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太行山,層林盡染,色彩斑斕。紅色左權如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鑲嵌在巍巍太行山上。這個以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命名的縣份,伴隨著共和國的腳步走過71年坎坷而又輝煌的歷程,如今正以全新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如果説,在脫貧攻堅的偉大征程上,太行山繪就了一幅全新的畫卷,那麼左權無疑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仔細端詳,可圈可點之處甚多。
左權縣城(航拍) 攝影:人民畫報陳建
“貧困村”吃上“旅遊飯”
10月21日上午,記者跟隨中國外文局組織的中央主流媒體採訪團來到左權縣桐峪鎮上武村採訪,這個位於太行山腹地的古老村莊,抗戰時期是八路軍居住生活的地方,著名的延安魯藝學校在這裡辦學一年半,朝鮮義勇軍也在此地紮根。
如今的上武村是全縣新農村示範村,也是全國文明村。這個位於清漳河畔的村子緊靠207國道,山清水秀,綠樹掩映。200多戶人家的村子,路面乾淨,街道整齊,一座座農家小院有序排列,遠看給人“世外桃源”般的感覺。
全國文明村——左權縣桐峪鎮上武村。攝影:孫瑞生
“太行人家”民宿15號院主人劉翠萍熱情招呼記者喝茶並介紹,她的小院除了自己一家三口居住生活,還有兩間客房、4個床位,用於接待客人。記者看到,不論主人的客廳、居室,還是客房,裝修都很講究,而且整潔衛生。劉翠萍告訴記者,裝修房子政府給補貼2萬,剩餘的自己出,包括購買傢具。
“一個房間售價80元,還帶早餐。”劉翠萍説,今年受疫情影響,從7月份才開始接待遊客,但一個月就收入了一千多元。
上武村年僅37歲的支部書記劉俊飛告訴記者,上武村286戶、711口人,過去村民主要以種植玉米、穀子為生,沒有任何額外收入,僅夠解決溫飽。直到2014年6月,村裏還有165戶、445口貧困人口,因此被確認為貧困村。
“近年來,我們改變傳統的種植習慣,大力發展經濟林和蔬菜種植,村裏建起兩個大的果園,種植了桃、李、杏、葡萄、矮化核桃等。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的興起,我們村由於地處左權‘百里畫廊黃金谷’核心區域,風景優美,夏季氣候涼爽,吸引了周邊長治、黎城以及河北武安、涉縣的大批遊客。這不,最近還有從北京騎自行車來的遊客,一下子被我們這裡的景色所吸引。”
龍泉鄉松樹枰是有名的動漫村。攝影:孫瑞生
據劉俊飛介紹,現在村裏有20戶太行民宿、3戶農家樂。今年由於疫情,業務還沒有完全做起來,但收入最多的已達到兩三千元。
“隨著村民思想觀念的開放,掙錢的門路也多了起來,男人大多選擇外出找工,女人經營客棧,有的上山採野生黃芪、連翹,多的能賣到1萬多元。”
“這些年村裏大抓環境衛生整治,從2011年開始進行基礎設施改造,家家戶戶都有上下水和無公害旱廁。”
“上武村將來吃的就是旅遊飯。”對未來,劉俊飛充滿信心。
然而在左權,能夠吃上“旅遊飯”的豈止上武村。
被譽為“太行小江南”的麻田鎮當年是八路軍總部所在地,如今成為全國各地旅遊者的打卡地。
據了解,麻田鎮澤城村已發展太行民宿37戶,“我們的目標是可接待300人住宿、800人就餐。”澤城村第一書記翟冠軍表示。
左權縣麻田鎮澤城村鄉村旅遊方興未艾。攝影:孫瑞生
在左權縣挂職副縣長的國家外文局幹部溫智賢告訴記者,左權縣近年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響應省委、省政府鍛造太行旅遊板塊的戰略部署,積極推進“太行·左權百里畫廊”項目建設,把旅遊業作為脫貧攻堅的總抓手和突破口,
據了解,左權縣重點打造的“黃金谷”位於“百里畫廊”核心區,沿國道207、省道322沿線,從遼陽鎮劉家窯起,經龍泉鄉、桐峪鎮至麻田鎮澤城村,全長58公里。該項目於今年1月開工、4月底完工,沿線栽植了金葉榆、金葉槐、金葉衛矛、金葉復葉槭等金黃色苗木28.8萬株,故稱“黃金谷”。
太行百里畫廊“黃金谷”新景觀。攝影:邢蘭富
“黃金谷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喬灌藥草花一體種植理念,園中有景、景中有園,是打造太行旅遊新板塊的一張靚麗名片。”溫智賢説。
