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海:守望鄉土,各美其美:區域舞蹈的“覺醒年代”

發佈時間:2021-10-26 09:48:05 | 來源:中國藝術報 | 作者:張文海 | 責任編輯:王東海

關鍵詞:舞蹈,文化,發展,區域,民族

區域舞蹈的概念及內涵

一直以來,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在政府牽頭、政策扶持、面向國際交流的框架下進行。許多省份嘗試著建立適合本省的民族民間文化的區域保護措施。作為傳承內容的文化遺産在政府的助推下直面市場,在某些情況下忽視了傳承人作為活態文化的仲介作用。另外,在文化産業化的問題上,多數學者採取批評的態度,認為過度的市場化會讓文化遺産失去原有內涵。因此,如何引導産業化發展方向,避免對文化遺産的過度開發的種種問題,如何真正實現“非遺”文化的保護,是目前文化研究的重點之一。

以舞蹈文化而言,僅僅以行政區劃的方式去普查和收集某一范圍內的舞蹈文化,並不能體現出某區域舞蹈文化與該區域在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生産方式、生活經驗、風俗信仰、文化傳統上的密切聯繫和複雜關係。區域舞蹈不同於地域舞蹈的概念,儘管兩者在界定方面存在部分重合,都表示空間上的劃分,但兩者強調的空間特指性存在明顯區別。地域舞蹈是地理環境下自然傳承的舞蹈,強調的因地域差異而帶來的舞蹈藝術多樣性與豐富性,而區域舞蹈則強調人文環境、社會環境等多重因素對舞蹈藝術發展的影響,舞蹈文化在一定地理空間內呈現出來的“複合性”。因而,進入新世紀以來,學者們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整合》和《中華舞蹈志》所收錄的民俗舞蹈基礎上,開始意識到民間舞蹈文化縱橫探索的重要性。也就是説區域舞蹈是指某一個地理空間記憶體在舞蹈文化現象的集合,既包含有本區域在歷史上曾經存在或至今流傳的舞蹈,也涵蓋了當代的舞蹈創作、教育、“非遺”保護、社會普及等現狀。

江西贛南採茶舞蹈《老俵崽》劇照

新時代賦能區域舞蹈自覺

千姿百態的區域舞蹈並不代表一個封閉或完成時的舞蹈文化現象,而是一種具有運動、發展、聯繫特徵的舞蹈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紮根人民、紮根生活。”區域舞蹈的發展與保護也是如此。從區域舞蹈與現代生活的關係來看,它只有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才能得以更好的存活和發展。區域舞蹈因人的生活需求而産生,也因人的生活發展的變化而變化。其次,區域舞蹈自身秉持以人為本的意識,作為廣大人民創造的舞蹈類型,它時刻反映著勞動人民的心聲。所以關注人的生存和發展需求,“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創作路線顯然是區域舞蹈創作與發展的最佳路徑之一。近年來,區域舞蹈在地化蘊育是以個性豐富共性為主要思路進行發展的。其核心主旨在於將舞蹈自身風格特點融入時代元素,側重於區域舞蹈的當代性表達,使得區域傳統舞蹈在今天能夠按照其自身特徵正確發展。例如大型民族舞劇《井岡·井岡》《儺·情》的排演,一個是江西的採茶舞,另一個是江西的儺舞,都具有濃郁的地域風格。大型民族舞劇《井岡·井岡》由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于2017年創作並首演。舞劇採用了贛南採茶舞的民間元素,融入地域紅土文化與井岡山文化之中,成為區域舞蹈的一次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典型案例;《儺·情》立足於對當地傳統文化的解讀,借古老的“儺”詮釋現代人對傳統儺文化的理解,是對傳統舞蹈的現代性表達,舞劇以石郵村現存的七段儺舞為創作基點,以“儺公儺婆”為生命主題貫穿,思考當下的藝術能為未來的“傳統”作貢獻。這兩個作品都是在編創過程中提取民間舞蹈的核心身體動態、動律、動作基因,強化民間舞蹈應有的“濃郁的風格” ,同時融入“現代意識”,尤其巧妙地以舞蹈講述傳統文化、革命文化以的生動故事,從而使藝術作品富有鮮活生命力,不斷豐富藝術作品的風格特性與韻味。

