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大地迴響——葉小綱音樂創作研究》
前陣子,朋友圈裏總能見到作曲家們轉發的《葉小綱開講——即墨公益音樂講座》視頻連結,頭圖裏作曲家葉小綱站在舞臺上逆光拍攝的瀟灑、挺拔的背影很吸引人,忍不住連著追看了幾期。看完得知,這一講座開始於2020年10月,目前已舉辦了11期。著名作曲家葉小綱擔任主講人,每期他都會邀請他的音樂家朋友們,與觀眾面對面地暢聊音樂感悟,分享音樂故事,還現場演繹大量的中外優秀音樂作品。僅前8期,新華網、嗶哩嗶哩、閃電新聞等媒體平臺點擊量就超過1300多萬人次!
葉小綱老師身兼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聯合國國際音樂理事會副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常務委員會委員、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院長等數職,現在主講人也是做得有聲有色。更讓人稱奇的是,如此多元且重要的社會角色絲毫沒有影響到他的創作力,葉老師的創作速度、創作數量和品質始終驚人,這些年在國內外多次舉辦個人作品音樂會。他究竟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呢?苦思良久未果,卻無意中在手邊一本書《大地迴響——葉小綱音樂創作研究》(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20,以下簡稱《大地迴響》)裏找到了答案,作曲家在第353頁裏是這樣回答眾人疑惑的:“一個人的能力若強,幹什麼都不會太差。我只是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大地迴響》由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作曲家金平擔任主編,經過3年多的精心籌備而成。為了更好地追蹤作曲家的創作軌跡,書中精選了20篇由李吉提、李西安、金湘、王安國、賈國平、錢仁平、項筱剛等作曲家、音樂學家與表演藝術家在不同時期撰寫的評論文章,從作曲技法、創作風格、美學思想等方面對葉小綱近40年的音樂創作進行了全面的分析、評價和總結,以其創作的各類音樂作品本體為研究對象,涉及室內樂、交響樂、大合唱、歌劇以及影視音樂等各種體裁。
讀後,我認為《葉小綱音樂創作研究》的出版價值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書中所反映的作曲家的音樂創作之路與藝術實踐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餘年來取得的文化成就。這本書反映了作曲家在作曲技法和審美趣味方面的變化軌跡,也從一個側面代表了中國現代音樂創作的發展過程。第二,該書對於判斷中國音樂發展的走向意義重大。該書不僅能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中國當代音樂的發展過程,還能更好地幫助我們判斷中國音樂今後發展的方向。第三,該書是葉小鋼音樂創作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葉小綱的音樂創作與中國當代音樂的發展密切相關,並極大地影響了中國當代音樂創作的走向,所以一直是音樂理論家和學者們關注與研究的熱點,成果斐然。據不完全統計,已出版相關圖書有78部,期刊發表論文200余篇,其中學位論文45篇,該書選出的20篇文章可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音樂理論家李西安將葉小綱在現代音樂創作領域的歷程分為出國前(1978—1987)、留美期間(1987—1994)與回國後(1994至今)三個不同的階段:
李西安對葉小綱1978—1984年創作的《中國之詩》《西江月》等音樂作品進行了述評,指出《小提琴協奏曲》是作曲家早期創作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轉折。賈國平、童穎則重點分析了葉小綱的成名作暨最重要的一部管弦樂作品《地平線》(1985),分別就作品的創作背景、音樂材料來源與構成、音高結構與曲式結構的特徵作了較為詳細的音樂分析,勾勒作曲家如何擺脫與突破西方音樂語言風格、構築自我個性化的音樂語言風格之路。
錢仁平對葉小綱在留學美國期間為管弦樂隊而作的《冬》(1988)中“內斂外揚的都市化音樂語言”進行了考量,探討作曲家以“共性”的現代作曲家技術體系建立自己個性化音樂語言的方式的價值與意義。
