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一帶一路”光影之旅,中國電影展開“新絲路”

發佈時間:2021-06-10 09:29:54 | 來源:新民晚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新絲路,一帶一路,中國電影,影片,電影市場

電影享有“裝在膠片盒裏的大使”之譽,作為文化的重要媒介,能夠形象地展現各國的社會風貌和人文底蘊。隨著中國等國的新興電影産業快速崛起,世界電影呈現出全球化和本土化衝突、融合、並存的狀態。從世界電影格局而言,秉有東方色彩、具有新興力量的電影孕育著新的機會。

“新絲路”電影橋是近年國家廣電總局制定的“新絲路”影視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何用好“支點”和抓手,也有策略可循。

自2018年創辦以來,“一帶一路”電影周已經成為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個極具特色的重要單元

其一是合作拍片,應該涵蓋市場開放、眾籌合資、技術互用等,題材最好是跨國的,再配以國際陣容,聯合攝製,對等行銷,互利營收,以積極推進中俄、中伊、中泰、中非、中東歐等合作。“一帶一路”沿線有東南亞、阿拉伯世界、斯拉伕世界、地中海和非洲等幾大板塊和文化毌體,仔細研究每個版塊的文化特點,才能合拍出契合特定文化毌體和受眾審美趣味的影片來。其二可加強沿線國家電影的巡展,推進沿線國家電影人互訪和學術研討等,要繼續辦好一年一度的中美電影節、戛納電影節的“中國電影之夜”、威尼斯電影節的“聚焦中國”以及沿線國家的中國電影巡展等,另外,要發揮優勢,為戰略支點國家提供合拍資源和電影人才,向這些國家輸出的中國影片及電視劇,要優化譯製和放映工作,比如邀請這些國家觀眾喜愛的演員配音。

在“一帶一路”的電影合作中,與金磚國家的合作尤為重要。2017年金磚國家廈門峰會上,五國名導聯合拍攝的《時間去哪兒了》被譽為“里程碑式電影”,為金磚機制的“三輪驅動”又注入文化的推動力。中國是全球最具潛力的電影市場,俄羅斯電影有著輝煌的歷史,巴西是南美電影大國,印度觀影人次30億,南非影片多次捧得國際電影大獎。五國如能集合資金、人力和技術,拍出五國民族特色的佳片,或能牢牢搶住人口占全球四成的電影市場。

《特拉維夫在燃燒》男主演卡伊斯·納塞夫公路片新作

中國電影“發祥地”上海位於“新絲路”節點上,這幾年來在經貿合作、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教育乃至文化交流等方面都走在前列,作出良多貢獻。如今“新絲路”電影橋業已啟動,上海積極參與,發揮“橋頭堡”作用。

海納百川,上海電影也一直有著海派風範。記得上世紀50年代上海曾舉辦亞非電影節,許多亞非電影人、包括納爾吉斯(印度)、法·哈瑪瑪(埃及)等大明星蒞臨,上海影迷有幸觀看到印度的《流浪者》《兩畝地》、墨西哥的《躲藏的激流》、巴基斯坦的《叛逆》等佳片,其影響力遠超如今在法國南特舉行的亞非拉電影節。隨著“一帶一路”國家影片的引進,上海影迷的目光也從好萊塢大片轉向中小國家優質影片,藝術電影聯盟展映的各國文藝片一票難求。上海電影人也從中得到啟示,擯棄了好萊塢的套路和商業化做法,“一帶一路”將為上海影壇的百花齊放作出成就。

義大利國寶級演員索菲婭·羅蘭的回歸之作《來日方長》

在推進與沿線國家電影合作中,上海國際電影節做得相當不錯。它竭盡誠意廣邀沿線國家影片參賽與展映,今年在疫情尚未完全平復的情況下,仍有113個國家報名4443部影片,比2019年增加479部,為歷屆最多。入圍主競賽單元的13部影片中就有7部是沿線國家的。為了讓沿線國家更廣泛深入地開展合作,上影節除了常設國家電影展單元外,還舉行國別推介活動,在市場展設立“一帶一路”主題館等,邀請了多個沿線國家的電影機構代表共同簽訂“一帶一路”電影文化交流合作機製備忘錄。6月11日揭幕的第24屆上影節設“一帶一路”電影周,集中獻映20部題材風格迥異又具人文特色的優質影片,有描寫白俄羅斯詩人傳奇一生的《詩人庫帕拉》,還有86歲義大利國寶級影后索·羅蘭的回歸之作,描寫集中營倖存的妓女和孤兒情誼的《來日方長》等。為擴大影響,從中挑出6部參加首次舉辦的長三角放映活動,讓杭州、寧波、南京、蘇州、合肥六地觀眾一起踏上“一帶一路”光影之旅。

上影節順勢而為,正將“立足亞洲,關注華語”升至為“立足亞非,面向全球”,相信由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築共用的“新絲路”電影橋,將為世界電影和中國電影翻開新的篇章。(嚴敏)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