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閎議】郭華東:地球大數據促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

發佈時間:2021-09-03 14:01:37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閎議 | 責任編輯:王虔

關鍵詞:郭華東,中國,發展,目標,可持續

編者按:《閎議》訪談節目由《中國科學院院刊》與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聯合出品,通過採訪兩院院士及專家學者,深度探討邁入“十四五”的中國社會在各領域的發展前路。以客觀、精準的解讀,科學、前瞻的思考,為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的中國發展破題解惑,為邁向第二個百年目標貢獻智慧力量。

崇論閎議,尋策問道。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去年9月舉行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期間中國宣佈將設立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新助力。中心的戰略定位是什麼?有著怎樣的重要意義?通過科技創新支撐SDGs實現,應著力佈局哪些系統性的研究工作?在推動SDGs科技實踐與落實中,中國科學院啟動的“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承擔了怎樣的關鍵角色?中國科學家在利用地球大數據服務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核心實踐成果?針對這些問題,《閎議》訪談節目專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空天資訊創新研究院研究員郭華東。

中國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從提出到現在已有近6年時間,目前,在推進落實過程中面臨哪些問題與挑戰?

郭華東: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核心就是讓聯合國成員國和利益攸關方行動起來,用可持續的方式生産和消費,目的是實現人和自然和諧相處,讓全球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不過,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

其中最重要的還是數據的挑戰,為什麼説這一點?因為我們要用15年的時間來監測這些目標,監測依據就是靠數據,用數據來説話。可持續發展17個目標分為三類:一類是有數據有方法,第二類有方法沒數據,第三類沒有數據也沒有方法。到現在為止,沒有數據的目標佔了大約50%。有了數據用什麼樣的模型、什麼樣的分析手段來做也是一個問題。

今年夏天我們都深刻地感受到了極端氣候帶來的變化和災害。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第13個目標就是氣候行動,本身就講了這件事情。同時,氣候異常也帶來了其他的損失,比如説農業收成。人類活動帶來的自然界變化,在實施可持續發展目標中間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挑戰。

第三個挑戰,新冠肺炎疫情。我們現在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終止疫情的蔓延。在可持續發展17個目標中,第3個目標其實講到健康問題,當時沒有預測到會有新冠肺炎疫情這麼大的疫情發生。現在看來,它來了之後影響是全方位的。這個影響到現在人類還不能把握將來帶來損失到底有多大。但是,做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關鍵問題是如何應對。所以,無論聯合國的技術促進機制還是中國的創新驅動發展都是我們手中最有力的武器,用技術、科學和創新應對挑戰,支撐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順利進行。

中國網:在推動SDGs科技實踐與落實中,中國科學院啟動的“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承擔了怎樣的關鍵角色?

郭華東:剛才我講到,我們面臨一系列挑戰中間,其實數據的缺失可以説是最大的挑戰。解決數據的獲取問題,數據獲取之後解決它的處理問題、分析問題等等,就成了我們能不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要素。中國科學院通過對全球進展的一些系統了解基礎之上,也是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的重大需求,推出了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專項。

什麼是地球大數據?遙感大家都非常了解,全球定位系統大家都非常了解,一個解決是什麼的問題,一個解決在哪兒的問題。人們對地球的了解還很不深入。我們需要多種綜合的手段,比如衛星觀測是一種手段,比如説地面測量是一種手段,比如説實驗室的分析也是一種手段。基於這一點,我們把圍繞著研究地球收集的這些數據,基於對立觀測理念的基礎之上,與地球相關的這些數據的高度整合,我們統稱為地球大數據。

2018年1月1日中國科學院正式啟動了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戰略先導專項。我們設置了9個項目,41個課題,130多個子課題。每一個立項的子課題都有一定數量的數據積累。從專項整體來講,我們安排了若干個數據項目,整合已有的數據資源。

地球大數據專項已累積了10PB數據。10PB數據就和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監測緊密結合起來。我們還有一些國際夥伴計劃,比如在“一帶一路”上非洲、中亞國家也共用這些數據來支撐發展。

總體來講,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從誕生那天開始,第一它非常重視數據的獲取,第二它非常重視數據的處理,第三它非常重視將數據變成知識和決策支援。應該説,這個專項實施了三年多的時間,從現在看起來,不僅實現了當初的一些目標,而且原來沒有想到的一些目標我們都實現了。總而言之,專項的設立非常及時,方向非常正確。科學家們正在一起討論怎麼在新的五年計劃裏面設置二期專項持續地做下去,一直做到2030年。

中國網:目前,我國科學家在利用地球大數據服務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核心實踐成果?

