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貽芳代表:建議授權部分科研機構開展科研管理改革試點

發佈時間:2023-03-07 14:46:17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王振紅 | 責任編輯:劉夢雅

關鍵詞:王貽芳,科研機構,科研,改革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王振紅)近年來,基礎科學研究越來越為社會關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基礎研究事業發展迅速,成績顯著,取得了一些在國際上有重大影響的成果。但整體上與國際先進水準還有相當大的差距。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建議,“需要在管理上進行改革,以符合科研發展規律,滿足基礎研究的需要。”

王貽芳代表建議,授權部分科研機構開展科研管理改革試點,充分發揮科學家和科研單位在選題、立項、佈置和分配任務方面的作用,給與自主權。具體如何操作?王貽芳代表建議可以開展以下試點工作:

政府管理部門把部分經費的選題、立項決定權交給科學家、科研單位或領域內的科學家共同體(小同行)。

選取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央直屬科研單位,依照其過去獲得的競爭經費,按比例(如10%)給與穩定支援經費。

試點單位制定穩定經費管理制度,按照其職責使命,確定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並與中央部委簽訂任務書,就經費的使用範圍、管理方式、成果目標、領域責任、國際地位等做出約束和承諾。

試點單位應利用該穩定支援經費開展核心能力建設,確保不發生“卡脖子”問題;自主部署研究項目,開展基礎性、前瞻性研究,獲得重大成果;確保完成國家賦予的長期和重大任務,提升我國/單位在本領域的國際地位與影響。

項目的選取應當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結合,由試點單位的學術委員會和外部的專家顧問委員會給出評估意見,最後由單位領導決策。

外部的專家顧問委員會由國內外知名專家(小同行)10-20人組成,如果不涉密,其中一半以上應該是國外專家。上述穩定經費的預算、執行與成效應該接受該委員會的年度評估與審查。

學術委員會與外部的專家顧問委員會就穩定經費支援的效益做出評估,並與國際同行(類似單位)比較。根據發展趨勢,給出改進建議。

上級管理部門檢查並批准試點單位的年度報告與專家顧問委員會的年度報告,形成自己的年度評估結果(報告),並給予獎懲。獎懲以調整穩定經費的支援比例為主,管理部門也可以調整任務書,設立新的目標,或調整管理團隊,解決可能存在的問題。

王貽芳代表表示,“通過10-15年的努力,希望我國基礎科學領域有一批研究所能夠建立現代管理制度,實現國際化管理,整體學術達到國際領先,掌握相關的核心能力和關鍵技術,成為國際上該領域的著名研究中心,産出一批重大成果,培養一批著名科學家,為2035年成為科技強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的宏偉目標做出貢獻。”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