中心,黨員志願者劉太平每天負責在群裏發送老人生活視頻,讓其在外地的子女通過“雲探視”的方式,及時掌握老人的情況。

社區是城市的組成細胞,是城市治理的“最後一公里”。“數字經濟時代,我們街道將繼續探索‘智慧雲社區服務’模式,真正做到社區居民在哪,社區工作就覆蓋到哪。”赫山街道黨工委書記張平安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