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憐日破浪花出,更復春從沙際歸”,1000多年前,唐代詩人杜甫在第二次遊歷南充閬中時寫下這首《閬水歌》,表達著自己對嘉陵江的喜愛之情。
杜天身著漢服 受訪者供圖
1000多年後,就讀于西華師範大學的孟加拉國留學生杜天,在第二次到閬中時已能完整地誦讀出《閬水歌》。他和一群留學生身著漢服,在嘉陵江畔追尋杜甫的腳步,在誦讀經典中感受嘉陵江的魅力。
杜天(後排左一)和同學們錄製《閬水歌》時合影 受訪者供圖
“由於2022年誦讀經典和詩教中國比賽的契機,我們接觸並學習了《閬水歌》這首詩。”杜天驕傲地説,很榮幸老師安排他扮演杜甫。他認為代表學校參加此次比賽是一件充滿挑戰和值得驕傲的經歷。
據杜天介紹,他和同學們在學校用一週時間學了這首詩,有專門的老師輔導他們的發音和對詩歌的理解。從不能連貫地讀出整首詩到能夠完整地背出這首詩,杜天可算是下足了功夫。
杜天(左五)和同學們合影 受訪者供圖
對一個外國人來説,音調一直都是在他中文學習路上的難題。為了盡可能發音正確,他每天拿著詩歌錄音反覆聽,反覆練習。在老師和中國同學的幫助下,詩歌所呈現的意境,在杜天的腦海中也逐漸有了畫面感。“每當背到‘巴童蕩槳欹側過’的時候,小孩子在嘉陵江上划船的美麗場景便刻印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杜天説道。
在杜天看來,他能夠這麼快就掌握這首詩,與他在南充這三年的文化探索密不可分。除了課堂上學習中華文化相關知識以外,他還積極參加學校為留學生們組織的探索中華文化的活動。
杜天(左二)和留學生一起學習古詩 受訪者供圖
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在2021年南充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西華師範大學聯合舉辦的中外青年“迎中秋 見非遺”文化交流見學活動中,他和同學走進閬中王皮影博物館、儀隴剪紙博物館、高坪斑竹竹藝展示館等地,近距離體驗了皮影製作表演、剪紙藝術、竹編藝術等南充非遺文化。
“活動中,我們非常認真地學習這些南充傳統文化,並將我們看到的、感受到的以視頻的方式呈現出來。最終,團隊獲得了此次活動的短視頻大賽一等獎。”杜天説,“很高興到中國後有新的生活體驗,參加課外活動能讓我更加了解南充,更加了解中華文化。”
近期,杜天還報名了“一帶一路·愛上綢都——絲路青年南充研學之旅”活動。雖然已經在南充學習生活了3年,但他仍然覺得這座城市還有很多豐富燦爛的歷史文化值得探索。他説:“一聽到這次活動可以體驗川劇,我就興奮不已。漫步于閬中古城的青石板上,讓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寧靜。我對此次活動充滿期待。”
“在南充的這幾年裏,我早已把這裡看做是我的‘第二故鄉’。南充這幾年發展很快,我也感受到我和南充在一同成長。”回望過去的時光,杜天深情地説道。(文 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