郭華東:應該説,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的科學家利用地球大數據支撐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做了大量工作。這三年來也取得了非常豐碩的成果,這些成果概括起來有三類:

第一類成果為可持續發展決策支援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從國家的層次上來講,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可持續發展目標至2030年全球土地退化實現零增長,我們團隊利用地球大數據分析,2018年我國土地恢復面積超過全球恢復面積的18%;再比如濕地的例子,濕地是人類之肺,濕地越多,這個國家的生態環境就越理想。做了全球的濕地數據分析,中國的數據分析,分析情況是這幾年狀況還是向好的。另外,我們國家和世界上很多國家一樣,污染狀況很嚴重,做大型的水體監測,這幾年看發展趨勢也是良好的。

第二類就是為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了海量的數據支援。地球大數據科研專項有一個理念,是一個開放共用的體系,我們把這些數據全部都發佈了。我們還準備向聯合國贈送一批數據産品。比如全球的土地退化數據産品、全球與氣候變化相關、冰川變化數據、土地類型數據等等,這些數據資源非常重要。

第三類就是為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技術方案。這幾年來大家基於大數據基礎之上,還是非常重視方法論的研究,推出了一系列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建了一些模型,包括一些分析技術,一些綜合的手段。這些模型、這些方法能夠轉移,特別像發展中國家,向他們提供示範非常有用。而且這一點還體現在另外一個理念,將數據的共用、數據的計算、數據的智慧服務為一體來使用。

科技創新是能夠支撐可持續發展的,地球大數據是解決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武器,而且中國不僅在科技界做,而且在體制上、在機制上、在理念上也全方位地支援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進程。

中國網:作為全球首個設立的大數據服務SDGs機構,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的戰略定位是什麼?有著怎樣的重要意義?

郭華東:這個中心的全稱為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它事實上來講是全球的第一個以大數據為名稱,支援聯合國發展的國際機構。這樣的一個機構,應該説不僅在中國,在全球的科技界都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未來五年,我們的工作目標比較清晰,其實就做五件事:

第一個是建設SDG的大數據平臺系統。這個平臺系統有源源不斷的數據提供共用,有源源不斷的數據産品供使用,有源源不斷的方法模型産出,提供決策支援,支援學科交叉研究等等。

第二個我們要發射可持續發展衛星,並運作可持續發展衛星星座。

第三個任務就是做可持續發展大數據研究,特別是進行技術指標分析,這些指標技術怎麼監測,指標與指標之間怎麼融合。

第四個就是持續發佈研究報告。我們準備從2019—2030年,每年都發佈報告。所以,發佈報告成為一個名牌産品。

第五件事就是剛才講的智庫和人才培訓。

所以,這個中心的理念、定位、方向、內容、未來的目標,現在都做了考慮。當然,這需要在政府的支援之下科技界一起來做,國內一起來做、國外一起來做。從目前來看,依託在中國科學院我們有33個所參加的,院外+院內129個單位參加。我們還不滿足於此,下一步各個研究所的院外各個部委的機構、高校、國際上的機構都可以不同的形式來進行合作,做大做強。

中國網:在進一步統籌協調全球科技資源,通過科技創新支撐SDGs實現方面,您認為還應著力佈局哪些系統性的研究工作?

郭華東:在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路上要一步一步深入、可持續地發展,這是一個堅定的目標。

我們這個中心提出來三個支援方向,一個支援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決策層,第二個支援聯合國和成員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第三個是支援中國政府推進的可持續發展。為了做好這點,重大基礎設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這個專項最後産生的一個目標就是建設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平臺,也是朝著這個方向在做。

總而言之,這個中心是開放的中心,是研究中心,是一個國際中心。它最核心的是如何讓科學技術創新支撐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圍繞著這個目標的實現,我剛才講到的一些方法論的角度,從設施的角度,從軟科學的角度,甚至將來從機制、體制的角度,從整個全球合作的角度都有一些設想,希望能夠一步一步地實現。

(本期策劃:楊柳春、王振紅;編審:楊柳春、王振紅、王虔;編輯:王虔、武一男;攝像/後期:朱法帥。出品:《中國科學院院刊》、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製作: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