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10月25日,“探索二號”科考船攜“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完成配置兆瓦時級鋰電能源系統的大深度原位科學實驗站在海底的布設試驗,返回三亞。
探索二號科考船(供圖:中科院深海所高懷寧)
該航次由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10家單位機構參與實施,主要任務是開展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深海/深淵智慧技術及海底原位科學實驗站”所研製系列裝備的海試任務,以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相關項目關鍵技術驗證工作,參試裝備包括海底基站、原位實驗室、滑翔機等多型裝備。
滑翔機(供圖:中科院深海所李秋瑩)
原位科學實驗站採用中科院青島能源所與深海所聯合研製的國産技術,首次實現了兆瓦時(1000kWh)級別的固態鋰電池在深海裝備上的整合,這是當前深海裝備攜帶的最大能源容量,在能量密度方面實現了新的突破,同時也在能源系統整合與管理技術實現了突破。此次在千米級深海進行試驗應用,驗證了能源及其管理系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原位實驗室作業畫面(供圖:中科院深海所李秋瑩)
本次海試還實施了海底深海/深淵基站-原位實驗室-“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水下聯合作業,通過“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進行了海底基站與原位實驗室的水下連接。
海底基站作業畫面(供圖:中科院深海所李秋瑩)
利用基站所擁有的大容量電能,本次海試對基站的海底航行能力及自主位點移動功能進行了驗證,這項功能可以實現基站在海底的精確布放以及滿足多個位點的作業需求。基站可以支援如原位實驗室等平臺在海底接入,並向其供電,同時各平臺間資訊互聯,開展長期、協同探測,作業模式更為靈活。本次海試還對原位實驗室的自主運作模式切換功能以及電感耦合無線通信功能進行了驗證,實現了通過載人潛水器實時獲取原位實驗室所搭載的高性能傳感探測設備監測數據的需求。整個原位科學實驗站系統在海底全自主工作,能夠進行自身狀態監測和智慧管理,所有數據通過深海滑翔機中繼通信定期傳回岸基控制中心,同時,也可以對科學實驗站進行遠端控制。
兆瓦時級能源系統將為原位實驗室所攜帶的高性能傳感探測設備等實驗系統提供長期能源供給,支撐開展無人無纜值守條件下的智慧探測與原位實驗。整個系統將在航次結束後繼續在海底進行運作試驗,並在後續接入更多的智慧化無人實驗、探測及資訊傳輸系統,實現深海長週期無人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