“非遺”視角下區域舞蹈的自洽發展

從上述“非遺”舞蹈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已取得的經驗來看,問題在於如何運用實際的方法,建構合理的傳承模式是“非遺”舞蹈文化傳承一直探索的方向。近年來,“非遺”傳統舞蹈的保護與傳承研究更是日新月著,成為當代舞蹈藝術發展的一項重要課題。其研究主要涵蓋“非遺”舞蹈數字化、“非遺”舞蹈進校園、“非遺”舞蹈與舞臺創作。在“非遺”舞蹈旅遊産業傳播等多個方面,研究角度雖不斷拓展,保護傳承的實踐操作也有較多嘗試,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如“非遺”舞蹈保護方式的研究日益創新,但如何對應傳習的銜接性整體研究較少;“非遺”舞蹈的旅遊資源開發模式探討持續升溫,卻在某種程度忽略了文化內涵傳承等。

近年來,伴隨著全民文化自覺意識覺醒,“非遺”概念深入人心,並在當今的社會大環境和歷史演進的互動中被藝人們不斷地再創造,為社區和相關參與群體提供了文化認同感,從而提升了他們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度。“非遺”旨在保護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是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徵,也就是説,我們可以從某一個舞步、體態、造型等判斷出該舞蹈的民族屬性,它們是民族文化的標誌和符號。在“非遺”相關政策驅動下,“非遺”舞蹈呈蓬勃發展態勢。眾多接地氣的區域舞蹈相繼涌現,舞蹈開啟了全民性參與的時代。侗族、苗族、土家族、壯族、黎族等多個民族舞蹈在各自傳承人的帶領下得到了更好的保護與傳承。

廣東嶺南舞蹈《宗師》劇照

區域協同創新發展模式下的區域舞蹈

同時,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對區域的新發展佈局,有效帶動文化藝術的繁榮發展,區域舞蹈發展模式隨之擴展開來。2018年11月24日,粵港澳大灣區體育教育與發展聯盟在廣州體育學院成立,聯盟秉承“搭建平臺,促進交流,協同發展,共用成果,助力國家粵港澳大灣區整體發展”的宗旨,聚焦青少年體質健康,推動大灣區體育教育提質升級;打造“大灣區體育節”品牌活動,促進粵港澳文化交流;深化協同育人機制,提升人才培養品質;以創新視角,促進産學研融合;整合資源,助力國家健康和體育事業發展。2018年11月25日,長江三角洲舞蹈聯盟成立,聯盟的成立為充分整理和挖掘滬蘇浙皖四地舞蹈文化資源,將江南水鄉的人傑地靈與紅色文化相融合,打造更多具有鮮明特色的舞蹈作品。“長三角舞蹈聯盟”可以説是區域聯動協調創新的實際推動力。內因與外力的共同促進,實現了“長三角”區域舞蹈特色的強化,突顯了空間與環境。新機遇、新形勢下探索“長三角”舞蹈文化的新發展,應統籌和協同滬蘇浙皖四地的舞蹈優先資源,挖掘“長三角”江南舞蹈文化藝術資源,優化“長三角”地區的舞蹈生態環境,在保留舞蹈傳統藝術特色的傳統語匯基礎上創新“時代語境” ,抒寫符合時代發展,歌頌美好生活,表達人民情感的藝術佳作,打造“長三角”舞蹈藝術品牌,推動“長三角”發展一體化。

此外,近幾年來筆者參與多次區域舞蹈的發佈與論壇,深切感受著當下各民族、各地區在有選擇地續存其獨有的舞蹈文化傳統的發展動態。如2018年11月,天津音樂學院舞蹈係為推動京津冀舞蹈文化的協同發展,促進天津民間舞蹈課程體系的建設以及舞蹈作品創作,舉辦了《津味兒》舞蹈專場展示並召開“天津地區民間舞蹈的挖掘與保護”專題研討會。同時,在津南區文化館設立“天津音樂學院舞蹈係創作研究實踐基地”,在天津音樂學院舞蹈係設立“天津市津南地區民間舞蹈傳承基地”,推進津南地區民間舞蹈的挖掘、研究、創作、宣傳;2019年7月星海音樂學院申報的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嶺南舞蹈編創人才培養”開班。以星海音樂學院為基礎,聯合粵港澳臺地區優秀編導教師資源,旨在為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培養民族舞蹈編創人才,著力促進嶺南舞蹈的推廣與普及。

結 語

各民族、各地區舞蹈共同展現了中華民族舞蹈文化的多彩與燦爛,形成了多樣性與同一性辯證統一的中華民族文化共同體。因此,各民族、各地區在有選擇地續存其獨有的舞蹈文化傳統的動態發展下,逐漸形成了超越各民族、各地區審美同一性的舞蹈文化模式。也就是説,區域舞蹈以創新意識、實踐經驗建構本土身份的文化認同,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多樣性與同一性這一併行不悖的歷史經驗,是我們超越傳統、建構當下、展望未來的重要前提。

作者│張文海,北京舞蹈學院教育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