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鄉村振興
為資江魚兒建“産床” 益陽赫山首次鋪設人工魚巢
作者:王新鳳 郭軒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4-20 15:00:01責任編輯:

每年三四月,資江的魚類就開始進入産卵季,其中很多魚卵需要附著物才能順利孵化。

為增加天然魚類資源、改善水域生態環境,今年,赫山區畜牧水産事務中心採用替代材料人工模擬魚類産卵環境,在資江河赫山漁政碼頭附近水域鋪設人工魚巢,為魚類春季産卵營造一個安全的“産床”。這也是資江流域益陽段首次開展人工魚巢建設助魚産卵。

4月18日上午,春和景明,天朗氣清。在赫山漁政碼頭,筆者看到,赫山科技專家服務團畜牧水産組的十余名志願者正在製作“人工魚巢”,只見他們將一根根長約50釐米的塑膠毛刷固定到由PVC管製成的長方形框架上,一個框架全部鋪滿大約需要100根毛刷。

“我們將一個個這樣的框架投入江中,用繩子連接成網格,人工魚巢就建成了。人工魚巢起到了水草的作用,粘附性強,魚兒在此産卵成活率高,還能避免其他天敵的襲擾。”據赫山區畜牧水産事務中心水産技術推廣站站長冷奏凱介紹,“人工魚巢”是人為在江中設置的構造物,為魚類營造良好棲息環境,提供繁殖、生長、索餌和庇敵的場所,以達到保護、增殖的目的,成為修復生態,改善資江生態環境,營造魚類良好棲息環境的有力手段。

“每年春季,資江裏的鯉魚、鯽魚、鳊魚等開始找地方産卵,江面寬闊、水流緩慢的地方是它們的最愛。”冷奏凱對資江魚類的特性了解得很透徹。

受潮漲潮落影響,水位一旦下降,一些魚類在河灘淺草植被上所産的魚卵便裸露在外,不能正常孵化。鋪設“人工魚巢”就是為魚兒搭建人工“産房”,“産房”隨江水浮動,不會擱淺在岸上,提高了孵化率。

是不是所有魚類都會跑到人工魚巢來産卵?冷奏凱説,並不是。“人工魚巢主要是針對資江裏面産粘性卵的魚類,比如鯉魚、鯽魚類,因為它們産卵時,如果受精卵沒能黏附在物體上,沉到水底,或因透水條件不好影響孵化,易被污物掩埋腐敗死亡。”

科學投放人工魚巢只是赫山區保護漁業生態資源的一個方面,記者了解到,再過一段時間,赫山區畜牧水産事務中心還將有序投放魚苗進行增殖放流,讓資江的魚類資源更豐富,物種更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