回國後,葉小綱的創作情況雖複雜但漸入佳境,碩果纍纍,研究文章也是緊隨其後:康嘯、沈雲芳對葉小綱在古箏協奏曲《林泉》(2001)、室內樂作品《巴松措》(2012)中如何運用古箏來表現“水相”特質及其寓情于景的創作方式進行了深入的技術分析;楊國立、丁旭東從內容與美學兩個方面將中國版《大地之歌》(2004)與馬勒《大地之歌》(1908)作了比較研究,認為兩者“樂情相近,但意指不同”,馬勒表現的是19世紀末歐洲知識分子普遍存在的悲切、無奈、消極的心情,體現了‘分離派’的藝術主張;而葉小綱則表現了一種對盛唐文明的感懷與未來國運昌盛的期盼,體現了晚唐宮廷繪畫的藝術追求。路琦則主要就葉小綱《大地之歌》中與新人聲相關的演唱方法、表現方式以及詞曲關係的處理等方面結合自身演唱體會展開研究。金平從主動動機的戲劇功能、主導動機與人物性格的關係及樂隊在歌劇中的作用等方面探討了葉小綱歌劇《咏·別》(2010)中的音樂創作手法和藝術成就。于洋、鄭陽則分別以葉小綱大型交響史詩《共和之路》(2011)、第五交響曲《魯迅》(2017)為研究對象,這兩部作品的共同點是其內容皆為文學題材且充分發揮人聲的魅力,前者有強烈的畫面感,以“三管編制管弦樂隊之色彩描繪了辛亥革命之壯美,涂繪百年滄桑之斑斕”;後者對結構與形式的設計思維分析、各樂章的內容表達與創作技術理念間的支援關係與作品在音樂藝術創作領域的突破性成就三個方面,對作品進行了全面的創作技術、審美理念及文化思想內涵層面的解析。這兩部作品的創作均體現了作曲家深厚的文學功底,以及對宏大敘事、深刻題材及衝突性戲劇結構的超強駕馭能力。可見,作曲家在運用愈來愈嫺熟的技術表現中國傳統文化,對話世界。
李西安、楊宣華、項筱剛則聚焦葉小綱現代音樂創作領域之外同樣成就卓越的影視劇音樂創作領域。他們通過訪談或樂譜分析等方式對作曲家電影音樂《半生緣》《刮痧》《驚濤駭浪》《開羅宣言》《人約黃昏》、電視劇音樂《玉觀音》等的音樂創作進行了分析,探究作曲家在創作中如何尋找音樂與戲劇的平衡,從而做到藝術與商業的融合,並讓音樂與影視作品交相輝映、相得益彰的。
李吉提、李西安、金湘慧眼識才,一直極為肯定葉小綱的音樂才華,對其情有獨鍾,呵護有加,認為其創作具有“才華、功底、感覺、本色”等特色,逐步找到了一種自己“既不前衛,又不保守;聽上去不刺耳,但實際很複雜;最新技術和傳統基本功相結合”(見書第346頁)的獨特風格。李吉提在聽完作曲家于1998年6月與2005年10月在北京音樂廳、第8屆北京國際音樂節舉辦的兩場音樂會後,認為自己需要“重新認識葉小綱”,因為他在“努力尋求專業和業餘音樂的契合點”做得很成功,善於用中國民族樂器和風格點綴其中,很多作品旋律流暢。在舞劇音樂《深圳故事》組曲(1999)、中國版《大地之歌》(2004)中,他不僅會在配器中“做加法”,也很會“做減法”,是一個“能夠適應社會各層次民眾欣賞藝術需要的藝術家”。前輩們愛才之心,躍然紙上。細細體會,如今的葉小綱何嘗又不是如此不遺餘力地在提攜青年一代呢?!
解瑂的一篇《把靈感裝進行囊》關注的是作曲家回國後,在行走中尋找靈感、碰撞出新的音樂的創作形式(即“行走音樂”);而她的另一篇《音樂與人生與時懼進——記著名作曲家葉小綱》與李西安、葉小綱的《調整創作風格與藝術追求——音樂創作二人談》(2003)兩篇文章內容涉及葉小綱在美國學習期間的創作情況、作曲家對自己創作風格的定位、其父葉純之對他的影響、影視音樂創作,以及葉小綱的文化和地域背景對其創作影響等方面。
我們在書中一篇篇佳作的引領下,見證了作曲家是如何用自己近半個世紀的音樂人生印證著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復蘇與提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書中由作曲家葉小綱獨家提供的100多幅精美圖片,除劇照、海報外,還有難得一見的作曲家學生時代青澀照片、留學期間與導師的合影、出演電影《琴聲如訴》時的劇照、軍裝照、各地采風照、人才輩出的中央音樂學院作曲係77級同學大合影,以及作曲家與小澤徵爾、潘德列茨基、亨策等大師們的合影等。此外,作曲家手稿真跡、重要音樂會節目單、附錄中英文雙語的葉小綱作品目錄、葉小綱錄音製品目錄、有關葉小綱及其音樂的文章及作者小傳等,諸多形式的輔料為圖書提高了藝術性與觀賞性,大大提升了讀者的閱讀體驗,為圖書增色不少。
這本書出版的時候適逢疫情,作曲家克服重重困難,出版抗疫歌曲《大愛蒼生》(該作品已被收錄至人民音樂出版社和中國音樂家協會合作推出的《抗疫戰歌——全國抗擊疫情公益歌曲選》音像專輯);新作《中軸》2020年10月在國家大劇院首演;跨界出版首部音樂隨筆《素手烹茶》(人民音樂出版社,2021);為全國首部鄉村振興題材電影《戰旗飄飄》創作主題曲《心有力量》(2021)等。
葉小綱,就是這樣一位勇於不斷突破自我的作曲家,在中外音樂文化交流、為推動國家的美育教育等方面發揮著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多年來,他始終秉承創作與教育的初心,苦苦思索並實踐著如何讓自己的音樂創作更恰如其分地與時代的脈搏相契合,讓中國的音樂教育更好地向更新、更深層次邁進。他説:“我的音樂本來就是大眾的!”同時,他將自己的學生們看作一個團隊,大家共同創作,共同演出,教學相長。我想,這本《大地迴響》僅僅是為葉小綱的音樂創作研究劃上了一個逗號,讓我們追隨作曲家的創作腳步,一起見證中國音樂事業走向更輝煌的新天地!
作者余原係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編輯部主任、副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