溝裏結出“致富果” 山上長出“金太陽”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曹操在《苦寒行》中描寫太行山的詩句,過去在左權縣龍泉鄉連壁村能夠找到最佳佐證。
站在高高的山頭上,連壁村今年64歲的老支書郭應林感慨地對記者説:“別看連壁村離鄉里只有10公里,過去我們去鄉里得繞道武鄉縣,翻山越嶺,至少走兩天。”
“那時村民們的日子不知有多苦,靠天吃飯,種地為生,有的老人一輩子都沒進過縣城。”郭應林説,現在不同了,坐車10多分鐘就能到鄉里。
交通方便了,村民們見的世面多了,腦子也活絡了。從2012年開始,郭應林帶領村民向“三荒”要效益,硬是在荒地、荒坡、荒溝上種下了3000畝、8.1萬株核桃樹。“搞立體種植,在核桃樹下種植小雜糧。我們這裡的富硒小米特別有名,在網上一斤能賣到20元。”
“過去廣種薄收,現在村民們懂得精耕細作,注重土地新品種更新、新技術推廣。”
郭應林告訴記者,依託3000畝核桃、2800畝有機雜糧、1800畝藥材,連壁村2016年整村脫貧,2019年全村每人平均純收入9600元,創造了太行山上的奇跡。
“我們還有一大片‘搖錢樹’呢!”郭應林帶著神秘的微笑,指向對面的山頭。
順著老郭的手勢,記者看到對面山頭漫山遍野的光伏發電。
連壁村光伏發電。資料圖片
“我們叫它‘金太陽’,別小看這些板板,為村集體一年增加收入100萬。”郭應林充滿自豪地説,收入全部用於村裏的公益事業。因病、因殘、低保、五保、老年戶,每年每戶年均增收3000元。
據了解,核桃作為左權縣脫貧攻堅的支柱産業之一,縣裏已知最古老的野生綿核桃樹已有500多年曆史。自2014年推廣矮化良種核桃以來,左權核桃栽培面積達36萬畝,年産量1500萬公斤,産值3億元,為農民每人平均增收2300元。
而光伏扶貧更是惠及全縣129個貧困村,有效增加了近萬貧困戶的收入。
“左權縣2016年以來實施了光伏扶貧四大工程,建設了4座聯村村級電站、35座單村村級電站到、1995座分佈式屋頂電站和1座集中式電站,總裝機容量80.27MW。”
左權縣嘉耀新能源科技公司副總經理竇浩壁告訴記者,4座聯村村級電站利用的都是荒山、荒坡,總投資3億多元,2018年11月並網發電。
左權民歌匯 唱響全世界
“親圪蛋下河洗衣裳,雙胳丁跪在石頭上呀,小親圪呆。”
“桃花來你就紅來,杏花來你就白。爬山越嶺尋你來呀,啊格呀呀呆。”
有著五千年曆史的山西,素有“戲曲的故鄉、民歌的海洋”之美譽。而在山西民歌海洋裏,左權民歌獨樹一幟。
從劉改魚到石佔明,一代代左權民歌手把左權開花調唱出了太行山。而從2019年以來,連續舉辦了兩屆的“左權民歌匯”更是把左權民歌唱給世界聽。
左權民歌手石佔明在2020年左權民歌匯傾情演唱。攝影:孫瑞生
太行山是英雄的山,開花調是人民的歌。
2020年8月24日晚,一年一度的左權民歌匯盛大啟幕。閻維文、朱明瑛、楊洪基、呂繼宏、張也、成方圓等明星和石佔明、蝶當久等“民歌王”雲集左權,左權“開花調”一次次在太行山唱響。
來自7個國家、13個民族的100名民歌高手,以專業紮實的唱功和超強的實力通過7場突圍賽、2場晉級賽決戰八強。
“山水如畫,人潮如織,在桃花紅杏花白的左權山水間,選手們背靠大山,向山而歌。”一位網友動情描述。
著名音樂理論家田青説:“左權民歌匯是一場文化盛宴,更是人民的節日,是為56個民族搭建的一個豐富多彩的展現文化的舞臺。”
“東西南北中,再唱桃花紅。”不論是突圍賽還是晉級賽,都會有歌手唱響左權民歌。山西大同選手馮麗媛晉級賽選了左權民歌《桃花紅 杏花白》,並專程到左權盲宣隊學習左權民歌的唱法,了解左權的優秀傳統文化。
2020年左權民歌匯明星雲集。攝影:孫瑞生
“左權民歌匯的舉辦,提高了景區的收入,解決了周邊老百姓的就業問題,今年遊客比往年增加了70%,這裡已成為網紅打卡地。”左權蓮花岩風景區總經理王日紅高興地説。
“左權民歌匯促進了核桃、陳醋、小米、土雞蛋等土特産的銷售。好多志願者以及外地遊客前來購買,看見他們汽車的後備箱裏還有咱左權的剪紙、布老虎等。”左權本地人康建忠笑容滿面。
“左權縣用民歌帶動太行旅遊板塊崛起,打響‘民歌文化、紅色文化、太行風光’這三張文化名片,實現老區持續健康發展。‘左權民歌匯’活動,不但為太行文旅融合發展掀開了新的篇章,還牽引帶動左權縣基礎設施建設、城鄉環境、生態建設等全面發展。”左權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劉二萍表示,左權要把“民歌匯”産生的巨大效應轉化為做大全縣文旅産業的信心,轉化為打造太行板塊旅遊新高地的決心,轉化為助推左權高品質轉型發展的持久力量。
關於作者:孫瑞生,中國日報山西記者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