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起去探索5000年前的文明密碼

發佈時間:2020-04-10 13:16:02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王瑛 | 責任編輯:王東海

關鍵詞:彩陶,文化,發展,花瓣,觀眾

《禮記•月令》有述:“(仲冬之月)陶器必良,火齊必得。”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最早利用化學變化改變天然性質的開端,郭沫若稱其為“人類在向自然界鬥爭中的一項劃時代的發明創造。”肥沃豐饒的中原大地,為史前人類提供了豐富的給養,也孕育出高度發達的“彩陶文明”。近日,由國家文物局、陜西省人民政府主辦,陜西歷史博物館承辦,陜西省文物局等多家文博單位協辦的“彩陶•中華----中國五千年前的融合與統一”大型精品彩陶文物展在陜西歷史博物館開展,帶領觀眾一同探索華夏文明的根脈。    

中原大地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8000年前彩陶開始在這片土地上萌發,先民們將所思所想和對自然的觀察化為圖像,定格在陶制器具上。5000年前,興盛于渭水流域的廟底溝文化,以彩陶為標識,在東到大海、西達甘青、南至長江、北抵陰山的廣大區域,掀起了一股波瀾壯闊的文化浪潮,構建起文化意義上的早期中國。本次展覽匯集16個省、市、自治區的36家文博單位的245件(組)彩陶及相關精品文物,是迄今為止國內博物館涉及彩陶分佈範圍最廣的一次展示。通過渭水流域彩陶發展歷程的縱向脈絡以及仰韶時代廟底溝文化彩陶的橫向切面,勾勒岀5000年前中華大地上文化融合、社會一統的壯麗圖景。   展覽分別從“藝術•源流”“觀念•社會”“尋根•中國”等幾個方面向觀眾展示彩陶文化的發展過程和在交流傳播中的融合變化,“距今10000年前後甚至更早,亞歐大陸的中國、俄羅斯遠東、西亞等地陸續出現陶器。伴隨制陶技術的發展,在距今約8000年,亞洲大陸東西兩端率先出現最早的彩陶,中國老官臺文化彩陶即是其中之一。”據專家介紹,從世界範圍來看,彩陶出現時間最早、發展程度最高的地區大多位於氣候適宜黃土與河流發育的中緯度地區。一方面,這些地區自然地理條件優越,最適合發展農業和定居村落,為彩陶的出現奠定了物質基礎,另一方面,這些地區的黃色黏土適合製作精細的淺色陶器,是繪彩的理想載體。   

在參展的彩陶上很多都繪有魚紋和鳥紋圖案,如最有名的“西安半坡人面魚紋彩陶盆”,學術界認為這類陶器源於以魚或鳥為族徽的氏族。“彩陶的魚紋飾多為側面形象,且多會展開兩組四個對稱的鰭。這種紋飾需要應用從背上俯視點于一體的觀察表現手法來呈現與塑造,該手法是我國傳統藝術散點透視的源頭,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幾例魚頭形象便屬於其中典型。”專家稱深入分析不難發現,彩陶魚紋飾直觀展示了人們將自然界物體逐漸轉變為符號的過程,也展示了當時人們的思想和認識。先民在製造彩陶時將觀察到的動物投射于器物上,認為萬物均有其生命,這種人與物交融、萬物有靈的認知便是天人合一的雛形,史前審美具備的天人合一審美觀念可見一斑。   

“這是位安靜的美男子吧!”“哈哈,這個怎麼長得像我朋友。”甘肅秦安縣大地灣遺址出土的“人頭形器口彩陶瓶”以奇特的造型讓觀眾忍俊不禁,這件陶瓶的瓶口塑造為一個梳著齊耳短髮、圓臉、高鼻、擴耳的人頭形像。人物的眼睛、鼻孔、嘴和耳洞處都有鏤空,非常形象生動。鼻子、耳朵是捏塑而成的,立體感強。瓶身繪製三層連續的花卉紋,象徵人物的衣服。陶瓶集圓雕、刻劃、捏塑、鏤空、彩繪等多種裝飾手法于一身,是大地灣遺址彩陶中的精品之作。專家認為,這件人物造型的彩陶瓶應該不是日常生活中的實用器,可能用於某種特殊儀式當中,反映出先民們的自我意識和原始信仰。   

 

此外,花瓣圖案的彩陶器皿也引得觀眾駐足。如來自山東省泰安市大汶口遺址的“花瓣紋彩陶壺”,是大汶口文化的代表之作,陶壺器形小巧,紋飾秀麗,質地細膩,涂有紅色陶衣,表面磨光。上腹部繪有一週五瓣花紋,黑彩的弧邊三角紋形成花瓣的底色,三角紋之間的留白形成花瓣,並以白彩勾邊,使得花瓣醒目而突出,花瓣中間繪製深紅色圓點,形成花心。據了解,這種非常寫實的花瓣紋,是中原地區廟底溝文化最具特色的文化特徵,在被黃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借鑒吸收之後,施彩顏色更加艷麗多樣,繪製步驟更為精細講究,發展成為具有當地地方特色的彩繪紋樣。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7月,免費對公眾開放,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陜西歷史博物館目前實行實名網路預約參觀制度,僅接待散客(個人)預約,每日限額參觀2000人。觀眾需提前2日(含當天)預約,可關注“陜西歷史博物館”,點擊右下角“我要預約”。或關注“陜西歷史博物館票務系統微信公眾號”預約,預約成功後憑西安“一碼通”綠碼取票入館。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