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國際貿易論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貿易合作論壇在廣州舉辦

發佈時間:2021-10-20 09:42:49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辛聞 | 責任編輯:王東海

關鍵詞:貿易,粵港澳,發展,合作,中國

10月15 日下午,珠江國際貿易論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貿易合作論壇在第130屆廣交會期間舉辦。來自中央及粵港澳地區有關政府部門、智庫和研究機構的嘉賓圍繞論壇主題進行了深入討論,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貿易合作貢獻智慧。

圖為珠江國際貿易論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貿易合作論壇現場

商務部副部長任鴻斌、廣東省副省長張新、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論壇併發表致辭,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黃奇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余斌發表主旨演講。

任鴻斌在致辭中表示,商務部將進一步支援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一是支援擴大對港澳貿易服務開放,深化粵港澳三地機制對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準,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二是支援橫琴粵港澳深度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重要平臺建設,特別是要在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打造一批全球貿易數字化領航區,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合作中的試驗示範作用,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供更多機遇。三是支援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入“一帶一路”,支援粵港澳企業與境外經貿合作區對接,帶動大灣區産品、設備、技術、標準、檢驗檢測認證和管理服務等“走出去”。

張新在致辭仲介紹,廣東在CEPA框架下,探索對港澳實施更短的負面清單,粵港澳三地在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金融開放等各方面都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創新成果,大灣區開放合作水準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廣東攜手港澳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同時發揮大灣區與深圳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以及廣州、深圳雙城聯動的效應,推動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合作平臺的建設,推進貿易高品質發展的十大工程,以更大的魄力、在更高的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

陳茂波在致辭中表示,香港將會繼續助力國家對外貿易,協助開拓新的市場,並通過供應鏈的管理增強內地和國際,尤其是東南亞産業鏈的聯繫,協助國家暢通國際迴圈,併為內地提供更多優質的進口出品。他還提到,貿易的發展離不開對智慧財産權的保護,香港特區政府將從多方面繼續推動香港智慧財産權貿易發展,進一步完善香港的智慧財産權保護制度,提高香港智慧財産權貿易中心的競爭力。

黃奇帆在主旨演講中分析,雙迴圈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對外開放呈現五個新特徵,即:從引進外資為主,轉變為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並重;從擴大出口為主,轉變為鼓勵出口和增加進口並重;從沿海地區開放為主,轉變為沿海沿邊內陸、東中西協同開放,整體開放;從關貿總協定和WTO框架下的貨物貿易為主,轉變為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共同發展;從融入和適應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為主,轉變為積極參與甚至引領國際投資和貿易規則的制定修訂。

余斌在題為《發揮區域整體優勢,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主旨演講中表示,在中國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階段,立足於國內市場,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可以保障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中國市場規模擴張的潛力和空間巨大,用不了幾年時間,中國一定會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余斌認為,這是強調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的原因所在。而中國資源稟賦的短板需要通過國際貿易,在參與國際大迴圈的過程當中來彌補,從而保障中國經濟穩定發展;此外,在産業轉型升級過程中也需要不斷吸引全球的人才、知識、技術、管理經驗等高端要素來為我所用。

在高峰對話環節,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畢吉耀、中山大學副校長李善民、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余淼傑圍繞“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推進貿易高品質發展”這一主題展開深入探討。本環節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主持。三位專家在發言中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區位、環境、平臺、政策等多重優勢,國際貿易總額超過14萬億元,居全球各灣區之首,貿易基礎雄厚,發展前景巨大,要繼續推動大灣區與世界各地加強對接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專家表示,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發展中,應進一步改善貿易結構,深化産業支撐,加強三地之間的合作。自貿區在推動貿易高品質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制度創新作用,有效提高了貿易效率,改善了營商環境,利用好自貿區平臺,將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品質發展。此外,粵港澳大灣區可從企業出口目的地多元化、擴大進口、強化服務貿易、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做好“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地區經貿合作等六方面著手,進一步擴大開放。

本次論壇由商務部和廣東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廣東省商務廳、廣州市人民政府承辦,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國研智庫共同支援。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