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鄉村振興
益陽南縣:中魚口鎮加大人居整治力度,農村環境綻放新顏
作者:周瑩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06-02 10:22:10責任編輯:

“我們村沒整治以前一下雨到處是泥水,垃圾也是隨處可見,田間地頭都是農藥瓶、化肥袋,也沒有遛彎鍛鍊的地方,真的是臟、亂、差,經過整治之後環境變優美了,水清草綠,到處是明亮乾淨的,還有群眾健身的廣場,我們都特別高興。”看到乾淨整潔的村容村貌,中魚口鎮艷新村村民魯光華高興地説。

中魚口鎮艷新村位於S204南茅復線公路西側,村莊佔地7494畝,全村共有2288人。為改善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該村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緊緊圍繞鎮黨委、政府關於人居環境整治的總目標和總要求,堅持黨員幹部帶頭,全民發動參與的工作方法,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如今,該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明顯改變,村風民風有了顯著提升,村民們對村裏的榮耀感、自豪感和歸屬感進一步增強,大家發展村莊的精氣神兒更高了。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也不知道從哪下手,後來通過學習,決定從最基本的自家環境衛生開始。先把自家房前屋後環境衛生打掃乾淨,家中收拾乾淨整潔,這是最基本的。每家每戶都這樣維持好自己的生活環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下來全村的人居環境不也就美觀了嘛。”最美農戶朱志強講述著自己的見解。環境整治,最基本、最核心的是轉變百姓觀念,要做細、做好、做足、做活宣傳這篇文章。該村多次組織召開村“兩委”會、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會議,將人居環境整治標準形成共識,納入《村規民約》。同時,開展多方位宣傳工作,村村響、大喇叭每天早晚迴圈播放人居環境整治廣播稿,支部書記程雙喜每天廣播評比結果,戶戶簽訂門前三包”承諾書,努力做到環境整治家喻戶曉。

為把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持續推向深入,艷新村“兩委”通過黨建引領樹牢群眾環保意識,加強宣傳,開展房前屋後栽樹種花活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採取以會代訓、發放宣傳單、廣播、微信網格群等方式,引導黨員幹部帶頭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精心組織動員全村群眾在房前屋後栽種樹苗、花草,扮靚自己的家園。針對農村衛生死角偏多、門前堆放雜亂和私搭亂建較多的實際情況,村支兩委採取分類實施,突出重點,將責任分工細化的方式,將黨員“五面紅旗”評比牌和“門前三包”責任制,落實到每一戶、每一人;入戶路實行農戶分段包乾,每個農戶負責自家門前的路段衛生,農戶庭院衛生由農戶自己打掃,時刻保持室內清潔明亮,室外乾淨整潔。

強化德治,發揮環境整治教化能力。設立環境衛生“紅黑榜”,採用每月進行一次評比,每月評出6戶最美農戶、3戶最美黨員戶和3戶落後戶,對落後戶進行現場觀摩指導,限期整改,形成良好風氣,以“好面子”的心態來約束“慵懶散”“等靠要”的不良思想和行為,把“軟約束”變成“硬杠杠”。對不服從管理的群眾,村支兩委採取到府做思想工作,並對臟亂差情況進行通報,切實突出環境衛生治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長效性。

艷新村近年來人居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陳規陋習逐步摒棄。群眾在良性競爭中把自家房前屋後整理乾淨,在舒適安逸的環境下生活,積極為建設乾淨整潔的美麗家園添磚加瓦,為下一步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